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偉
煙臺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煙臺 264000
乳腺癌是女性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約占惡性腫瘤的8%~10%,且其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乳腺癌的發(fā)病原因尚未完全闡明,但眾多研究資料證實其發(fā)病與出生地、晚育或未生育、致癌性RNA病毒、乳腺非典型增生、遺傳因素、營養(yǎng)因素等有關。乳腺癌的臨床表現(xiàn)多為乳房腫塊,乳頭瘙癢、糜爛、結痂,乳房輪廓改變、淋巴結腫大等。隨著女性乳腺癌篩查與早診制度的建立,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雖依舊很高,但死亡率卻不斷下降。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也是女性美的表現(xiàn),但乳腺癌的根治卻往往需要患者承受喪失乳房的心理壓力,其壓力甚至超出了癌癥本身。因此在乳腺癌手術前及時糾正患者的認識偏見是保證手術質量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對部分乳腺癌患者進行了有計劃和針對性的術前護理,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xiàn)做報道如下。
選擇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該院治療的乳腺癌患者72例,年齡21~56歲,平均年齡39.4歲,均為女性,已婚63例,未婚9例,學歷:中小學27例,大中專23例,本科以上22例。隨機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6例,年齡23~56歲,平均年齡39.7歲,已婚33例,未婚3例,學歷:中小學13例,大中專12例,本科以上11例;對照組36例,年齡21~55歲,平均年齡39.3歲,已婚30例,未婚6例,學歷:中小學14例,大中專11例,本科以上11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完整,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可比性。
治療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有計劃的術前護理,內容如下。
1.2.1樹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融入共情藝術醫(yī)患關系是影響患者情緒和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患者住院后,往往會產生較強的依賴性,不管是什么問題,即使是可以自己解決的,也通常喜歡叫護理人員幫助解決。一方面這表現(xiàn)出了患者的依附心理,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賴。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耐心、詳細的去回答患者心中的疑問,以誘導、暗示的方式主動與患者交流,用委婉的語氣告訴患者乳腺癌手術后患者需要面對的情況,向其介紹手術醫(yī)師的高超醫(yī)術和成功案例,使其充滿信心的接受手術。不少患者對失去乳房感到難堪,護理人員應及時開導,向其講解生命第一,愛美其次的道理,有意識的幫助患者做乳房形填充物,置于衣物內,彌補術后的外形缺陷,使患者對美的追求能夠得到滿足,護理人員和患者溝通時,要注意語言和表情,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誠懇禮貌、熱情友好的態(tài)度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與親切感,并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幫助病人分擔痛苦,經常與患者交談,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只有以真誠友好的態(tài)度去對待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才能更好的了解患者的需求,采取相應措施。
1.2.2為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整潔的就醫(yī)環(huán)境優(yōu)美舒適的就醫(yī)環(huán)境能夠對患者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是患者心情舒暢。護理人員要善于借助現(xiàn)有條件讓患者感到愜意和舒適。從患者入院開始,就應為其安排好床位,介紹主治醫(yī)師、病房環(huán)境、同室病友和醫(yī)院制度,協(xié)助關喆做好各項檢查,保持病房環(huán)境的優(yōu)美、空氣的清新、溫濕度的適宜、床位的干凈整潔,盡量減少不良刺激,鼓勵同室病人相互交流,使患者間的積極情緒能夠相互影響和傳播。
1.2.3講解乳腺癌手術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乳腺癌根治術是將整個乳房與同側腋窩淋巴結切除,很多患者都懷有對癌癥的恐懼,消極抵觸心理強烈,為自己肢體的殘缺和失去女性特征而焦躁,甚至有過激行為,護理人員要從手術方案的擬定時就以通俗的語言向患者講授相關醫(yī)學知識,如手術方案、過程和術后恢復情況,護理人員講解時要注意語言分寸,既要闡明手術的必要性,又要避免患者高估手術的嚴重性,使患者能夠對手術抱有希望并面對現(xiàn)實,相信術后生活的正常進行,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1.2.4爭取患者家庭的支持家屬是與患者接觸最多的人員,是為患者提供支持的重要角色,家屬情緒的好壞會給患者以直接影響,醫(yī)護人員在護理時,也要對患者家屬、親友進行相關指導與教育,使其認識到自己情緒對患者的影響,鼓勵患者親友、家屬多與患者交流,給患者溫馨的關懷,給患者提供積極的精神支持,減輕患者孤獨、焦爐、緊張的心理。還要囑托患者家屬避免在患者面前露出悲傷情緒,給患者絕望的暗示。家庭、親人和朋友是患者的依靠,充分發(fā)揮親友的能量是減輕患者心理負擔,積極迎接手術的重要途徑。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心理恐懼、焦慮程度均以ZunG焦慮評量表為標準。
所有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結束后,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的認識明顯增多,恐懼和焦慮情況明顯減輕(表1),差異顯著,治療組患者接受形象改變的程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表2),兩組間差異較大,具統(tǒng)計學意義。證實對乳腺癌患者進行有計劃和針對性的術前護理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的不良心理反應,使患者用最佳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從而提高手術成功率,提高自身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應大力推廣。
表1 兩組患者恐懼、焦慮程度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對術后形象接受程度的對比[n(%)]
手術是根治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乳腺癌患者大多心情較差,需要醫(yī)務人員與家屬的支持和愛護,同時,大部分患者對乳腺癌根治術了解不足,對手術療效和自我形象的改變存在焦慮。有資料顯示,乳腺癌的發(fā)病率與患者心情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消極的心情對乳腺癌的治療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做好心理護理對乳腺癌患者的手術和術后健康恢復十分重要。本次研究顯示,對乳腺癌患者進行有計劃和針對性的術前護理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的不良心理反應,使患者用最佳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從而提高手術成功率,提高自身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應大力推廣。
[1]屈美榮,熊冰心.探討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前護理與術后焦慮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1(14):157.
[2]高軼,周文嬌.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異氟醚吸入麻醉術后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34):58-72.
[3]林瑞嬌,閻成美,鄭振英.護理干預對乳腺癌住院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5):18-20.
[4]陳美華,歐曉靜,伍樂.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85-87.
[5]黃曉燕,胡雁,陸箴琦,等.網絡支持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0(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