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木村惠子 著 齊木 譯
為事業(yè)左右為難
“媽媽,你能為了我辭職嗎?”
一位在日本大型保險公司工作的女科長遇到了一件煩心事。2011年,讀小學六年級的女兒參加了初中升學考試,補習班在考前布置了大量習題,不少學生的母親是全職太太,她們手把手地教孩子做題,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可這位科長卻連給女兒檢查作業(yè)的時間都沒有。補習班按照成績給孩子們安排座位,看到女兒坐在角落里,她震驚了。平時從不耍脾氣的女兒苦悶地對她說出了文章開頭的話。
當時她正負責部門改革的事宜,那是一段前所未有的繁忙時期。晚上9點,女兒的補習班下課,她從公司飛奔去接女兒,回到家再做家務,有時還得把工作帶回家忙到深夜。聽了女兒的心聲以后,她每天早晨5點便起床,對女兒進行兩個小時的一對一輔導。
這位科長在34歲時生了孩子,休完產(chǎn)假后,通過幼兒園和日本家庭支援中心志愿者的幫助,她一直在從事全職工作,希望能夠在職場上做出成績。公司也將她看作職業(yè)女性的榜樣,給予她支持,盡量不讓她出差。
3年前,公司問她是否愿意擔任科長。她感到迷茫,可以預見升職之后責任會增加,會更忙碌。但她在公司內(nèi)部的導師鼓勵她:“進入管理層,自主權更大,那樣一來工作會更容易些?!?/p>
然而,管理工作卻是超乎想象地辛苦,她需要留意20多名部下是否適合當前的職位,為了在商談中應對提問,她還必須掌握業(yè)務知識。不管是在時間還是精神方面,工作的重壓都增加了。她忙得走不開的時候,丈夫會去補習班接女兒回家,但她看得出,丈夫認為她沒必要工作到這個份上,婆婆也因此批評過她。
并不普遍的煩惱
曾有針對100名擔任科長以上管理職位的女性進行的一項問卷調(diào)查,詢問她們對兼顧工作與個人生活有著怎樣的苦惱。六成參與者表示“非?!被蛘摺坝幸恍睘閮烧叨鵁馈?/p>
尤其是有孩子的女性管理人員,她們既有育兒方面的煩惱,例如“沒辦法給孩子充足的關愛”,也有工作上的困難,例如“在酒會等交際場合應付不來”“沒時間把工作做到自己滿意”。但是由于女性管理職位傾向于內(nèi)勤部門,從公司整體來看這個數(shù)字仍然很小,有孩子的女性管理人員有著“少數(shù)派”煩惱。
某大型金融機構的一位女科長今年51歲,她有一個14歲的女兒和一個7歲的兒子。孩子上幼兒園時,由于她下班晚,總是讓孩子獨自一人在幼兒園等她。后來她發(fā)現(xiàn),很多在職媽媽,下午6點就可以接孩子回家。她說:“當我得知社會上的媽媽們都能那么早下班的時候,我嚇了一跳。就算都是在職媽媽,煩惱卻不為大家共有?!?/p>
她每周只去接孩子一兩回,其他時候都是托婆婆或者家庭援助志愿者去接。她常常在晚上8點完成工作,9點多回到家,此時孩子正打算睡覺,見到媽媽又興奮得睡不著了。每天她都壓抑著想見孩子的心情,為女兒只能每天早上匆匆見媽媽一面而感到不安。即便如此,在公司她還是個“為了孩子早下班”的人。
她30歲結婚之后,轉到了類似綜合職務的崗位。她覺得在工作中能自己做決定很有意思,便推遲了生孩子的打算。37歲時她生了第一胎,44歲又有了兒子,并在一年半之前升為科長。
但她覺得公司對自己再沒有更高的期望了。能做到部長以上的女性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單身或者還沒有孩子的女性,她們與男同事一樣把個人時間全部奉獻給了公司。只有一個例外,那位女領導20多歲就有了孩子,現(xiàn)在孩子已經(jīng)長大成人,她可以隨自己的喜好把時間用在工作上。
兩全的工作環(huán)境
一位42歲的女科長認為“撫育子女是職場武器”。從前她會加班到深夜,向貿(mào)易對手展開全面攻勢。生了孩子以后,因為沒有時間,她分析了競爭對手的類型,嚴格挑選進攻對象,反而提升了工作業(yè)績。
兒子開始念小學時,她向公司申請每天6小時的短時間工作制。她說:“因為不能加班,我只好從別的方面下功夫?!彼屑毸伎紶I銷戰(zhàn)略,提高了業(yè)績,并在采用短時間工作制期間獲得了“社長獎”。
現(xiàn)在,一些企業(yè)也在拼命增加女性管理人員。例如,針對女員工設置了升職研修,或是開設女性經(jīng)營補習班,將女員工提拔為經(jīng)營干部。
不過,在問卷調(diào)查中,許多女性指出,她們需要的不是個別企業(yè)采取的措施,而是整個社會意識上的改變。
“公司的制度已經(jīng)很完備了,女性之所以還在為家庭事業(yè)難以兩全而苦惱,是因為針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問題,社會上還沒有相關意識,這一點同樣適用于男性。我希望在將來的某天,人們會認為不論男女,都理應既對工作負責,也對家庭負責?!币晃徽趽狃B(yǎng)3歲孩子的女科長這樣說道。
(摘自《海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