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蘭芝
(朝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朝陽 122000)
瑞氏-吉姆薩染色法在白帶綜合檢查中的應用
于蘭芝
(朝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遼寧 朝陽 122000)
瑞氏-吉姆薩染色法;白帶;綜合檢查
表1 統(tǒng)計3個月的患者290例及體檢96例標本檢查結果
我們在多年的白帶常規(guī)檢查中,運用臨床常用的瑞氏-吉姆薩染色法,能比較全面地評估陰道的健康狀況,檢查出滴蟲,霉菌(孢子、菌絲、纖毛菌),線索細胞(陰道加德納氏菌);等,在細菌和細胞學方面,除能報告出正常菌群和正常細胞增生狀態(tài)外,還可報告出異常菌大致形態(tài)和非典型增生及癌細胞,指導進一步細菌及細胞學檢查。
隨意統(tǒng)計3個月的患者290例及體檢96例標本結果,結果狀況見表1(乳酸桿菌和鱗狀上皮陽性指++以上)。
非正常白帶169人份,占43.5%。此法1小時即可出結果,報告時以每項+~++++報告量,結果直觀看到白帶的狀況,借以快速了解陰道健康狀況和疾病狀態(tài),取材基本無痛苦,適用于健康體檢和疾病診斷。
取材部位應根據(jù)檢查目的而定,體檢,一般只涂一張涂片,患者一般涂二張,另一張可進行革蘭染色。主要是為了檢查滴蟲、霉菌、淋球菌、加德納氏球桿菌、纖毛菌等,則采取后穹隆白帶或白帶較多處即可;如臨床懷疑淋病,則取宮頸管分泌物涂片陽性率高,且雜菌少;如宮頸糜爛擬查核異質(zhì)、癌細胞,以宮頸刮片較好;如需觀察卵巢功能、做陰道鱗狀細胞分類,則取陰道側壁或側穹隆標本涂片。涂片以玻片的1/3處較好,涂指頭大小,薄厚適宜。過厚細胞太厚看不清,太薄陽性率低。做陰道細胞分類涂片時,要涂薄些,最好用生理鹽水稍加稀釋后涂片,這樣可使細胞分散,利于分類。
瑞氏-吉姆薩染色:涂片自然干燥后,滴加瑞氏染液3~5滴于涂片上,約1min,滴加新鮮配制1∶20稀釋(即1份吉姆薩原液加20份pH6.8磷酸鹽緩沖液混合而成)吉姆薩應用液6~10滴,用吸球吹氣混勻,一般染20min。流水沖洗,自然干燥后鏡檢。常規(guī)革蘭染色(非陰道桿菌增多需要時)。
4 經(jīng)驗體會
4.1 在婦科門診陰道炎占婦科門診量的1/2以上。本法陰道分泌物一張涂片可同時做多項檢查,方法簡單快速、準確,檢出率高。如顯微鏡連接成像系統(tǒng),還可打印成彩圖報告。,是醫(yī)生和患者都一目了然,便于質(zhì)控。涂片也可長期保存,作為教學用。
4.2 陰道瘙癢患者,涂片背景以上皮細胞為主,注意上皮細胞分布處尋找霉菌;涂片大量白細胞時,注意尋找滴蟲;對涂片中條件致病菌(非陰道桿菌),在革蘭染色涂片上根據(jù)細菌的數(shù)量結合形態(tài)報告;大量白細胞時注意革蘭陰性雙球菌。
4.3 發(fā)現(xiàn)非典型增生和癌細胞時,建議進一步做病理學檢查。
R446
:B
:1671-8194(2013)07-03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