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國軍 曾凡明 黃群星
(懷化市二人民醫(yī)院洪江分院,湖南 懷化 418200)
神經內科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相關因素的分析及對策
歐國軍 曾凡明 黃群星
(懷化市二人民醫(yī)院洪江分院,湖南 懷化 418200)
目的 分析神經內科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的相關因素,探究預防治療此病癥的方法對策。方法 對我院神經內科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間收治的1982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患者發(fā)生感染的因素并提出相應對策。結果 1982例患者中,院內感染200例,感染率為10.09%,其中呼吸道感染有135例,感染率為67.5%。結論 呼吸道感染是神經內科院內感染中首位感染疾病,有效及時的護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神經內科;呼吸道感染;因素;對策
神經內科的院內感染同其他科室的感染不同,神經內科院內感染的原因更為復雜、涉及面廣[1]。因此為了減少院內感染,有效控制感染病情,本文調查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間,神經內科呼吸道患者感染情況,并對這200例感染患者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分析,現(xiàn)概括總結出感染的相關因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1 資料
我院神經內科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間收治的1982例患者中,發(fā)生院內感染的有200例,其中呼吸道感染患者135例。男性102例,占75.5%,女性33例,占24.5%,患者年齡在52~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52±3.02)歲。住院天數(shù)在7~65d,平均住院天數(shù)為28d。發(fā)生院內呼吸到感染時間為7~19d,平均是10.5d。非重癥神經性疾病并發(fā)呼吸道感染患者有33例,疾病分布為:病毒性腦炎、腔隙腦梗死、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重癥神經性疾病并發(fā)呼吸道感染患者有102例,疾病分布為:腦出血、大面積的腦梗死、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假性病麻痹等。
1.2 方法
采用統(tǒng)計方法,將神經內科收治的1982例患者的調查數(shù)據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1982例符合神經內科病癥診斷標準的患者中,院內感染200例,發(fā)生率為:10.09%。其中呼吸道感染共有135例,占67.5%。由此可見神經內科呼吸道感染占據院內感染疾病的首位,我們必須提高對呼吸道感染的重視,詳情見表1。
3.1 造成神經內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較多,概括而言有下面四方面的原因。①重癥疾?。簱罅垦芯课墨I表明,呼吸道感染是重癥病腦血管疾病的并發(fā)癥,一旦發(fā)生將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在本組13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重癥神經性疾病并發(fā)呼吸道感染患者有102例,占85%;大面積腦梗死12例,占6%;氣管切開者11例,占5%,呼吸機應用者10例,占4%。相對而言,其他疾病的發(fā)生者比例較少,因此重癥疾病是造成神經內科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②住院時間。通常情況下,患者發(fā)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同住院時間成正比。在本組研究中,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28d。其中有6位患者的住院時間為45~56d,分別發(fā)生了3~4次呼吸道感染。這主要是由于患者病程長、病情重、免疫力低下并且處在易感染的環(huán)境之中,因此住院的時間越長,發(fā)生呼吸道感染的紀律也就越高。③本研究組患者平均年齡為62歲。老年人的肺功能下降、呼吸道黏膜纖毛運動減弱、反應遲鈍、咳嗽無力,特別是那些有意識障礙、反應遲鈍的患者對于咳嗽反射減弱,不能將下呼吸道的分泌物有效排出,易造成呼吸道阻塞發(fā)生肺部感染。因此,加強對呼吸道的管理是控制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④醫(yī)院環(huán)境污染也是造成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之一。因為很多微生物都能在空氣中存活并繁殖,極易感染患者。而神經內科病房因為病情重、探視人員多、人員流動性大,這使得呼吸道疾病交叉感染的機會增大,因此對于神經內科病房環(huán)境的監(jiān)視及管理尤其重要。
表1 重癥神經性疾病感染疾病分布
3.2 護理對策
3.2.1 對于重癥疾病患者:①加強對重癥患者的管理照顧,安排工作能力強、年資高、技術好的高級護師作為責任護士,專職負責重癥患者的護理工作;②嚴密觀察重癥患者病情,詳細記錄患者血壓、瞳孔、脈搏及呼吸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告知醫(yī)師,做好檢查搶救工作;③在術中和術后要嚴格事實無菌技術操作,避免外源性感染[2]。
3.2.2 我們應該加強基礎性護理,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并發(fā)癥。具體要求如下:①加強患者皮膚護理,認真填寫皮膚護理記錄單,每天做到每班床邊交班,以預防患者發(fā)生褥瘡;②為預防患者泌尿道感染,每日應對患者會陰沖洗2次,對留置導尿管的患者,應每日沖洗膀胱兩次、定期夾管以訓練膀胱功能;③要保障給予患者充足營養(yǎng),飲食應以高蛋白熱量食物為主,對于不能進食的患者給予鼻飼管,保證機體營養(yǎng)需要;④對于有語言障礙和肢體障礙的患者,進行語言訓練和肢體訓練。
3.2.3 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我們可以采取如下護理措施。①加強對患者呼吸道的管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并及時清理分泌物;②經常改變患者體位,每2h翻身或扣背一次;③保持患者口腔清潔,每日進行口腔護理兩次;④教會及訓練患者使用正確的咳嗽方法;⑤對于昏迷的患者,將其頭部抬高或采取側臥姿勢,有痰要及時吸出,謹慎把握吸痰頻率,注意手法要輕。
3.2.4 努力來改善神經內科病房環(huán)境。①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讓他們了解疾病的轉歸過程,從而加強防范意識;②加強對探視及陪護人員的管理,減少病房內人員流動,嚴禁患有感冒等其他傳染疾病的人員入室;③采取濕式方法進行掃床,以減少塵土飛揚對病房空氣的污染;④對于重癥病房,每日至少應紫外線消毒一次[3];⑤保持病房內空氣清新,每天通風兩次,并根據患者病情調整室內溫濕度。
[1] 盛明,劉慧霞.神經內科呼吸道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下旬刊),2012,3(12):482-483.
[2] 覃玉秋.神經內科重癥感染患者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31-32.
[3] 孔建英,高彥青.神經內科患者呼吸道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3):293-294.
R743;R56
B
1671-8194(2013)23-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