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教學大多數(shù)是從小抓起,學齡前的這個階段是學習小提琴的最佳年齡。而學齡前這個階段的兒童普遍都是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差,生活自立能力極弱,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的自覺性基本為零,這就大大增加了教師對學齡前兒童實施教育的困難性。如何使學齡前兒童提高學習小提琴的興趣,能使學生能夠認真踏實地進行基本功練習,是每一位小提琴教師的基本職責和義務。教師應該全面地認識和對待,并系統(tǒng)地進行教學活動,力求能夠針對每個不同性格的學齡前兒童進行授課,使每個學生都能做到人人愛琴,日日練琴。我的學生大多是5--7歲學齡前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僅天真無邪而且活潑好動,使我的課堂上的氣氛活躍不少。但是,也有讓人頭疼的地方。比如,課堂精力不集中、課堂紀律混亂等等。這就要求我不僅能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而且還要不斷地刺激興趣點,使孩子們的興趣能持續(xù)下去。眾所周知,小提琴是較難學習的一門樂器。在練習過程中,尤其是基本功的練習,學生們就未免會覺得枯燥,加之練習小提琴時孩子們需要長時間地托舉著樂器,產(chǎn)生勞累感之后便會更加抵觸練習基本功。長此以往,不僅基本功沒有練好,而且興趣也會漸漸地磨沒了。
如何在小提琴教學中能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來幫助孩子們提高興致,避免枯燥的學習呢?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我總結(jié)出了一些自己的小方法并嘗試著應用到教學實踐中,不少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對促進孩子們的小提琴學習與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
一、游戲“琴”聲,聲聲入耳
作為孩子,好奇心是比較強的。凡是他們沒見過,或是沒聽過的,他們都希望弄清楚怎么回事。根據(jù)他們的這個心理特點,我便開始了我的“琴聲字”教學法。所謂“琴聲字”就是用小提琴的琴聲,來演奏出每個孩子的名字。每個人的名字在念出來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聲調(diào),這個聲調(diào)經(jīng)過編排便可以用小提琴演奏出來。在課堂上,我會用小提琴演奏班里某個孩子的名字,然后讓其他同學猜。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訓練他們聽辨音高的能力而且還能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二、習中作樂(le),樂(yue)由而生
五線譜對于一名剛開始學習西洋樂器的孩子來說,是必須要學習的。我的學生大部分是學齡前兒童,他們普遍都存在邏輯性不強,記得快忘得快的特征。于是,我編排了一些兒歌,朗朗上口,便于牢記。比如,有針對于五線譜標記的兒歌:一二三四五,逐個往上數(shù);線上線間音,逐個分清楚;do是中央C,下加一線上;re是來來來,掛在一線下;mi是小貓咪,騎在一線上;等等。還有針對于小提琴每根琴弦音的順口溜:一弦的mi,小貓咪;二弦的la,拉火車;三弦的re,來做客;四弦的sol,勤打掃;等等。以這樣的方法,不僅提高了孩子們在識譜、認譜上的效率,同時也能夠加深孩子們的記憶。
在小提琴練習過程中,練習基本的節(jié)奏節(jié)拍是非常枯燥的。怎樣能使孩子們既能樂于練琴又能把琴練好,我采取了音樂踏步法。在練習過程中,對節(jié)奏、節(jié)拍的把握采用踏步的方式,能夠使孩子們更容易地理解節(jié)拍的構(gòu)成。比如:坐在椅子上,遇到八分音符抬起一只手;遇到四分音符抬起一只腳;遇到二分音符,手和腳都要抬起來等等。然后在邊踏步邊練習演奏的過程中,掌握節(jié)拍的打法。用這種方法不僅能讓孩子們更快地接受節(jié)拍的概念,而且能使孩子們好動的天性發(fā)揮出來,避免了枯燥的理論學習,使得課堂氣氛活躍。
三、小教師,大作為
每一次在教授完新知識之后,學生們都需要進行鞏固練習以確保新知識的掌握以及對音準、姿勢等要素進行再次檢驗。在練習過后,便需要進行糾正錯誤以及正確示范。每到這個時候,孩子們便都是一名名小教師,相互監(jiān)督,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并且,讓孩子們推選出一名代表進行示范演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回顧本節(jié)課的課堂內(nèi)容而且還可以相互吸取各自的優(yōu)點,改正自己的缺點。同時還調(diào)動起了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提高。
從開始的“琴聲字”來提起初學者的興趣,到通過運用一些游戲、順口溜以及身體語言等方法,使得學生們能夠很快地進入學習情境并且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這一切使得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每當看到孩子們能快樂開心地練琴;每當他們演奏樂曲時,學生自己驕傲的神態(tài),我都感到非常地幸福。
音樂的真諦是使人感到快樂,感到幸福。小提琴的優(yōu)美旋律是每位學生所去追求的。俗話說:“臺下十年功,臺上三分鐘。”這句話足以說明一種技藝的呈現(xiàn)是需要汗水和努力的。而一種教育方式的改進可以將本是枯燥的練習變?yōu)檩p松有趣地練習。生動地課堂不僅是吸引學生的,而且是事半功倍的。
總之,課堂如果是生動的,孩子們便能以更多的活力來回饋教學成果;課堂如果是新奇的,孩子們便能時時刻刻沉浸于課堂的驚喜中;課堂如果是充盈的,孩子們便能更多地吸取養(yǎng)分來充實自己的專業(yè)技能。課堂時間是短暫的,而音樂空間卻是無限的,它將為每一個孩子打造一片自己的天空。
作者簡介:
孫靜(1983-),女,漢族,河北人,教師,研究方向:小提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