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兆松
頸椎病大部分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較常見,尤其是老年人,一旦頸椎出現了問題,大部分都是慢性的。這是由于中老年人的頸椎病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肝腎之氣逐漸衰老,精血虧虛,骨質日漸疏松,風寒濕邪乘機侵襲,以致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會導致脖子后面的肌肉發(fā)硬、發(fā)僵,頸肩疼痛,甚至會出現頭暈惡心、手指麻木、腿軟無力等。
不過,如果你認為頸椎病只是老年病,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病,長時間在辦公桌或者電腦前坐著,保持固定姿勢,容易造成頸部肌肉筋脈阻滯,筋失所養(yǎng),風寒濕邪一旦入侵,就會出現各種癥狀,如頭暈、肢體麻木等。
中醫(yī)認為,只有身體各方面,包括肌肉、骨骼、筋脈等都平衡了,才能保證身體整體上的陰陽平衡,才能保證經脈上的氣血通暢,才能保證正常的運轉狀態(tài)。那么,如何對付頑固的頸椎病呢?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揉督脈上的風府穴和手太陽經的手三里穴。堅持按摩2~3周,勁椎病的典型癥狀即可明顯好轉或完全消失。
風府很好找,風府穴在后發(fā)際正中以上一橫指的凹陷中,順著脖子后面正中間向上摸,到脖子和頭交接的地方有個凹陷的“坑兒”就是了。用拇指的指腹頂住穴位,用力按揉150~200次。
手三里這樣來找穴:在找三里之前,先要找到曲池。我們曲肘,將上、下手臂彎曲成90度,肘內側有一條線,叫肘橫紋,橫紋的外側就是曲池穴。在曲池的下面2寸(2橫指)就是手三里穴。按揉三里的時候要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從里向外撥,有酸脹或脹痛的感覺力度。按摩此穴還有一個非常簡便的方法,叫“肘尖按摩手三里”,就是將一側的手臂放桌面上,然后將另一側的手肘放在穴上,用手肘輕輕地按揉此穴。左右手三里穴各按摩3~5分鐘。
按摩風府和手三里,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按摩完畢,還要做頸部“永”字操。方法:身站立挺直,兩足分開與肩等寬,以頸為腕,以頭為筆,按“永”字筆劃順序寫楷書,每寫完一字算一次,一回可做20~30次(逐漸增加次數),用上述站立姿勢再做聳肩運動,每回做30次,或經常用手拍打頸項肌肉,邊拍打邊活動頸椎。長期堅持可起到改善頭頸血液循環(huán),舒筋養(yǎng)骨、通經活絡的作用,對頸椎病的康復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