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強
(山西省萬家寨引黃工程總公司,太原 030012)
山西省萬家寨引黃工程實現(xiàn)了高水平的自動化功能。該工程自動監(jiān)控系統(tǒng)對五座大型水泵站及其大型取水分水閘、大型調(diào)節(jié)閥站、大型閥門室的設備進行監(jiān)視、控制和調(diào)節(jié),對所屬大型水庫、450多公里的隧洞、管道、渡槽等輸水水工建筑物進行監(jiān)測,并對以上設備、設施進行有效統(tǒng)一的調(diào)度和管理。而通信系統(tǒng)是調(diào)度自動化、輸水現(xiàn)代化的基礎,是全線供水、輸電系統(tǒng)重要的、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是確保引黃工程供電、輸水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優(yōu)質(zhì)運行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任務是為全線供電、輸水系統(tǒng)調(diào)度、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和調(diào)度自動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提供可靠的信息通道。通信系統(tǒng)承擔的任務決定了其必須保持實時暢通,不可中斷。
引黃工程的通信站點除引黃調(diào)度大樓、偏關、平魯、寧武通信站外,36個站點大都位于山區(qū),一般都處在高海拔山峰上,由于山高樹木少,極易成為雷擊的目標。山上土少石頭多,還造成接地電阻很難降得很低,使雷電流的泄放造成很大困難。站點建筑物為低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并設有高大的通信鐵塔及架空線路,相對突出,由于改變了局部大氣電場,增大了發(fā)生雷擊的概率。站點的鐵塔、站房、架空線路極易接閃;通信設備均為微電子設備,承受雷擊電脈沖相對較低;原有防雷裝置損壞嚴重。上述三點原因?qū)е轮芗疑酵ㄐ耪尽R前山微波站、水背尖微波站、梭欲變電站等站點曾多次遭受雷擊,損壞設備,通信中斷。
通信機房及通信,水力量測站點位于偏關,平魯,寧武,神馳,婁煩,古交境內(nèi),參照《氣象信息雷擊電磁脈沖防護規(guī)范》QX3-2000附錄F全國各主要城市雷暴活動日數(shù),當?shù)啬昃妆┤諗?shù)35~40(d/a),雷暴日集中在4-9月,屬于多雷區(qū)。
站點所處位置均為山區(qū),土壤電阻率較高,土質(zhì)(碎石沙土、沙質(zhì)粘土、沙爍石子)。具體實測的接地電阻和土壤情況見表1。
通信系統(tǒng)現(xiàn)場主要包括主機房,電源室,通信鐵塔。
1)電源線路均為架空線引入后,轉電纜埋地敷設,處于 LPZ1區(qū),不易遭受直接雷擊,但易將架空線路在遠處的雷電波引入站內(nèi)。
2)電話,饋線,光纜等信息線路為長距離架空傳輸,直接引入站內(nèi),處于LPZ0A區(qū)。易遭受直接雷擊。
3)各種通信設備,電源設備,水力量測設備均位于室內(nèi),處于LPZ1區(qū)或LPZ2區(qū)。不易遭直接雷擊,但易遭雷擊電脈沖的危害。
4)鐵塔,站房均處于LPZ0區(qū),易遭受直接雷擊,屬可承受范圍。
1)部分站房的直接雷防護裝置-避雷帶,引下線存在銹蝕、倒伏、斷裂情況。水背尖微波站、廟前山微波站、梭峪變電站房、汾河水庫微波站、井子巖微波站、壩子山微波站、紅梁山通信站共7個站的避雷帶嚴重損壞或無避雷帶,需重新安裝。
2)9﹟檢修閥、沙峁溝、西坪溝水力量測站、周家山、策馬山、十八盤通信站、井子巖、水泉溝、利民堡、水背尖、巖頭寺、壩子山微波站、梭峪變電站地網(wǎng)的接地阻值共 13個站點的接地電阻大于4?,超出規(guī)范要求。需進行地網(wǎng)改造。
表1
3)電源系統(tǒng)上安裝電源涌浪保護器(電源SPD)是隨設備順序裝設的,存在級間能量不配合的情況,達不到逐級泄放雷電流的要求。部分參數(shù)選擇偏高,不能與設備配合使用,達不到有效保護設備的目的。
4)電話、饋線等信號線路大多為架空引入,且架設較混亂,承重索未接地,未加裝信號涌浪器(信號SPD)。光纜加強芯未做接地處理,
5)機房內(nèi)的設備、設施等電位連接措施不完善,無均壓環(huán)和靜電膜。
根據(jù)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程》,通信機房及通信水力量測的設備為重要電子設備,確定為二類防雷保護對象,雷電防護等級為A級。
2011年8月,引黃總公司對泵站通信機房及通信、水力量測站點防雷設備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造:
在水背尖微波站等七個站的房頂沿女兒墻或房檐安裝避雷帶,主材為 φ10熱鍍鋅圓鋼,每隔 1m用支持卡子固定。平均每隔不大于18m設一條引下線,上端與避雷帶連接,下端與接地體連接。其它站點修復斷裂、倒伏的避雷帶,做防腐處理。
1)垂直接地極規(guī)格為L5×50mm熱鍍鋅角鋼,長度為1500mm,間距為5m。
2)水平接地體采用40×4mm熱鍍鋅扁鋼,距建筑物不小于3m的地方埋設。
3)優(yōu)化接地體要求埋深不小于1m,間距5m。優(yōu)化接地體可單獨使用,也可以與角鋼接地極配合使用,加入一定量的降阻劑以增加接地效果。
4)接地體在施工時,扁鋼與角鋼焊接采用三面施焊;扁鋼與扁鋼焊接采用三邊施焊,焊接長度大于100mm;圓鋼雙面焊長度不少于直徑六倍。焊接點均作防腐處理,涂瀝青油或油漆。
5)采用40×4熱鍍鋅扁鋼將鐵塔、避雷網(wǎng)、建筑物基礎接地連接成一個整體,即共用接地系統(tǒng)。
6)由于接地裝置的安裝施工多處于山地,考慮到施工難度,水平接地體埋深不小于500mm,垂直接地極頂端埋設不小于500mm。
7)接地體安裝完成后,逐層回填素土夯實,在接地體周圍不得填入磚石,焦渣之類的雜物,與此同時進行檢測,要求其接地電阻不大于4?,不合標準的,采取增加接地體、換土或增加降阻劑等措施,直至達到標準為止。
圖1 避雷帶安裝和修復示意圖
8)接地體圍繞建筑物設成環(huán)型,主接地極設置在鐵塔周圍,具體的埋設位置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
圖2 地網(wǎng)改造示意圖
1)電源防雷設三級保護
第一級電源SPD裝設在總配電處;第二級電源SPD裝設在分配電處,第三級電源SPD裝設在被保護設備前端。為太陽能供電線路增加專用SPD。第一級和第二級間距不小于10m, 第二級和第三級間距不小于5m。
2)電源線路屏蔽(見圖4)
將電源線路的金屬線槽、線管、電纜金屬屏蔽層、鎧裝層兩端就近做等電位連接。架空信號線路入戶前埋地長度不小于15m,穿熱鍍鋅鋼管。
將信號線路的金屬線槽、線管、電纜金屬屏蔽層做等電位處理。架空信號線路入戶前埋地長度不小于15m。在通信機房總配線架出為電話線路加裝電話SPD。在饋線的入戶端加裝饋線SPD。
圖3 線路防雷改造示意圖
圖4 電源及信號線路防雷改造示意圖
在各機房內(nèi)的機柜、機架、電源保護地、金屬管件、金屬線槽、橋架、線纜屏蔽層、光纜金屬加強芯、金屬門窗、靜電接地全部做等電位連接。
為保證有效防止雷擊電磁脈沖侵入,浪涌保護器(SPD)的正確選擇,將直接關系到通信機房及通信、水力量測站點的防雷質(zhì)量。如果選擇不當,不但難以起到防雷作用,甚至會影響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因此,SPD的選型至關重要。
依據(jù)規(guī)范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的內(nèi)容,電源SPD選用并聯(lián)型SPD,采用三級防護,選型如下。
圖5 等電位改造示意圖
第一級電源SPD參數(shù):單相額定電壓為255V,最大通流為100kA。
第二級電源SPD參數(shù):額定電壓為385V,標稱放電電流為15kA。
第三級電源SPD參數(shù):單相額定電壓為255V,標稱放電電流為5kA。
電話線路標稱電壓 110V,選用電信系統(tǒng)專用SPD。
饋線選用最大放電電流30kA,2.5GHZ的專用SPD。所有的SPD選用具有國家認可的專業(yè)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合格報告的產(chǎn)品,電源SPD和饋線信號 SPD選用進口產(chǎn)品,電話 SPD選用國產(chǎn)高質(zhì)量產(chǎn)品,確保防雷的質(zhì)量。
2011年 10月,防雷設施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使用一年多以來,各站點防雷設備、設施運行穩(wěn)定,現(xiàn)場建筑物及設備未發(fā)生雷擊損害,項目實施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目標。
引黃總公司采用現(xiàn)代防雷理念,結合現(xiàn)場實際,對通信系統(tǒng)防雷設施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改造。通過改造,有效地提高了設備防雷水平,保證了通信的暢通無阻,為供水自動化奠定了堅實可靠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