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 陸鵬威
我國目前物流方式大致有3種: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物流[1]。
自建物流:主要在一些大型渠道企業(yè)中存在。由于門店眾多,有必要建立自己的物流來完善服務,節(jié)約成本,這些物流朝著大型化專業(yè)化發(fā)展。另外,一些國有企業(yè),由于體制原因,仍然保留著原先計劃經濟時代的自身物流體系,但往往這些物流力量薄弱,專業(yè)化程度低。
第三方物流:隨著改革開放以后,民營和國外企業(yè)由于條件有限,通過合作雇傭第三方的物流來配送產品、原料至分銷點或工廠,促成了大量第三方物流的蓬勃發(fā)展。
電子商務物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類B2B(商家對商家)、B2C(商家對客戶)和C2C(客戶對客戶)業(yè)務的發(fā)展導致電商物流的需求激增,一些大型B2C電商企業(yè)已逐漸從雇傭物流到自建物流,另一些C2C電商仍采購雇傭物流,但該種物流多由運輸企業(yè)(快遞公司)承擔,該種物流的管理模式與傳統物流有較大的區(qū)別,配送的產品零散且直接送達至客戶。
物流信息化主要利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如條形碼、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全球定位系統(GPS)、射頻識別(RFID)、地理信息系統(GIS)等,完成對物流全過程的協調、控制和管理,實現從網絡前端到最終客戶端的所有中間過程服務[2]。
目前電信企業(yè)物流信息化仍處于起步階段。對于電信企業(yè)來說,作為非主營業(yè)務的物流,選擇第三方合作成為一個必然趨勢?;诳蛻魜順嫿ǖ谌轿锪餍畔⑾到y,滿足目前電信企業(yè)物流需求,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對第三方物流過程的管控,以減低成本、提升效率已迫在眉睫。
電信企業(yè)是服務類企業(yè),所用物資是用來作為提供給客戶服務的生產資料,比如網絡建設、線路維護、營銷等。圖1為某電信企業(yè)現有物流體系。
一級物流配送,主要通過下訂單給供應商,由供應商備貨,通過雇傭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擔運輸工作,電信企業(yè)不做干預,分庫僅有物資的出入庫管理,各分庫的物資調撥僅僅依靠人工干預執(zhí)行,分庫與網點、工地之間的物資由第三方物流或工程隊領取,物資使用情況由工程隊和網點自行上報。此種物流體系導致了以下幾個問題:庫存壓力大;由于各分庫僅有出入庫管理系統,容易形成信息孤島,使得物資調撥缺乏靈活性;分庫與網點、工地的物資流轉未有信息系統管控,較易造成物資浪費;整個配送過程缺乏管控,易導致效率下降。
鑒于上述現狀,作為物資使用者的電信企業(yè),即客戶,需要管控所購物資的生命周期,即物資的運輸、調撥、使用、回收、再利用,并通過對物資的管控盡可能降低庫存,節(jié)省成本。因此該企業(yè)開始著手做供應商管理庫存(VMI),通過與第三方物流企業(yè)合作,建立以供應商管理庫存為中心的配送體系,如圖2。
圖2的物流構建了端到端的配送,與原物流配體系最大不同有如下幾處:將二級配送降至一級直達配送,并建立中心倉庫,作為物資存儲和配送中心,實體物資只在網點、工地、中心庫三者之間流轉;原分庫逐步弱化功能,建立虛擬庫,管理所在轄區(qū)網點和工地的物資;中心庫和各網點、工地的物資通過信息系統可靈活調撥,中心庫可根據物資實際使用量及時補貨;對中心庫的基礎設施進行管理;在途物資的可控可管理。
此種物流配送體系的變化,需要更為強有力的信息系統支撐。立于客戶角度,通過技術手段進而實現對物資全生命周期的過程管控趨于必然。
基于客戶的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最大特點是需要面向客戶提供無縫服務,在功能層面需重視各模塊對外接口功能的實現,在技術層面需重點考慮基于企業(yè)服務總線(ESB)[3]對外部客戶提供信息服務。本文針對圖2的物流體系,自頂向下分兩層設計該物流信息系統的功能架構。
該電信企業(yè)已建立較為完整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包括供應商協同平臺、商務管理系統、物資管理系統等,對供應商信息和采購訂單、合同已形成管控體系,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更多的是管理物資并向客戶提供管控過程的能力。圖3為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的一級功能框架。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一級功能框架主要涉及7大模塊:倉儲管理、在途管理、虛庫管理、客戶管理、報表管理、系統管理、接口管理。涵蓋物資流轉的存、運、用、收四大環(huán)節(jié),通過接口管理模塊將必要的數據提供給客戶已有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使用,并利用該模塊接受從供應鏈管理系統發(fā)來的信息。虛庫管理模塊是該物流系統的特有模塊,用于原二級配送體系分庫功能弱化后管理本地網點、工地間物資流轉。
針對上述一級功能框架的7大功能模塊,進行第二層次的詳細模塊設計,見圖4。
倉儲管理:是中心倉庫的全方位管理,包括物資的出庫、入庫管理,供應商和自有庫存管理,庫房的托盤、叉車等基礎設施管理,庫房內車輛進出、作業(yè)現場人員的調度管理,對庫內監(jiān)控視頻的管理,對人員進出的門禁管理等模塊。模塊主要輸入為入貨單數據、人員進出數據、基礎設施數據,主要輸出為出貨單數據、庫存量數據、視頻數據等。為整個中心倉庫的運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化保障。
客戶管理:主要是供應商信息管理和產品信息管理模塊,此模塊信息主要來自所服務的客戶,輸入的信息可由客戶系統同步并由客戶自行維護,信息詳細程度較低些。
在途管理:主要是對物資的運輸過程進行全程管控,包括定位管理和過程控制管理兩個模塊。通過GIS和GPS等技術[4],定位并合理調度車輛,保障物資的安全和運送效率。
虛庫管理:包括出入庫管理、網點/工地管理、調撥管理模塊,主要是對本轄區(qū)內物資流轉做全方位管理,因分庫功能的逐漸弱化,虛庫主要作為中心庫管理的延伸,直接管理網點/工地的物資和調撥,沒有實際庫存。
報表管理:包括物資配送信息查詢、收發(fā)貨日報表查詢、儲位信息記錄查詢、庫存優(yōu)化管理等模塊,主要對物資進出做周期性統計查詢,今后可發(fā)展為決策模塊,通過加強對信息的分析處理,為倉儲管理、供應商管理庫存提供參考依據。
系統管理:人員、角色、權限、安全等軟硬件基礎管理模塊,信息系統基礎管理模塊,不再贅述。
接口管理:此為基于客戶的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核心模塊,包括供應商和自有庫存信息接口、物資在途信息接口、同步接口、虛庫管理信息接口以及統計報表信息接口模塊。該模塊主要向客戶提供所需信息,在實現層面要插件式可擴展化,通過這些信息的獲取和傳遞完成客戶對第三方物流過程的管控。
基于客戶的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采用面向服務架構(SOA)的實現方式,模塊與外部客戶系統通過企業(yè)服務總線ESB實現信息互通,軟件的邏輯層次如圖5。
該信息系統基于 J2EE(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5]方式進行開發(fā)部署,采用了包括RFID、GIS、GPS、電子標簽在內的眾多技術手段[4]。對外展示層主要是負責系統數據的展示,利用Web、電子顯示屏、液晶顯示屏等方式展現庫存、倉庫情況、在途定位等信息;邏輯處理層主要負責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組織整理,適配數據存儲和展示;數據采集層主要是對視頻信息、物資信息的采集;數據訪問層主要負責對底層數據增刪改查等訪問操作;ESB服務總線滿足客戶對第三方物流過程數據要求,實現各類信息的實時查詢和報表上傳。
基于客戶的電信企業(yè)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是針對電信企業(yè)設計的,采取與第三方物流合作,通過立于客戶角度來設計信息系統,達到對第三方物流的過程管控,既提高了效率又節(jié)省了成本。該設計方法可拓展至有物流需求的其他行業(yè)企業(yè)。該系統因采用眾多技術和設備,考慮建設成本,在實際操作時應分步實施。但是本文未對模塊進一步細化,因此深入研究模塊的細化是今后的一個方向。另外,在應用過程中可根據需要逐步完善功能模塊,使其滿足更多有物流需求的企業(yè),這是該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今后研究的另一個方向。
[1] 易騰邁公司. 物流行業(yè)之現狀[J]. 信息與電腦, 2011(8): 33.
[2] 沈洋. 基于MVC架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D]. 合肥: 合肥工業(yè)大學, 2006: 9-10.
[3] 張華娣. 基于ESB的物流企業(yè)業(yè)務流程服務架構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0): 86-87.
[4] 葉萍. 物流信息技術與信息系統 [M]. 北京: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07.
[5] HENDRICKS Mack, GALBRAITH Ben. Java Web服務編程指南 [M]. 盧剛, 高春榮, 朱軍, 譯. 北京: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