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春 孫 鹥 劉 俊 張桂前 楊 慧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科,云南 昆明 6500)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以肝細胞內(nèi)脂肪過度沉積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是與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性密切相關(guān)的獲得性代謝應激性肝損傷〔1〕。白介素(IL)-17是一種主要由CD4+記憶T淋巴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對中性粒細胞有較強的誘導作用,同時可以促進多種細胞因子的釋放,參與機體的多種炎性疾病〔2〕。轉(zhuǎn)化生長因子(TGF)-β是一種可以調(diào)節(jié)細胞生長和分化的因子〔3〕。本研究探討IL-17和TGF-β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檢測的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連續(xù)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來我院的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6例作為病例組,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診斷標準〔1〕,男43例,女43例,年齡60~73歲,平均(66.6±3.2)歲;同時隨機抽取無肝功能損害的人群60例作為對照組,男31例,女29例,年齡60~76歲,平均(66.8±3.5)歲。兩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排除既往有肝炎及肝功能異常病史、年齡<60歲、惡性腫瘤、免疫系統(tǒng)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1.2 方法 入院后詳細記錄患者的相關(guān)信息及基本病史,積極完善相關(guān)檢查,并給予患者相應的對癥支持治療。患者于入院后次日晨、對照組于參與實驗當日抽取空腹肘正中靜脈血2 ml,3 000 r/min離心5 min,儲存于-80℃冰箱待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IL-17和TGF-β水平(試劑盒購自海英俊生物技術(shù)公司),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 用SPSS12.0軟件包進行分析。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的計量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數(shù)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間IL-17及TGF-β水平比較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病例組患者的IL-17、TGF-β、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水平較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較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間IL-17及TGF-β、血脂水平比較()
表1 兩組間IL-17及TGF-β、血脂水平比較()
指標 病例組(n=86) 對照組(n=60) t值 P值IL-17(pg/ml)123.3±54.5 97.6±43.2 4.21 0.033 TGF-β(μg/L) 13.3 ±4.5 7.6 ±3.2 4.53 0.023 HDL-C(mmol/L) 0.9±0.5 1.6±0.3 3.160.030 LDL-C(mmol/L) 5.4±3.1 3.5±2.3 2.870.034 TG(mmol/L) 2.3±0.3 1.3±0.5 2.180.024 TC(mmol/L)5.4±0.7 4.4±0.5 4.49 0.022
2.2 IL-17及TGF-β水平與血脂水平的相關(guān)性分析 IL-17及TGF-β水平與LDL-C、TG、TC水平呈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與HDL-C呈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IL-17 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 0.73,0.73,0.77,0.76,TGF-β 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 0.76,0.77,0.76,0.78(均 P <0.01)。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種與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密切相關(guān)的代謝應激性肝臟損傷,其病理學改變與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患者無過量飲酒史,是歐美等西方發(fā)達國家肝功能酶學異常和慢性肝病最常見的原因,普通成人的患病率為20%~33%〔4〕。我國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5〕,我國非酒精性脂肪肝增長迅速且呈低齡化發(fā)病趨勢,其患病率在15%左右。嚴重威脅著我國人群的健康。
IL-17是新近發(fā)現(xiàn)的一種促進炎性反應的細胞因子,是一個含有155個氨基酸的糖蛋白,與其受體特異性結(jié)合后,在炎性反應及機體免疫應答中發(fā)揮重要作用〔6〕。TGF-β是由肝臟的非實質(zhì)細胞產(chǎn)生的由多條多肽鏈組成的蛋白質(zhì),可以通過促進膠原形成及負向的免疫調(diào)節(jié)起到抑制炎性反應的作用〔7〕。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種慢性炎性疾病,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病例組患者的IL-17和TGF-β水平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與既往研究結(jié)果相似。王星冀等〔8〕通過對9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100例健康體檢者研究發(fā)現(xiàn),病例組患者的TGF-β水平〔(12.3±5.2)μg/L〕明顯高于健康人群〔(6.2±2.9)μg/L〕(P<0.05)。該研究認為TGF-β可作為肝受損的一個檢測指標,是實驗室診斷脂肪肝的一個依據(jù)。亦有研究〔9〕發(fā)現(xiàn)血清TGF水平隨脂肪肝程度的加重而呈明顯升高趨勢,與肝活檢所見的肝組織炎性改變關(guān)系密切。李明娟等〔10〕通過研究也發(fā)現(xiàn),非酒精性脂肪肝組血清IL-17、TG的水平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脂肪肝患者血清IL-17與TG呈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
綜上所述,本研究顯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IL-17及TGF-β水平明顯升高,其可能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病機制中有重要作用,可以作為輔助診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標記物之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肝診療指南〔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14(2):161-2.
2 Hung J,McQuillan BM,Chapman CM,et al.Elevated interleukin-18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dependent of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1;25(110):1268-73.
3 張 敏,許翠萍.TGF-β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臟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J〕.求醫(yī)問藥,2011;9(5):4-5.
4 丹 莉,張予蜀,張振玉,等.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患者血清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與血脂和肝臟酶學變化的臨床意義〔J〕.中華消化雜志,2006;26(3):348-9.
5 蔣 奕,秦 波.細胞因子在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J〕.國際消化病雜志,2007;2(27):115-7.
6 熊甲英,顏德中,鄺國兵.非酒精性脂肪肝對血清C-反應蛋白及白細胞介素-6水平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2):334-5.
7 Esposito K,Pontillo A,Cioto AM,et al.Weight 10ss reduces interleukin-18 levels in obese women〔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9;87(320):3864-6.
8 王星冀,段貴芬,邢亞威,等.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尿酸與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檢測的臨床意義〔J〕.河北醫(yī)藥,2010;32(9):1156.
9 Bjankenberg S,Godefroy T,Poirier O,et al.Haplotypes of the caspase-1 gene,plasma caspase-1 levels,and cardiovascular risk〔J〕.Circ Res,2010;99(1):102-8.
10 李明娟,楊耀嫻,張旭璞,等.血清IL-17與脂肪肝的相關(guān)性研究〔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0;23(3):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