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嘯鏑
(新疆師范大學 運動人體科學重點實驗室,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3)
冰雪是農十師的資源,速滑運動是農十師的傳統體育強項.北屯的速滑運動從1991年至今,形成了擁有100名隊員的北屯速滑隊,并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1997年新疆運動員劉龑飛在全國冠軍賽1500米奪冠后,時隔13年有農十師選送的速滑運動員包爾江以14分27秒75的成績獲得男子1萬米大全能冠軍.
針對北屯中學速滑運動運動員在賽前的飲食習慣營養(yǎng)特點進行調查,從而對該校的速滑運動教練員以及運動員賽前的膳食營養(yǎng)的認識及運用進行分析.
100名北屯中學速滑運動員,4名從事速滑運動教練員.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調研法,訪問法.
表1 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n=100)
表2 學生對運動營養(yǎng)知識的認識(n=100)
圖1 運動員從事速滑運動時間圖
從表1、表2、圖1中很清晰的看出北屯中學的速滑運動員從事速滑運動的男運動員較多,占總人數的73%,女運動員只占總人數的27%,達到運動等級三級以上(包括三級)的運動員只占中人數的53%,從事速滑運動的年限最達到5年以上只有1%,并且在運動員中了解運動營養(yǎng)知識的只占總人數的47%,不了解運動營養(yǎng)知識的高達53%.從此數據可知,北屯中學從事速滑運動的男運動員居多,運動級別普遍偏低,近幾年達到國家一級速滑運動員只有一名.訓練的年限較短,量變無法達到質變,而運動成績提高緩慢.并且運動員對運動營養(yǎng)知識了解較為匱乏,缺乏運用科學的方法自我提高與自我保護.因此北屯速滑運動一直處于較為緩慢的發(fā)展中.
2.2.1 賽前補糖
運動中最直接和最快速的供能是三磷酸腺苷(ATP),但體內存儲的ATP只能維持幾秒鐘的時間,因此ATP需要不斷的合成來維持供能,糖又是運動中ATP再和成的主要物質[3].在賽前數日應將膳食中的糖類占總能量比增加到60%-70%(或10g/kg),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加1,6一二磷酸果糖,它是一種多功能的運動營養(yǎng)品[4],是國際上公認的細胞強壯劑,能增強糖無氧代謝調節(jié)能力,加速糖酵解合成ATP,改善缺氧環(huán)境下運動機能.
在對北屯中學速滑運動隊的運動員賽前運動營養(yǎng)的認識調查(表3)可知:運動員對賽前可補糖的食品如:米飯、面條、果糖.賽前禁忌食品如:油炸類、高脂類等具有一定的了解,但運動員對補糖的作用、堿性食物的識別等知之甚少,尤其是增加糖儲備的時間只有55%的人能準確的了解.這將成為比賽中提高運動技能與運動成績的重大阻礙.在對北屯中學速滑運動的教練員進行訪問過程中得知:一般教練員會在比賽前2周提醒運動員多進食高糖食物,以及補充高蛋白與維生素,但住校生一般很難達到在比賽中所需糖原的高糖進食量,加之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比賽前3天才能統一安排運動員賽前的營養(yǎng)餐.由此得出:運動員營養(yǎng)知識的匱乏,學校對速滑運動的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原因都能影響運動員在比賽時儲備的糖原物質與比賽時消耗的糖原物質呈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從而導致運動技能與運動成績的緩慢提高,合理營養(yǎng)補充具有保障作用,使運動員在獲取最佳營養(yǎng)后能提高促進能量的恢復,加快疲勞消除.因此,有好的營養(yǎng),就能有好的營養(yǎng)儲備、好的能量代謝、好的技能發(fā)揮,使其具備有好的體能,取得好的成績.可見,對速滑運動員的營養(yǎng)補充進行深入的研究,對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的比賽成績具有重要作用.
表3 對賽前補糖的認識(n=100)
2.2.2 賽前補液
補液應遵循預防性補充原則和少量多次的原則,注意補充水分,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對胃腸道和心血管系統造成負擔.賽前2小時可以飲用400-600ml的含電解質和糖的運動飲料.
在對速滑教練員的訪談中得知:在比賽前教練員都會提醒運動員賽前補水要適量,運動員也具備相應的知識,能夠做到賽前適量飲水.
2.2.3 賽前補充蛋白質
賽前少吃油炸食品,應適量選擇含蛋白質高的魚、蛋食品,每天約200g左右,還可以適當補充優(yōu)質蛋白粉.在運動前后補充氨基酸、多肽類運動營養(yǎng)補充品[5],可抗擊肌肉蛋白流失,保護細胞膜和肌肉組織,增加ATP能量,減輕中樞疲勞,從而促進體能恢復.
由表4可得:速滑運動員對賽前補充蛋白質方面的知識具有一定的了解,只對堿性食物了解程度較差.堿性食物是含鉀、鈉、鈣、鎂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在體內的最終的代謝產物常呈堿性,如,蔬菜、水果、乳類、大豆和菌類食物等.在比賽前適量進食堿性食物有助于維持體內酸堿平衡.
表4 對賽前補充蛋白質的認識(n=100)
在對教練員的訪問中得知,在平時訓練中教練員會為運動員講解一些關于如何補充蛋白質的知識,對住家生的運動員有一些幫助,但住校的運動員就沒有條件補充充足的蛋白質.
2.2.4 維生素與礦物質
維生素是人體不可或缺的有機化合物.維生素在體內不能自身合成,需要通過食物途徑獲得,保證食物中維生素的充足與多樣性是十分重要的.維生素又分為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如果缺乏任何一種都可以導致運動能力下降.因此,賽前2周內補充維生素應吃多種蔬菜水果,以滿足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需要[6].在實地調研中所反映的賽前補充維生素,礦物質與賽前補充蛋白質的情況大致相同,教練員能夠傳授相應的運動營養(yǎng)知識,運動員也能很好的掌握這些知識.但學校在這些方面還十分的欠缺.
表5 運動員了解運動營養(yǎng)放入途徑(n=100)
表6 運動員對營養(yǎng)補劑的了解(n=100)不定項
由表5、6可知,運動員對運動營養(yǎng)知識了解的主要途徑是教練員傳授.由于在學校中學不開營養(yǎng)課程,運動員中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會去看課外書,從課外書中了解的營養(yǎng)知識更是少之又少,還有一部分運動員會聽廣播或看電視中可以知道一部分營養(yǎng)知識,但大多都不全面.因此,70%的運動員是教練員在訓練中傳授的,營養(yǎng)知識的來源十分途徑狹窄,如果教練員在某一方面的運動知識較為薄弱,在傳授過程中出現偏差,運動員也會照搬,這樣的缺陷會無形中影響運動員的運動技能與運動成績.因此,無論是學校,教練員或是運動員本身都應該通過不同途徑獲取相關的、正確的營養(yǎng)知識.
北屯地方較為偏遠,但北屯中學速滑運動是一項傳統體育項目.在比賽期教練員會要求運動員食用一些營養(yǎng)補劑.因此,運動員對蛋白粉,肌酸,乳清蛋白等營養(yǎng)補劑并不陌生,但能量棒可能運動員并不太熟悉,顧名思義就是補充能量的棒狀食品.它起源于1985年,只有短短20多年的歷史.它是一名馬拉松運動員的妻子——一名營養(yǎng)學家特別研制的運動營養(yǎng)食品.能量棒雖然起步晚,但發(fā)展神速,無論是科技含量還是銷售量都突飛猛進.在對教練員的訪談中了解到:雖然北屯的地域小,方位也比較偏,學校依然發(fā)揚著冰雪運動.
(1)運動員對賽前運動營養(yǎng)知識的認識遠遠不足。
(2)運動員的運動級別與對賽前營養(yǎng)認知程度成正比。
(3)運動員獲曲營養(yǎng)知識的途徑少。
(1)通過講座、專題報告會等方式提高運動員、教練員及領導的營養(yǎng)知識水平;加強營養(yǎng)知識宣傳;鼓勵學生適量攝入糖類,蛋白質。
(2)建議學校增加運動員窗口,便于對運動員的膳食進行科學化管理,最好能做到定期了解運動員的營養(yǎng)情況。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飲食方面做到科學、合理的搭配營養(yǎng),以滿足運動員比賽期膳食營養(yǎng)需要。讓隊員做到科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