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
不會又是一位“好好先生”吧。
Google曾經(jīng)推出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它很乖,不會超速或是闖紅燈;它很友好,不會挑釁旁邊的車輛,或是發(fā)點小脾氣;它很安全,零事故和零傷亡是它的愿景。
在上個月結束的底特律車展上,日產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表示,將在2020年推出無人駕駛汽車。
而現(xiàn)在正用于日產旗下英菲尼迪品牌部分車型的技術,比如新一代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線控轉向系統(tǒng)(steering-By-Wire,以下簡稱SBW),或是正在密集推出的車道偏離警告系統(tǒng)(Lane DepartureWarning)、側面碰撞修正系統(tǒng)(Blind Spot Intervention)以及盲區(qū)警示系統(tǒng)(Blind Spot Warning)等等,都是為實現(xiàn)這一共同目標,而做出的種種努力。
就像Google的CEO埃里克·施密特說的那樣,為什么不解放你的雙手和大腦呢,當一輛車搭載了大量的傳感器以及智能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便會具備自行判斷路況并且采取合理應對辦法的能力。
所以可以猜到的是,這套將于今年搭載在部分英菲尼迪車型上的獨立轉向系統(tǒng),甚至在結合車道偏離修正系統(tǒng)(Lane Departure Prevention)后,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代替駕駛者修正行駛方向,盡可能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那些年紀大一些的,但是渴望保持自由活動能力的人群,或許是無人駕駛和半自動駕駛汽車的購買者。”戈恩如此期望未來市場??墒牵覀儾⒉淮_定究竟會有多少人在期待這位“好好先生”的誕生,以及愿意放棄更多駕駛體驗。
日產的SBW
再回到這項技術的英文名稱:Steering-By-Wire,如果你了解“X-By-Wire”,也就是在汽車電子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之下,以及汽車系統(tǒng)的集成化,那么是不是可以不再依賴傳統(tǒng)的機械機構傳遞控制信號——就如依賴液壓泵實現(xiàn)車輪轉向,而是通過電子手段來駕駛汽車。
“X-By-Wire”中的“X”,就代表汽車中的各個系統(tǒng)。在這套SBW系統(tǒng)中,首先可以找到3個獨立的電子控制單元ECU,另外還有轉向盤模塊和轉向器模塊。其實這項技術在歐洲早有出現(xiàn),比如奧迪A2概念車等等,而日產汽車則較早的進行了量產。
首先是英菲尼迪車型,在2013年,日產汽車研發(fā)的獨立轉向控制系統(tǒng),會先出現(xiàn)在旗下的高端品牌車款上。就像我們在2012年9月刊中介紹的,日產汽車為了實現(xiàn)零傷亡愿景,會推出一系列電子輔助駕駛系統(tǒng),那么這項技術,也屬于這項計劃的一部分。
所以就像開頭說的,這不是一套獨立的系統(tǒng),它還整合了前置攝像頭,能夠識別方向和路面的情況,主動地作出“自己”的應對。
駕駛中的SBW
而這套獨立轉向控制系統(tǒng),相比傳統(tǒng)結構,優(yōu)勢不再通過機械連接將轉向信息傳遞到車輪,而且信號傳輸速度更快,轉向更準確。另外,日產的這套系統(tǒng)還能將輪胎的情況以及抓地力等有效信息通過執(zhí)行器反饋到方向盤,如在顛簸路況,它可以有效過濾路面不平對于方向盤的干擾。
那么在真實的駕駛中,究竟會有哪些不同感受?
日本著名汽車評論家手清水和夫,在2012年底于當?shù)卦囻{了搭載這一系統(tǒng)的英菲尼迪G級轎車(現(xiàn)改名為Q50),即使是在粗暴的有車轍的路況上行駛,也沒有感受到方向盤的反沖,輪胎可以流暢地克服路面的凹凸。也就是說,萬一真的碰上需要修正的時候,只需要微微操控一下方向盤即可。
不過,要是你想獲得更多的路感信息,可以隨時切換到傳統(tǒng)傳動模式,根據(jù)自己的判斷來決定,究竟要獲得哪種駕乘感受。
關于幾種轉向助力方式
日產汽車的“獨立轉向控制系統(tǒng)”屬于哪種類別,在這里需要補充的是:
傳統(tǒng)的機械式液壓助力轉向,是通過將發(fā)動機的動力輸出轉化成液壓泵壓力,對轉向系統(tǒng)施加輔助作用力,從而使輪胎轉向。
電子液壓轉向系統(tǒng),則是由電動機來驅動,并且在機械式的基礎上加裝電控系統(tǒng),所以輪胎的轉向角度,還會“聽取”當時車速的“意見”。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是由電動助力機直接提供轉向助力,省去了電子液壓轉向系統(tǒng)所必需的動力轉向油泵、軟管等,所以在汽車設計中,由于工程部件的減少,內飾中的方向盤以及中控臺的設計,有了更多發(fā)揮空間。另外,相比上兩種轉向系統(tǒng)顯而易見的是,發(fā)動機燃油消耗和動力輸出得到降低和保證,而在傳動效率上可以達到90%以上,高于電子液壓轉向系統(tǒng)。
Steering-By-Wire線控轉向系統(tǒng)(如圖所示),沒有了傳統(tǒng)的機械連接,是由方向盤獲悉駕駛員的意向直接通過電子信號控制車輪運動,但同時帶來的疑問是,如果這套電控系統(tǒng)失靈,那么車輪轉向如何控制?車輛安全性如何保障?
不過在日產官方提供的這張線控轉向系統(tǒng)的示意圖上,我們還是看到了機械連接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