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與“抑郁心情”、“抑郁情緒”有性質上的不同。然而,大眾心里的“抑郁癥”通常與普通人群中的“神經(jīng)衰弱”、“亞健康”狀態(tài)等相提并論。甚至一些媒體的報道中也對上述相提并論的含義予以肯定,以至于擴大或渲染非屬“抑郁癥”的人群范圍,導致那些本來只有一點“抑郁心情”的人群,由于對“抑郁癥”的朦朧認識,而由一般的“抑郁心情”轉變成“抑郁情緒”;而具有一定“抑郁情緒”的人群,因對“抑郁癥”的莫名擔心,更是雪上加霜,心中陰霾重重,從而加重了抑郁情結,最終導致這類人患上了真正的“抑郁癥”。
從心理咨詢的專業(yè)角度分析,“抑郁心情”往往還夠不上心理問題,而“抑郁情緒”也不過仍屬心理問題的范疇。但是,“抑郁癥”卻是屬于病態(tài)和病理范疇。被確診為“抑郁癥”的人群,必然有一個“抑郁心情”向“抑郁情緒”的發(fā)展深化過程。
因此,有“抑郁心情”或“抑郁情緒”的人群,雖然可以通過自我調(diào)適化解心中的抑郁情緒,但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群應當及時去看心理醫(yī)生,這是有效防止自己向“抑郁癥”轉變的有效手段。
(老人報 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