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到柬埔寨旅游的好時機(jī),因為天氣清爽,維持在27攝氏度至30攝氏度左右,算是不會熱死的溫度(雖然我還是選擇正午至三點會躲于室內(nèi)的人,哈哈哈哈)。
其實有很多游客為了方便去吳哥窟,都愛留在暹粒,然而最近一次的短游旅程里,我卻選擇只游歷金邊。
這個低調(diào)的首都,一大清早的街道已經(jīng)熙來攘往,是一個生活感滿載的地方,不過在沒有任何地鐵或是公交的城市,市內(nèi)主要的交通就是tuktuk(三輪車)或是人力單車,大概交通規(guī)則也是形同虛設(shè),無論是人是動物是貨,都堆呀堆!好不夸張!
如果你有看過法國藝術(shù)家——阿蘭·德洛姆在旅居上海時拍的超載作品,你可能會覺得這種超載風(fēng)景實在沒什么,不過,阿蘭先生他已說明他是使用了圖層混合來產(chǎn)生出巨大負(fù)載量的效果!不過在金邊,卻天天真實地上演著這出“分量十足”的戲碼。
在我穿梭金邊的那幾天,每天我也會坐在tuk tuk上面看市面風(fēng)光,如果是兩名游客,基本上市內(nèi)每程也離不開共收取兩塊錢美元,那么車上就只有二人。不過,要是當(dāng)?shù)厝说脑?,就會選擇并坐,平常坐兩個人很寬的位置,當(dāng)?shù)厝酥辽僮鶄€人!其他不少真實個案也令我看得目瞪口呆:一個人的摩托車?yán)齻€大水缸、兩個成人層層疊坐在人力車上、三個人坐在摩托車上是普遍情況、四個人是正常不過、五個人也一點不稀奇!
生活在金邊的法國籍藝術(shù)家Stephane Delapree既覺得這道風(fēng)景新奇有趣,同時希望為一直飽受戰(zhàn)火的柬埔寨帶來一點色彩,于是就以“Happy Painting”為題,畫了一系列色彩繽紛的柬埔寨人民生活的寫照圖畫,當(dāng)中不少就是繪畫這種超載情況的作品,作品大受民眾歡迎,其畫廊更由金邊一直開至暹粒。
除了乘tuk tuk來感受這個地方,我選擇了騎單車,親身感受金邊繁忙的交通,同時也感受湄公河對岸、湄公島的原始樸實。還好,在北京生活的日子也算是給過我一段騎單車的訓(xùn)練,所以走在金邊市內(nèi),也不至于太慌忙,反而置身湄公島上的小村落和田間時,那種顛簸的小泥路就不是我想像得那么容易了!我和同行的朋友幾乎無一幸免地濺得一身泥濘!
雖然如此,美麗樸實的湄公島風(fēng)光卻令我忘了太陽有多勁、腿有多酸,身邊出現(xiàn)的是一片又一片的玉米田、木瓜田、西瓜田……實而不華的彩藍(lán)色高腳屋,還有還有很多大白牛和熱情的農(nóng)村小朋友。當(dāng)見到我們(哪怕是遠(yuǎn)遠(yuǎn)的位置),小朋友們也會奔出來跟我們揮手,大叫“Hello!Hello!”我們也遇上過友善的農(nóng)婦,正忙于田間收割,見我們幾個游客,就請我們吃他們新鮮割下來的小黃瓜,清脆爽甜無比!原來超載的,不止是tuk tuk,還有這里多得滿瀉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