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鵬程
【摘要】學生只有體會到了學習建筑設計的樂趣,才能產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主動求知,并提升學習的實效。在課程教學中,采取適當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夠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培育自主探索的科學精神。然而,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制約,許多高職建筑設計教師還停留在單純講授的水平上,把提高學生成績作為教學的唯一目標,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愛好的培養(yǎng)。因此,我們有必要認真分析高職《建筑設計》教學中的問題,并研究改進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習興趣的策略。
【關鍵詞】CDIO教學模式;高職《建筑設計》課程;實際應用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6?-0111-01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高職教學的教學方式有所改變,教師開始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由于長時間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高職建筑設計教學中仍然存在缺少互動、不注意能力培養(yǎng)等問題,而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學生仍然是高職教學的客體。在課堂上,學生往往只是認真聽講、抄筆記,或者完成課堂測驗和課堂作業(yè),很少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被動參與,阻礙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制約了教學模式的變革。事實上,高效的高職建筑設計教學課堂不應當僅僅是提高成績的手段,更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求知興趣、提升學生操作能力的課堂。探討CDIO教學模式的適用,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一、CDIO教學模式簡介
為了提升高職《建筑設計》課程的實效性,注重將高職教學與生產實踐結合,需要引進CDIO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構思、設計、實施和運作的綜合,在一種現(xiàn)實的工作環(huán)境中,推行以項目為導向、任務為核心,課堂與實際訓練有機結合的一體化教學。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讓學生自主收集建筑設計信息、制定規(guī)劃、做出各種決策、控制反饋信息,并評價設計結果。在這個自主實踐過程中,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和咨詢者,與學生密切配合,并倡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來提升職業(yè)技術水平。
在建筑設計項目的構思階段,學生需要明確自己的工作任務,并探索完成任務的方式;在設計過程中,學生要自主設計項目方案,并考慮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在實施過程中,學生要親自動手來完成這一項目建造;在運作過程中,學生要對自己操作的方案進行評價,根據實施目標,反饋設計信息。
二、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
(一)鼓勵思考
在高職《建筑設計》教學中,要想充分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就要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很多高職學生已經習慣了在課堂上被動接受知識,他們不擅長主動思考,也不敢提出與主流觀點不同的觀點。因此,高職教師要打破學生的傳統(tǒng)思維方式,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要認真研究每一位學生的思維特點,挖掘學生的潛力,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案。對于那些敢于提出問題的同學,要熱情肯定,而不能認為他在耽誤課堂教學時間。
例如:教師在講授建筑物的設計方式時,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提出新穎的設計方式。如果學生提出的方案與書本上的觀點不相符合,教師也不能斷然否定,而是要與大家一起探討這種設計的合理之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二)豐富內容
在高職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實現(xiàn)學生的主動參與,還應當擴展教學內容,增設豐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完成教學大綱任務的基礎上,要注意在實際教學中滲透一些緊密聯(lián)系生活的內容,引導學生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從而加深他們對知識的印象。豐富的建筑設計教學內容,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打破思維局限。這樣一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就能夠帶領學生完成一次思維的遠行,使學生真正感覺到學習設計方案的快樂,從而消除“建筑設計課枯燥無味”的印象。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動手操作自己的方案之前,可以先組織學生到建筑企業(yè)進行實地調查,考察這類建筑的通常構造方式,并反思自己設計的建筑方案的合理性和不足。這樣做可以將教學活動與設計實踐密切聯(lián)系,并豐富了高職教學內容。
(三)營造氛圍
高職《建筑設計》課堂的教學氣氛,直接影響著建筑設計教學的效果。和諧友好的課堂氣氛,可以消除學生思想上的包袱,為學生大膽思考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相反,緊張壓抑的課堂氣氛,會壓制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只能被動吸收知識,而無法發(fā)揮自身的主體性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是引導者,負責指明探索的方向,而真正主導課堂、完成學習過程的應當是學生本身。因此,教師要注意協(xié)調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并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到教學進程中來。這樣做可以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覺到老師不是威嚴的管教者,而是學生的朋友,能夠與學生交流見解、互相學習和共同進步。當師生之間的關系融洽時,高職課堂的氣氛也就變得和諧友好了。
(四)激發(fā)興趣
建筑設計學是一門科學,建筑設計理論的構建和現(xiàn)象的研究,都應當建立在科學依據的基礎上。因此,實驗是研究建筑設計規(guī)律的最佳方法,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才能提升高職教學水平。同樣,學生只有通過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才能透徹理解教材上的相關概念和公式,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知識。教師通過展示有趣的實驗過程,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相關問題,激發(fā)他們對建筑設計現(xiàn)象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授新的課程內容之前,也可以用一個實驗引入新的內容。這樣做能增添學生的懸念感,使學生對未知的知識充滿好奇,從而調動起他們積極的求知情緒。教師要抓住學生注意力比較集中的機會,做一些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小實驗給學生看。這類實驗與建筑設計實踐關聯(lián)密切,能夠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建筑設計知識。教師要在備課時設計充分的實驗和互動環(huán)節(jié),將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關聯(lián)。
教師要帶著充沛的情感去授課,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良好的情感是正確使用教學語言的前提,教師應當用自己的行為來鼓勵學生探索知識,用積極的情緒感染學生,使學生產生熱切的求知欲望。與單純以提高成績?yōu)槟康牡母呗毥ㄖO計教學相比,帶著充沛感情的教學過程,更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三、結語
在建筑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適當設計教學內容的階梯,順應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幫助學生擺脫沉重的學習負擔,感受到建筑設計知識中蘊含的樂趣。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授課方式,用生動幽默的話語來吸引學生,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同時,教師還要努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接受更多的知識,逐步培養(yǎng)起對建筑設計學科的熱愛。
參考文獻:
[1]秦迪.討論式教學模式在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
[2]徐燕君.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在高職建筑CAD課程中的應用 [J].中國科技信息,2012(04).
[3]周怡.基于高職類院校的《中國建筑史》課程教學模式探究 [N].西南交通大學,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