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薦書
《知識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作者:羅伯特·富里迪[英] 戴從容譯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05年
推薦語:
一直認為,教師,不管是大學教授還是中小學教師,如果沒有對自己知識分子身份的認同其實是很可悲的,因為這意味著教師將自己的工作與靈魂、智慧與知識主動隔離,將其降到了一個不可能再低的水平線,更重要的是,教師將不再具有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只滿足成為一個簡單勞動的重復者,這樣的教師即使做到巔峰,也不過是應試教育的強勞力而已。
知識分子身份的喪失不僅是中國存在的問題,在世界范圍內(nèi)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工業(yè)革命、商業(yè)倫理無比強大的沖擊下,傳統(tǒng)的知識分子地位已經(jīng)被動搖,甚至已經(jīng)崩潰。這種崩潰在全球范圍內(nèi)給教育也帶來了巨大影響。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可能從這本書中找到很多困擾我們的問題的答案:應試教育為什么愈演愈烈?教師地位為什么岌岌可危?學生為什么越來越難教?……
正如本書的中譯本序開頭提到的一樣:希臘是一個奇跡。不論從文學、藝術、歷史還是政治體制上,希臘給歐洲文明的影響都是巨大的,隨著全球一體化的進程,這種影響必將更加擴大。當我們習慣性地將希臘文化與中國文化進行比較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地中海上“小小”的文明有很多東西至今仍然讓我們仰視,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也無法超越。我常常醉心于書中對希臘人的那些描述:
用哪個詞來形容希臘人?活力,而不是活著。
——中譯本序P3
理智不是才華和激情的敵人,相反,才華和激情只有通過理智才能成為建設的原動力。
——中譯本序P6
古代的祭司說:“到此并僅到此,我們劃定思想的范圍?!毕ED人說:“所有的事物都要被懷疑、被驗證,思想沒有界限?!?/p>
——第二章《理智與精神》P18
……那就是不要讓頭腦完全走進精神的領域,并禁閉在這個領域內(nèi)不受任何干擾地進行純理性地推理,思想應該受外在世界的制約。尊重事實是理智應嚴守的金科玉律;對事實保持敏感是它鮮明的特點。
——第三章《東方和西方的藝術形式》P33
在我的讀書筆記中,我曾這樣寫道:
如果把“雅典”倒過來念,就是“典雅”。也許這只是在譯音上產(chǎn)生的一個小小的巧合,但是我卻寧愿相信這是上天的安排。因為典雅、高貴、活力正是希臘最重要的精神。
《希臘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作者:伊迪絲·漢米爾頓[英] 葛海濱譯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間:2005年
推薦老師:
夏昆,成都新都一中語文名師,被媒體稱為“窗邊的守望者”。錢理群教授評價其“身處潮流而保持清醒”,著有《率性教書》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