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藝 (西寧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骨科,青海 西寧 810000)
絕經后婦女骨折是常見疾病之一,如果患者再次出現(xiàn)骨折則明顯影響患者的預后,該病關鍵在于預防,為此,尋找絕經后婦女骨折后再次發(fā)生骨折的危險因素能夠為預防絕經后骨折婦女再次發(fā)生骨折提供參考依據。本文以我院住院治療的絕經后骨折婦女為研究對象,根據絕經后骨折婦女有無再次骨折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采用自編問卷、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和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問卷進行測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581例絕經后骨折婦女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患者均已經絕經,且時間在12個月以上;(2)均為女性患者;(3)均為初中以上文化,能夠與醫(yī)務人員進行有效溝通;(4)患者均能夠順利自行完成問卷調查;(5)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合并腎病、肝病等影響骨密度和鈣磷代謝的疾病;(2)服用雌激素、維生素D、含鈣制劑等影響骨代謝的藥物;(3)存在語言溝通障礙,無法與醫(yī)務人員進行有效溝通;(4)精神疾病患者,無完全行為能力;(5)患者三系二代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根據絕經后骨折婦女有無再次發(fā)生骨折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在年齡和發(fā)病至入院接受治療的時間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n 年齡(歲) 發(fā)病至入院接受治療的時間(h)對照組481 68.52±6.69 5.85±3.46觀察組100 68.68±6.76 5.79±3.38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取橫斷面調查的方式。全部調查問卷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在測前給予統(tǒng)一的指導語,在講明本次調查意圖的基礎上進行,答題后回收問卷,篩除無效問卷,測后由調查員對問卷核查,剔除無效問卷。
1.2.2 調查工具(1)自編問卷:根據大量查閱老年骨折相關文獻制作本研究問卷調查量表,收集以下內容:①年齡、教育程度、職業(yè)、體重、身高、月經情況、分娩情況和哺乳情況等一般情況;②水果、蔬菜、牛奶、咖啡、吸煙及飲酒等生活習慣;③糖尿病、腎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④運動鍛煉史、跌倒史、骨密度、骨強度、骨質疏松、體重指數、皮質激素應用、既往骨折史和骨折家族史等;⑤服用雌激素、維生素D、含鈣制劑等影響骨代謝的藥物情況。(2)焦慮自評量表:評估患者焦慮情緒,該量表每一條目按1~4級評定患者焦慮癥狀出現(xiàn)的頻率。累積量表的各條目得分即量表的總粗分,標準分為量表的總粗分×1.25,患者標準分≥50認為有焦慮情緒存在。(3)抑郁自評量表:評估患者的抑郁情緒,該量表每一條目按1~4級評定患者抑郁癥狀出現(xiàn)的頻率。累積量表的各條目得分即量表的總粗分,標準分為量表的總粗分×1.25,患者標準分≥53則認為患者有抑郁情緒存在。(4)PSQI問卷:評估患者的睡眠質量。該量表由18個條目組成,分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和日間功能障礙等7個成分。每個成分按0~3等級計分,累計各成分得分為PSQI總分,以PSQI總分≥8作為判斷存在睡眠問題的標準。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和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可能影響因素全部引入非條件的Logistic回歸方程中,采用逐步選取法進行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
2.1 絕經后骨折婦女再次發(fā)生骨折情況 本研究入組的581例絕經后骨折婦女中,有100例再次出現(xiàn)骨折,骨折再發(fā)生率為17.21%。
2.2 絕經后骨折婦女再次發(fā)生骨折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絕經后骨折婦女是否再次發(fā)生骨折為因變量,以絕經后骨折婦女的年齡、教育程度、職業(yè)、體重、身高、月經情況、分娩情況、哺乳情況、水果、蔬菜、牛奶、咖啡、吸煙史、飲酒史、糖尿病、腎病、甲狀腺功能亢進、運動鍛煉、跌倒、骨密度、骨強度、骨質疏松癥、體重指數、皮質激素應用、既往骨折史、骨折家族史、服用雌激素、維生素D、含鈣制劑等為自變量,結果表明,骨質疏松癥、跌倒、骨折史、焦慮、抑郁和睡眠質量問題是絕經后骨折婦女再次發(fā)生骨折的危險因素。見表2。
2.3 絕經后骨折婦女再次發(fā)生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絕經后骨折婦女是否再次發(fā)生骨折為因變量,選擇上述進入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方程的6個自變量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變量選入標準選擇為0.05、變量剔除的標準選擇為0.10,結果發(fā)現(xiàn):骨質疏松、跌倒、骨折史和抑郁是絕經后骨折婦女再次發(fā)生骨折的危險因素。見表3。
表2 絕經后骨折婦女再次發(fā)生骨折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表3 絕經后骨折婦女再次發(fā)生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絕經后婦女的健康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絕經后婦女骨折是常見疾病之一,已經成為我國的一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尤其是絕經后婦女骨折后再骨折不僅明顯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給患者的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而且給患者的康復帶來了新的難題〔1,2〕。因此,預防絕經后婦女骨折后再次發(fā)生骨折臨床意義重大。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絕經后骨折婦女骨折再發(fā)生率較高,在臨床醫(yī)療過程中,應該尋找絕經后婦女骨折后再骨折的危險因素并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減少患者骨折的再次發(fā)生,進而改善該類患者的預后。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骨質疏松、跌倒、骨折史和抑郁是絕經后骨折婦女再次發(fā)生骨折的危險因素。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骨質疏松的存在明顯增加了患者骨折的易發(fā)性,而既往大量研究表明〔3~6〕:患者的年齡、低體重、種族、鈣缺乏、吸煙、飲酒、缺乏運動、過多咖啡和咖啡因、皮質激素應用、雌激素缺乏、跌倒、骨密度、骨強度、脆性骨折史及骨折家族史等均會明顯增加骨質疏松并發(fā)骨折的概率,因此,我們在對患者進行干預時,應該針對性進行預防,可通過加強對患者的飲食指導,囑其多吃蛋、瘦肉、豆制品、乳類、蝦皮、蝦米、海產品等蛋白質和鈣質含量高的食物,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改進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慢走、慢跑及練功等體育鍛煉,這有助于使絕經后骨折婦女全身骨骼肌收縮,增加患者骨內血流量,促進骨形成,減少骨量丟失,必要時可通過藥物進行干預,如服用鈣劑和維生素D3來達到延緩骨質疏松癥狀的作用。(2)患者抑郁情緒的存在明顯影響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延緩患者康復,這給患者和患者的家庭帶來沉重的壓力。同時,也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減少跌倒事件的發(fā)生。(3)跌倒是絕經后骨折婦女再次發(fā)生骨折的危險因素,為絕經后骨折婦女提供各種行走輔助工具也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可明顯減少跌倒的概率進而減少絕經后婦女骨折后再骨折。
綜上所述,絕經后骨折婦女骨折再發(fā)生率較高,在臨床醫(yī)療過程中,應該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減少患者骨折的再次發(fā)生,進而改善該類患者的預后。
1 覃朝暉,于普林.老年人跌倒與骨折的風險及其預防〔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1;31(1):28-30.
2 彭紅英.老年人跌倒引起骨折的相關因素及預防對策〔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0;14(32):1016-7.
3 羅德軍,周 旭,董錫亮,等.跌倒致老年人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3):1917-9.
4 吳非同,胡傳來,方炎福,等.社區(qū)中老年人群骨質疏松影響因素研究.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14):1540-2.
5 林 華.骨質疏松性骨折及其影響愈合因素〔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1;31(7):512-3.
6 朱夫璋.健康體檢人群骨質疏松癥患病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7):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