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波
(武漢市蔡甸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呼吸系統(tǒng),湖北 武漢 430100)
個體化康復護理對胃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
吳月波
(武漢市蔡甸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呼吸系統(tǒng),湖北 武漢 430100)
目的 研究個體化康復護理對胃癌患者的生活質量的影響,以提高護士的工作水平。方法 選擇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100例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給予個體化康復護理,對比觀察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護理后,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明顯上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使用個體化康復護理有助于減輕胃癌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應用。
個體化康復護理;胃癌;生活質量
胃癌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其多發(fā)生在中老年,以40~60歲最為多見[1]。近年來,隨著臨促昂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胃癌的檢出率正逐年增加。為更好地提高胃癌患者的生活質量,我院采用了個體化康復護理,效果明顯,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100例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字表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患者年齡在41~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52±7.87)歲;實驗組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齡在42~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15±7.77)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臨床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護士的主要護理工作是完成各項治療性操作措施,給予患者心理干預、健康指導等,滿足患者的各項需求。
實驗組患者給予圍手術期個性化的康復護理。護士在患者入院后,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的評價,包括其心理狀態(tài)、營養(yǎng)狀態(tài)、疾病嚴重程度等,并根據患者的手術方式及治療措施,為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和康復指導。①心理護理:護士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與患者溝通和交流,對嚴重焦慮和抑郁的患者,護士要與患者增加其交流的時間和頻次,并注意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逐步地耐心地講解胃癌的相關知識,使其能夠了解胃癌的治療,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2]。在心理護理中,護士要根據患者的喜好,個性化地為患者使用不同的心理措施,例如對有抑郁的患者,護士要多講解胃癌的康復效果,多提供生存質量較高的病例,并為其提供宣泄的渠道,逐漸說出自己的想法。②康復指導:在了解患者生活習慣的基礎上,為患者積極改變其不良生活方式,飲食過程中要注意少食多餐,并提高營養(yǎng)攝入和維生素攝入,給予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3]。護士要根據患者的日常飲食,讓患者真正地認識到自己哪些要減少攝入,哪些要增加攝入,以保證營養(yǎng)平衡。同時在病情允許下,要鼓勵患者參加體育鍛煉,為患者選擇合適的運動,如打太極等。
1.3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生活質量量表使用GQOL-74量表,量表包括: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和物質生活等,每項滿分為100分。
1.4 數據處理
本次實驗的所有數據處理均采用SPSS19.0軟件包進行處理,計算結果中P<0.05時,為樣本差異明顯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生活質量為計量資料,組間對比方法為t檢驗。
實驗組患者護理后,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明顯上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
使用個體化康復護理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開展臨床護理工作[4]。我院護士對胃癌患者的護理中采用了個體化的康復護理,包括了心理護理和康復指導,通過這種護理可以有效地幫助患者放松心情,促進心理康復;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協(xié)同藥物促進患者身體的康復。護士在患者入院后就了解了患者的實際情況,這樣能夠更好地開展護理措施,保證了護理干預的針對性,避免心理護理和康復護理停留在表面。
綜上所述,使用個體化康復護理有助于減輕胃癌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其自理能力,進而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應用。
[1] 陳月英,馬嫦娥,魯蓉,等.加速康復護理在胃癌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6):1-8.
[2] 王桂榮,余新華,馮曉敏,等.胃癌術后患者綜合康復護理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9):3476-3480.
[3] 許亭芬.淺談胃癌術后康復護理[J].中國醫(yī)療前沿(上半月),2009,4(5):122.
[4] 花芳,劉月泰.康復護理指導對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的干預效果[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12,19(20):49-50.
R473.73
B
1671-8194(2013)22-0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