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醫(yī)學模式的改變,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不斷增長,護理服務理念、工作內涵、服務模式以及護理人員素質、能力和技術水平等諸多方面在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中均產生了重要作用[1]。護理人員的職責不斷增加,而其編制不足的矛盾日漸突出,如何通過科學的護理排班,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人力資源,是目前管理者需要研究的課題。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和醫(yī)療體制改革的需求,達到讓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的目的,改善我科患者周轉快、護理人員工作任務重、資源不足等現(xiàn)狀[2],我科自2012 年1 月起采用APN 排班模式,實踐表明效果明顯,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2012 年我院消化內科護理人員23名,年齡19 ~48 歲,平均(28.3 ±3.7)歲;護士長1 名;主管護師5 名,護師7 名,護士11 名;本科10 名,???2 名,中專1 名。
1.2 方法 2012 年1 月后采取APN 排班模式,A 班工作時間為7:30 -15:30,P 班為15:00 -23:00,N 班為23:00 -8:00,每名護理人員每周工作37.5h。將全科患者分成3 組,由資歷高、技術熟練、責任心強的護理人員擔任小組長,其下設3 ~5 名成員,另設APN 班組長各1 名,由年資高、專業(yè)知識扎實、臨床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人員擔任,輔班和A 輔班由年資低、工作年限短的護士擔任,白班分辦公班和治療班,由固定人員擔任,從而達到護理人員分層級使用[2]。2012 年1 月前采取傳統(tǒng)的三班倒輪換制,即每人每周值3 個白班,1 個晚班,1 個夜班,休息2d。護士按照固定的排班進行輪換,循環(huán)式搭配。一般年資高的護士集中在上午和下午工作,年資低的護士主要集中在中午和晚上值班。
1.3 觀察指標 分析實施APN 排班前后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心理狀況和患者滿意度等方面。(1)護理質量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量表測量,包括護理管理、消毒隔離、操作技術、護理夜查等4 個項目,每個項目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理質量越好; (2)心理狀況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測量,包括14 個項目,所有項目采用0 ~4 分的5 級評分法,標準分=總分×1.25,焦慮程度的劃分標準為:標準分<50分為正常,50 ~分為輕度焦慮,61 ~分為中度焦慮,≥70 分為重度焦慮;(3)患者滿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共20 項,分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 個等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質量 實施APN 排班后護理人員在護理管理、消毒隔離、操作技術和護理查夜等方面的評分高于APN 排班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APN 排班前后護理人員護理質量的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quality care with the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APN scheduling
表1 APN 排班前后護理人員護理質量的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quality care with the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APN scheduling
例數(shù) 護理管理 消毒隔離 操作技術 護理夜查實施APN 排班前 23 91.09±2.52 91.38±3.60 90.82±2.81 86.38±3.43實施APN 排班后 23 97.53±2.78 97.62±3.58 96.65±2.76 95.62±3.39 t 8.23 5.89 7.10 9.19 P 值值<0.001 <0.001 <0.001 <0.001
2.2 心理狀況 實施APN 排班前護理人員無焦慮7 人(30.4%),輕 度 焦 慮 8 人 (34.8%),中 度 焦 慮 5 人(21.7%),重度焦慮3 人(13.1%);實施APN 排班后護理人員無焦慮12 人(52.2%),輕度焦慮8 人(34.8%),中度焦慮2 人(8.7%),重度焦慮1 人(4.3%)。實施APN 排班后心理狀況優(yōu)于APN 排班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U =-3.714,P <0.001)。
2.3 患者滿意度 實施APN 排班前患者非常滿意7 例(30.4%),滿意9 例(39.1%),不滿意7 例(30.5%);實施APN 排班后患者非常滿意17 例 (73.9%),滿意5 例(21.7%),不滿意1 例(4.4%),實施APN 排班后患者滿意度高于APN 排班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 = -2.909,P <0.05)。
傳統(tǒng)的三班倒輪換制具有交接班次數(shù)多,工作連續(xù)性差,不利于護理人員及時了解患者的實際需求。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醫(yī)學模式的改變,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護理工作在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中的作用與功能產生了重要作用[3]。如何通過科學的護理排班,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人力資源,一直是護理管理領域的研究熱點。APN 排班模式是近年來新興的護理排班模式,通過分組連續(xù)性排班,大大減少了排班次數(shù),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睡眠質量,增強了工作的連續(xù)性,避免因頻繁交接班而引起的負面影響,有利于護理人員及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降低護理差錯的發(fā)生[4]。
本研究結果表明,實施APN 排班后護理人員在護理質量、心理狀況、患者滿意度優(yōu)于APN 排班前,具有明顯差異。與傳統(tǒng)的排班模式相比,APN 排班有責任組長帶領,采取新老搭配的方式,進行督促和管理,充分發(fā)揮了高資歷護理人員的傳、幫、帶作用,做到分層級使用護士,在最繁忙時間段投放最充足的人力,有利于人力資源的科學配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拖班問題及超負荷工作情況[5],有效保證了薄弱環(huán)節(jié)的護理質量,減少了護患糾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APN 排班由固定的護士完成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其有更多的時間接觸患者,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及病情的變化,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有利于提高護理配合度,減輕護士的心理負擔[6]??傊谙瘍瓤谱o理中采取APN 排班模式,能夠保證護理工作的連續(xù)性,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改善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況,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高效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對護理措施的滿意度。
1 鄭鳳鳴,彭麗彬,張靜. APN 排班模式在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中的應用[J]. 中國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 (7):824 -826.
2 賴定群,林鳳媚,關葵花. 護士實行APN 排班制的探討[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9,15 (21):109 -110.
3 趙翠蘭,吳賽芬. APN 排班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及效果[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 (6):97 -98.
4 陳銳,梅靜,袁春風,等. 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做法與效果[J]. 護理管理雜志,2010,10 (11):835 -836.
5 封海霞,鞠昌萍,朱紅. APN 排班法對護士身心健康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1,26 (9):54 -55.
6 張細鑾,周惠芬,楊襯. 分組連續(xù)(APN)排班模式在急診科的應用效果分析[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 (10):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