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琦,吳克瑾,宗慧霞,薛 楓,陳海燕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上海 20009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50 年來其發(fā)病率在全球范圍內(nèi)呈逐漸增高趨勢。隨著治療方式不斷改進,患者生存率逐漸提高。社會支持促進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提高自我尊重程度及生存質(zhì)量[1]。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與病情同等嚴重但未參加團體的患者相比,生存時間多出近2 倍[2]。在社會支持團體中,患者有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去討論自身的虛弱[3]。本研究對上海市3 所3 級甲等醫(yī)院的200 例乳腺癌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分析患者參與社會支持團體的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對象 采用目的抽樣法,選取2011 年3—11 月收治于上海3 家綜合性3 級甲等醫(yī)院的乳腺癌患者。入選標準:①愿意參加本研究;②經(jīng)病理確診為乳腺癌,患者本人知情;③年齡≥18 歲且≤65 歲;④常住上海;⑤精神狀況良好,無心理疾病。排除標準:①乳腺癌為其他惡性腫瘤的轉移而非原發(fā)性癌;②伴有腦功能障礙或其他原因導致溝通障礙、不能書寫者;③晚期乳腺癌患者,預期1 年生存率低,預后較差者。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在符合知情同意的原則下,由研究者統(tǒng)一發(fā)放。在研究者在場的情況下,由患者獨立完成問卷中的項目。填寫完畢后由研究者對內(nèi)容進行檢查,核實疑問,補填漏項。共發(fā)放問卷210份,回收200 份,有效回收率95.24%。
1.3 調(diào)查工具 調(diào)查問卷由《乳腺癌患者社會支持團體參與意愿調(diào)查表》、《領悟社會支持量表》和《簡式簡明心境問卷》組成。其中《乳腺癌患者社會支持團體參與意愿調(diào)查表》由研究者根據(jù)研究目的,結合第1 部分焦點群體訪談的結果自行設計,包括人口學、臨床治療和患者社會支持團體參與意愿相關信息收集。對問卷進行信效度檢驗:CVI 系數(shù)0.93,預實驗20 例乳腺癌患者填寫完整的問卷,Cronbach'α=0.83,各條目具有較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额I悟社會支持量表》由Zimet[4]等編制,該量表分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 類,共12 個條目,Cronbach'α 系數(shù)分別為0.87、0.85、0.91 和0.88。社會支持總分由所有條目累計,總分為12~84 分,得分越高說明其領悟社會支持越高?!逗喪胶喢餍木硢柧怼钒? 個與心境有關的維度:緊張-焦慮、抑郁-沮喪、憤怒-敵意、疲乏-遲鈍、迷惑-混亂和精力-活力;Cronbach'α 系數(shù)0.93[5-7]。量表前5 個維度的得分越高心情越不好,后1 個維度反向計分,得分越低表明精力越充沛,總分圍為0~120,各維度分圍0~2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用頻數(shù)、百分數(shù)、均數(shù)及標準差進行統(tǒng)計描述,用卡方檢驗、t 檢驗和Logistic 回歸分析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一般資料 200 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31~65歲,平均年齡(53.4 ±8.3)歲。就業(yè)情況:在職80 例,非在職120 例。文化程度:小學22 例,初中72 例,高中與中專83 例,大學及以上23 例。婚姻狀況:已婚180 例,未婚12 例,離異4 例,喪偶4 例。家庭人均月收入:<1 280元25 例,1 280~3 000 元96 例,≥3 000元79 例。
2.2 患者疾病特征情況 患者確診平均年齡(52.8 ±8.4)歲。腫瘤臨床分期:Ⅰ期16.5%,Ⅱ期57.5%,Ⅲ期26.0%。距離診斷時間:≤2 周的占33.5%,2 周~6個月的占32.0%,6 個月~1 年的占14.5%,1~5 年的占18.0%,≥5 年的占2.0%。
2.3 乳腺癌患者參與社會支持團體的意愿200 例患者中,139 例患者愿意參加社會支持團體,與患者基本資料相關的意愿情況 見表1。
表1 與患者基本資料相關的意愿情況(n=200)
2.4 與患者疾病狀況有關的意愿情況 見表2。
2.5 乳腺癌患者領悟社會支持量表和簡明心境問卷得分情況 200 例乳腺癌患者領悟社會支持總分平均為(57.75 ±6.68)分;簡式簡明心境問卷總分平均為(40.48 ±12.08)分。不同意愿患者量表維度情況,見表3。
表2 與患者疾病狀況有關的意愿情況(n=200)
2.6 影響乳腺癌患者社會支持團體參與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見表4。
表3 不同意愿患者量表各維度情況 ()
表3 不同意愿患者量表各維度情況 ()
表4 影響乳腺癌患者社會支持團體參與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n=200)
3.1 乳腺癌患者社會支持團體參與意愿較低 調(diào)查結果顯示,61 例患者目前還沒有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打算,占30.50%,139 例患者已經(jīng)有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打算,占69.5%,該結果與其他研究相似[8]。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社會支持團體成員的幫助,而不是直接參與社會支持團體去幫助他人或組織協(xié)調(diào)團體活動。
3.2 社會支持參與意愿與人口學的因素
3.2.1 年齡 據(jù)報道,參加癌癥支持團體的患者年齡主要集中在50~65 歲[9-10]。也有研究顯示,年紀越輕的患者越愿意參加[11]。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是顯著影響社會支持團體參與意愿的變量(W=9.383,P=0.025)。以年齡<40 歲組為對照,50~60 歲組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可能性增加了2.59 倍。40~50 歲組和60歲以上組愿意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可能性都低于<40歲組,其中60 歲以上組愿意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可能性低于40~50 歲組。因此本研究中,相對其他年齡組,50~60 歲組的乳腺癌患者更愿意參加社會支持團體。
3.2.2 文化程度 多項研究結果顯示,乳腺癌患者學歷越高,越愿意參加社會支持團體[12-13]。表4 顯示,文化程度對是否愿意參加社會支持團體有顯著影響(W=8.146,P=0.043)。初中學歷、高中學歷和大學學歷的乳腺癌患者比小學學歷的乳腺癌患者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可能性分別增加1.514、10.942 和19.626 倍。
3.2.3 家庭人均月收入 調(diào)查結果顯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對是否愿意參加社會支持團體有顯著影響(W=10.661,P=0.005)。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為1 280~3 000元和≥3 000 元的乳腺癌患者比<1 280 元的乳腺癌患者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可能性增加15.58 和101.48 倍。這與其他研究結果相似[14-15]。
3.3 患者疾病狀況 距離診斷時間對是否愿意參加社會支持團體有顯著影響(W=12.986,P=0.011)。相對于距離手術≤2 周的患者,距離診斷時間為6 個月~1 年的患者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可能性增加了105.69 倍。國外研究顯示,癌癥患者距離診斷時間越長,更愿意參加支持團體。也有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意愿與距離診斷時間沒有關系[16]。本研究中,距離診斷時間6 個月~1 年的患者更愿意參加社會支持團體,1~5 年者次之,但均高于距離診斷時間2 周以內(nèi)的患者。距離診斷時間2 周~6 個月及≥5 年的患者參與社會支持團體的可能性低于2 周內(nèi)者?;颊咴谑中g時或術前病理活檢得到確診,在確診的2 周內(nèi)處于手術康復期,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患者希望獲得心理支持,此時她們尋求一切可能的方法緩解自己焦慮恐懼的情緒。術后2 周~6 個月,患者逐漸開始和進行化療和放療,出現(xiàn)嘔吐、眩暈和疲乏等不適癥狀,阻礙其參與社會支持團體。6 個月后患者逐漸開始進行內(nèi)分泌治療和靶向治療,身體情況好轉,參與社會支持團體的意愿也相應增加。
3.4 社會支持參與意愿與患者心理狀態(tài)有關 國外有學者認為,參與社會支持團體的癌癥患者更加擔心自己的疾病且有更多的情緒問題[11]。表3 顯示,不愿意參加社會支持團體者和愿意參加者緊張-焦慮平均分分別為(5.56 ±2.16)分和(6.65 ±2.87)分,愿意者高于不愿意者。多因素Logistic 回歸結果顯示,緊張-焦慮程度是患者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影響因素(W=7.539,P=0.006)?;颊呔o張焦慮程度越高越愿意參加社會支持團體。表3 顯示,不同意愿患者在抑郁-沮喪、疲憊-遲鈍、精力-活力、家人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維度上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愿意組患者精力-活力、抑郁-沮喪、疲憊-遲鈍方面的得分低于不愿意組患者,這表示愿意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患者精力越充沛、情緒狀態(tài)越好。有家人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維度的得分均高于不愿意組,愿意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患者感知到更多的社會支持。這提示護士應充分調(diào)動患者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為患者提供更多支持。同時,護士應該注意心理護理,積極指導患者功能鍛煉,使患者感覺心情愉快和精力充沛。
不同的患者參加社會支持團體的意愿是不同的,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社會支持團體成員的幫助,而不是直接參與社會支持團體去幫助他人或組織協(xié)調(diào)團體活動。因此,應該根據(jù)患者的需求提供有效的社會支持,讓患者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積極參與支持團體的活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1]穆麗波,姜潮,劉海燕.影響乳腺癌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心理方面因素[J].國外醫(yī)學社會醫(yī)學分冊,2001,18(4):157-160.
[2]Pedro LW.Quality of life for long-term survivors of cancer:influencing variables[J].Cancer Nurs,2001,24(1):1-11.
[3]Penson RT,Talsania SH,Chabner BA,et al.Help me help you:support groups in cancer therapy[J].Oncologist,2004,9(2):217-225.
[4]Zimet GD,Dahlem NW,Zimet SG.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J].J Pers Assess,1988,52(1):30-41.
[5]王建平,陳海勇,蘇文亮,等.簡式簡明心境問卷在癌癥病人應用中的信、效度[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18(6):404-407.
[6]Shacham S.A shortened version of the Profile of Mood States[J].J Pets Assess,1983,47(3):305-306.
[7]Chen KM,Snyder M,Krichbaum K.Translation and equivalence:the Profile of Mood States Short Form in English and Chinese[J].Int J Nurs Stud,2002,39(6):619-624.
[8]劉贏,王欣然,邵越英.乳腺癌病人對成為支持小組志愿者意向的調(diào)查[J].護理研究,2009,23(8A):1990-1991.
[9]Deans G,Bennett-Emslie GB,Weir J,et al.Cancer support groups-who joins and why?[J].Br J Cancer,1988,58(5):670-674.
[10]Montazeri A.A descriptive study of a cancer support group[J].Eur J Cancer Care(Engl),1996,5(1):32-37.
[11]Grande GE,Myers LB,Sutton SR.How do patients who participate in cancer support groups differ from those who do not?[J].Psychooncology,2006,15(4):321-334.
[12]Katz D,Koppie TM,Wu D,et al.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men attending prostate cancer support groups[J].J Urol,2002,168(5):2092-2096.
[13]Taylor SE,F(xiàn)alke RL,Shoptaw SJ,et al.Social support,support groups,and the cancer patient[J].J Consult Clin Psychol,1986,54(5):608-615.
[14]Krizek C,Roberts C,Ragan R,et al.Gender and cancer support group participation[J].Cancer Pract,1999,7(2):86-92.
[15]McGovern RJ,Heyman EN,Resnick MI.An examination of coping styl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 who attend a prostate cancer support group[J].J Psychosoc Oncol,2002,20 (3):57-68.
[16]Voerman B,Visser A,F(xiàn)ischer M,et al.Determinants of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support groups for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J].Psychooncology,2007,16(12):1092-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