李文寶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在競技體育中訓練的最終目標是使運動員所獲得的競技能力滿足專項技術的需要,速度滑冰項目也不例外。但是在訓練的實踐當中,很難準確把握一般訓練與專項訓練的訓練尺度,經(jīng)常出現(xiàn)兩者的脫節(jié),這個問題長期困擾著速度滑冰運動員的訓練。
自行車訓練手段是速度滑冰運動員傳統(tǒng)的專項訓練手段,通過訓練實踐證明,自行車訓練對速滑運動員達到良好的專項身體素質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雖然騎車在髖、膝關節(jié)屈伸方式上有差異,而且沒有靜力滑行階段。但在伸髖、膝關節(jié)時,肌肉的活動方式是一樣的,一些優(yōu)秀速滑運動員在陸訓期間均大量的較系統(tǒng)的采用自行車這一訓練手段。
對于自行車訓練手段,結合血乳酸值對強度進行控制,純有氧耐力訓練血乳酸值控制在3mmol/L以下;AT強度訓練血乳酸值控制在4mmol/L左右;速度耐力訓練血乳酸值控制在6~8mmol/L;最大乳酸能訓練血乳酸控制在10mmol/L以上;(1)自行車20min左右勻速騎,血乳酸控制在3mmol/L以內(nèi),心率130bmp左右,屬于專項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2)自行車60~90min勻速騎,血乳酸控制在3mmol/L左右,心率控制在140~150bmp,屬于純有氧耐力訓練,為專項一般乳酸能訓練;(3)用AT強度減距加速訓練方法發(fā)展有氧耐力,血乳酸值控制在3~5mmol/L,例如:場地自行車,18圈(9000m)+12圈(6000m)+6圈(3000m)間休5min,利用單圈平均速度和心率控制強度;(4)采用同樣的減距加速法發(fā)展速滑運動員混合供能訓練,30圈(15000m)+20圈(10000m)+10圈(5000m)間休5min,達到混合供能的目的,用心率和單圈平均速度控制強度。例如:30圈,每圈平均速度56s,乳酸值達到3mmol/L以內(nèi)。20圈平均速度達52~53s(AT強度),血乳酸達到4mmol/L,10圈平均速度控制在50s以內(nèi),血乳酸控制在8mmol/L左右;(5)采用場地自行車的重復訓練法的最大乳酸訓練,如4×6圈(3000m),每圈50s的速度持續(xù)騎,使乳酸達到最高值。
美國卡爾·福斯特博士研究表明:滑轱轆比賽時,機體的反應,與速滑比賽是大致相同的。有學者對滑轱轆訓練的血乳酸反應做了進一步的研究。當優(yōu)秀運動員以15min滑轱轆(距離約5000m,維持平穩(wěn)的狀態(tài)),其血乳酸反應與他持續(xù)7500m反應非常相似。(1)采用長時間輕松滑來發(fā)展一般有氧能力,血乳酸值控制在3mmol/L以內(nèi),心率130~150bmp;(2)采用3×8×(50s滑行/1min10s休息),大組休息8min,血乳酸控制在4mmol/L左右發(fā)張有氧能力的一般乳酸能訓練;(3)在120米滑轱轆場地,采用14圈的間歇訓練:第一組,3×14圈,單圈速度為23s,間休3min,為一般耐力的有氧訓練,血乳酸控制在3mmol/L以內(nèi)。第二組,2×14圈,平均速度21s,間休3min,為AT強度訓練的有氧耐力訓練,血乳酸達到4mmol/L左右間休3min。第三組,1×14圈,平均每圈速度19s,為無氧耐力(耐乳酸的糖酵解訓練)血乳酸達到7~9mmol/L,大組間休8~10min;(4)采用4×3×5圈間休2min。大組間休8~10min,最大乳酸能的訓練,發(fā)展無氧耐受乳酸訓練。血乳酸達到10mmol/L以上,越高越好。
滑板訓練是速滑運動員進行專門性訓練的另一個主要手段,它同滑轱轆相比除不能進行彎曲體外,對提高速滑運動員的機能水平和技術水平與滑轱轆具有同樣的作用。卡爾博士曾指出:“滑板也用于模仿直道滑冰時的肌肉動作,在持續(xù)的滑板練習中,血乳酸的反應與持續(xù)滑冰效果非常相似,根據(jù)荷蘭人的研究,最大量的滑板訓練,其最大攝氧量與滑冰時大體相同,但也有學者認為,當進行快節(jié)奏滑板訓練時,其技術動作消退很快。像陸地模仿一樣,滑板訓練較適合基本技術的某一方面以及進行無氧閾強度的訓練,用這種訓練進行最大攝氧量或耐乳酸訓練,那就很可能引起許多技術問題。訓練出來的生理優(yōu)勢反而會喪失。(1)利用AT強度訓練,2.5m寬的滑板,每分鐘44步的頻率(測試的AT值)滑30min,來驗證AT的訓練所確定強度是否適宜,以便準確掌握強度,血乳酸應達到4~6mmol/L之間,達到AT有氧訓練的最佳效果。(2)用2.7m寬的滑板,每分鐘48步的頻率,3×8×(50s滑40次+1min10s休息),大組間休8~10min。來發(fā)展AT強度的有氧耐力訓練,血乳酸達到4mmol/L左右。(3)采用2.7m寬的滑板每組40步,4×5min。發(fā)展無氧訓練的耐受乳酸能力,最大乳酸能訓練。血乳酸達到最高值10mmol/L以上。
一般8月下旬開始冰上訓練,主要體會冰感和對冰上訓練的適應,采用有氧的2~3min的間歇訓練。血乳酸控制在3mmol/L以內(nèi),每周從1~2次冰山課逐漸增加到2~3次,這種冰上訓練延續(xù)到9月中旬,轉入大冰場訓練。
隨著訓練時間的延續(xù),冰上耐力滑行時間逐漸增大,負荷量也不斷加大,進入10月份應冰上訓練測試無氧閾,測試出無氧閾值,掌握冰上訓練各種供能的訓練強度。
(1)采用3×4×3min,中間休息中間做200m加速滑的技術練習,加速200m后各休息1圈,大組間休10min;(2)采用2×5×3min,中間休息中間做200m加速滑的技術練習,加速200m后各休息1圈,大組間休10min。
(1)采用各種段落的間歇訓練法,用AT強度來發(fā)展有氧耐力,血乳酸達4mmol/L;(2)采用持續(xù)30min以上AT訓練,血乳酸在4-6mmol/L之間,這種AT訓練對提高有氧耐力效果非常顯著,但每周最多只能安排1次,而且訓練后要給予組后的休息時間,來恢復體力。
采用各種不同段落的混合訓練,如2×4圈,用80%~85%強度滑4圈休息1圈,再用90%強度滑4圈休息3min,再用70%強度滑行8圈休息1圈,用85%的強度滑3圈休息1圈,再用90%~95%強度滑3圈休息3min,用70%強度滑6圈休息1圈,用85%強度滑2圈,休息1圈后再用95%以上的強度滑2圈。血乳酸值分別達到3mmol/L,6mmol/L,8mmol/L。
(1)采用間歇訓練:3×4圈、2×4圈、1×4圈,間休2min、8min,要求3×4圈用90%強度滑,2×4圈用95%強度滑,1×4圈用100%強度滑。血乳酸值最后達到15mmol/L以上;(2)采用3×4×2圈間休3min,8~10min,要求用最快速度滑,血乳酸達到最高值15mmol/L以上。
(1)速度滑冰項目專項體能訓練應該區(qū)別一般體能,進行專項體能訓練時,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2)專項訓練的手段主要采用自行車、滑轱轆、滑板和冰上滑行;(3)主要的訓練方法可利用血乳酸和心率控制運動強度和運動量,采用一般專項耐力訓練,專項AT訓練、專項耐乳酸訓練和專項最大乳酸能訓練。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韓魯安.一般與專項訓練相結合原則若干問題初探[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5(4).
[3]廖菲菲,厲麗玉.一般訓練和專項訓練的地位和作用[J].浙江體育科學,1998(5).
[4]丁兆鋒,劉善言.區(qū)分一般訓練和專項訓練內(nèi)容的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1997(2).
[5]陳小平.試論“專項能力”的訓練──對我國體能類項目訓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探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