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王
西洋古董銅雕塑收藏在中國悄然抬頭
雕塑藝術是立體的凝固了人類生活優(yōu)美瞬態(tài)的表達形式,是美學物化的體現(xiàn)。它與建筑藝術、宗教藝術、園林藝術、家居藝術等相結合,以美化人們的生活空間。同時它也是城市街景美化或者歷史事件紀念的一部分。它比比皆是,無處不在。好的雕塑,有的可以給人以震撼和警醒;有的可以松弛和舒展人的精神;有的可以給人美的享受和愉悅。這其中西洋古董銅雕塑是雕塑藝術中最重要的一個分支。
筆者一直認為,收藏無國界,收藏應該多元地兼收并蓄。談到西洋古董雕塑收藏的悄然興起,首先應該從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談起,因為這個是先決的、必要的條件,沒有這個條件一切都無從談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全方位、多層面的,除了經(jīng)濟、科技、軍事等層面的復興之外,同時必然是伴隨著文化層面的復興。而文化的復興,除了本民族的文學、藝術、時尚等等的復興與發(fā)展之外,也包括對外來文化的吸納與借鑒。西方歷史上的國王和貴族在他們的盛世時代,曾經(jīng)大量地收集珍藏中華藝術品,同樣,在中國的康乾盛世,皇宮中也收藏了很多西洋的珍玩,并時常以之獎賜貴戚和大臣。而今天中華文化復興之際,也必然會出現(xiàn)大量收藏西洋藝術品的現(xiàn)象。筆者注意到,一個西洋古董收藏群體已在中國出現(xiàn)并逐漸擴大。這其中有些人是本身就崇尚西洋藝術,對西洋文化了解較多。再有一些人是出于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而慢慢地轉向了購買西洋古董。比如有很多居住在別墅區(qū)的家庭,他們的裝修、家具是歐式的,家中的陳設甚至庭院的裝飾也是歐式的,只是缺少一些點睛的、堪稱視覺焦點的、有藝術價值也有收藏價值的西洋藝術品,這是一種缺憾。而在這種整體歐式居住風格的氛圍中,如果陳設中國古董可能不太協(xié)調(diào),這就促使他們購買收藏與之協(xié)調(diào)的、與之融洽的西洋古董了。
西洋古董銅雕塑的收藏、經(jīng)營,涉及到造型藝術、收藏時尚和投資保值三個方面。而從這三個方面來說,在已經(jīng)走上復興之路的大中華地區(qū)都已經(jīng)開始具備了現(xiàn)實的良好空間和潛在的巨大前景。可以說西洋藝術品的領域在大中華地區(qū)還算是處女地,是一片待開拓的富饒的莽原。而這個莽原一旦開拓出來,它必然會結出累累碩果。
目前國內(nèi)對于西洋古董銅雕塑的吸納情況
筆者曾向《收藏·趨勢》雜志的記者談及,國內(nèi)目前對于西洋古董銅雕塑的吸納分兩種方式:一個是實體的、收藏性質的吸納;另一個是欣賞的、愛好性質的吸納。這是兩個不同的群體,前者主要是有較高經(jīng)濟能力的精英,他們有較高的個人品位、精神需求和欣賞水平。尤其是一些有留學、居留等涉外經(jīng)歷的人士,他們對西洋古董有過親身的感受,在國外的博物館、景點、古董店、大學的廳堂、紀念性的場館等處以及外國友人的家中親眼見過西洋古董,親身體驗過它們帶來的美學氛圍,這個群體喜愛并且有能力收藏西洋古董,當然他們首先是欣賞和愛好。另一種愛好的群體是有些崇尚西洋藝術的青年學生、年輕夫婦和一些“新新人類”,他們的吸納是非實體的、純精神的,他們只喜愛而不收藏,是一種欣賞。但誰又能說這一群體的人不會在若千年后轉變?yōu)榍耙蝗后w的人呢?
目前國內(nèi)拍賣西洋古董銅雕塑的現(xiàn)狀
國內(nèi)有關西洋古董的拍賣才剛剛興起,只有少數(shù)拍賣公司組織過小規(guī)模的西洋銅雕塑拍賣,而這方面的專場拍賣目前還未見到。就西洋古董雕塑來說,國內(nèi)市場上相對多的是19世紀的銅雕塑,題材以古希臘、古羅馬傳說人物或歷史文化名人以及其他比較甜美的觀賞性較強的作品為多,價格在幾萬到二三十萬元人民幣之間。國內(nèi)外價格差距不大,原因是現(xiàn)代信息的透明,作為新興的市場,國內(nèi)市場目前還是依附于國際市場的。相對于中國古董的多番炒賣,且有不少贗品充斥,西洋古董具有一定的升值潛力,風險相對小?,F(xiàn)在西洋古董已經(jīng)開始成為有眼光的收藏家和古董商關注的對象。
常說“藝無價”,西洋古董銅雕塑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越久越值錢。古董雕塑通常是孤品或只存世很少幾件,所以價格很難橫向比較。常說性價比,而西洋古董雕塑可以引用貨價比,貨有所值,買家喜歡是基本。
購藏西洋古董銅雕塑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收藏必須始于喜愛,首先一定要自己喜歡。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跟風,也不要有過多投資增值的想法。好的西洋古董銅雕塑是有感染力的,它可以給收藏者以精神的啟示。比如有一件拿破侖戎裝騎馬征戰(zhàn)的雕塑,反映的是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當時拿破侖處于劣勢,可是他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件雕塑中拿破侖那種不驚不懼、沉穩(wěn)自若的大將神態(tài)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呈現(xiàn)出泰山崩于前而不驚的氣概。所以對一件西洋雕塑的藝術感染力能夠產(chǎn)生共鳴,喜歡它,是收藏的重要動力。
其次應該多了解一些西洋藝術的知識。收藏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通過收藏,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鑒賞力,從而獲得精神上的藝術享受。
關于西洋古董銅雕塑的鑒定,筆者把它歸納成類似于中醫(yī)的“望聞問切”四診,大致上是這樣的:
一是問。向拍賣公司或賣家多問,多了解這件藝術品的來源、流傳以及藝術家的生平和鑄造經(jīng)營商的情況等等。
二是望??催@件藝術品是否符合作者的一貫風格,仿品就算再好也難免有某些失真。另外是看包漿是否自然。
三是切。用手去觸摸感受,拈拈分量。
四是聞。聞聞有沒有怪味,尤其是有沒有造假者所常用的工業(yè)酸的氣味。
有以下兩個問題應該說明:
1.關于西洋古董銅雕塑的簽注。好的作品一般是有簽注的。但不是所有好的作品都有簽注,有些好的作品沒有簽注,但同樣是精品。西洋銅雕塑的簽注不同于油畫簽名那樣簡單,不但有雕塑家的簽注,還有鑄造商的簽注或印戳,因為雕塑家不是直接去鑄造(極少數(shù)無名氣的雕塑家自己鑄造)。這樣的鑄造經(jīng)營商本身其實也是藝術家,也是有著作權的,其與雕塑家的關系是簽約授權的合作關系。有時簽約商擁有獨家經(jīng)營權,其信譽是公認的。在法國(其周邊國家也類似),對雕塑作品的發(fā)行數(shù)量,法律規(guī)定須向社會申明,嚴格限制,限數(shù)之內(nèi)的都是原作,超過這個數(shù)量,哪怕是雕塑家本人和鑄造經(jīng)營商用原模鑄造的作品,都算復制品,當然這樣的情況很少。如果有少量這樣的復制品流傳至今,也有一定價值了。
2,關于西洋古董銅雕塑的證書。帶有真正有價值的證書的作品并不多。不過有很多沒有證書的其實也是精品,也是行家所爭購的,關鍵是收藏者要懂得去鑒別。所謂真正有價值的證書大致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是藝術家本人的證書,但這極少。18、19世紀的雕塑家有誰能想到_二百年之后他的作品還需要個證書?二是有信譽的拍賣行開據(jù)的證書,但開證書不是拍賣公司習慣上的做法,拍賣行大多是在發(fā)票上或有所注明。三是真正有資質的專家的證書。只有以上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證書。
責編 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