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萍 溫曉東
(白山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白山 134300)
羅格列酮片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
劉 萍 溫曉東
(白山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白山 134300)
目的 探討羅格列酮片對 2 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選取 2009 年 10 月至 2011 年 10 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 2型糖尿病患者 56 例,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 28 例?;颊呷朐汉笤诰S持原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對照組加服二甲雙胍片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二甲雙胍片聯合羅格列酮片進行治療。結果 在治療的第 2、4、8、12 周時,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 2h 血糖的改善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討論 羅格列酮治療 2 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且無嚴重的不良反應發(fā)生,安全性好,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羅格列酮片;2型糖尿??;降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人口老齡化,2型糖尿病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糖尿病患者的逐年增加,不但降低了人群的生活質量,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美國每年花費1000億美元治療糖尿病,我國糖尿病患者要想達到血糖、血壓、血脂的良好控制,每月也需花費較高的醫(yī)療費用[1]。因此,糖尿病的預防不僅可以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還能為國家、社會及個人節(jié)省龐大的醫(yī)療費用開支。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男31例,女24例,年齡29~74歲,平均(54.2±3.7)歲,體質量49~75kg,平均(66.2±4.9)kg,病程4~9年,平均(5.2± 1.1)年,血糖(FBG)(10.34±2.23)mmol/L,三酰甘油(HgTG)(2.11±0.87)mmol/L,血壓(145/91±14/9)mmHg。同時排除以下情況:患有嚴重的糖尿病并發(fā)癥者;慢性心功能不全、不穩(wěn)定心絞痛、心肌梗死、嚴重肝腎疾病、結核病以及惡性腫瘤等消耗性疾病者;合并使用影響糖代謝藥物者;妊娠、哺乳期婦女等。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8例。經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在維持原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對照組加服二甲雙胍片(山東天瑞醫(yī)藥有限公司生產)進行治療,每天2次,每次250mg,于早、晚飯前20分鐘服用。治療組采用二甲雙胍片聯合羅格列酮片進行治療,二甲雙胍片的用藥方法與對照組相同,羅格列酮(成都恒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每天1次,每次30mg,早飯前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xù)用藥12周。
1.3 評價方法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的第2、4、8、12周時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不良反應等指標[2]。
1.4 統計學方法
檢驗指標資料的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單位以(χ—±s)表示,組間進行t檢驗,計數單位以χ2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的第2、4、8、12周時,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改善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血糖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情況比較(χ—±s)
與藥物有關的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其中研究組有4例患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水腫、低血糖、上呼吸道感染樣癥狀,不良感應發(fā)生率為14.29%;對照組3例有上呼吸道感染樣癥狀,2例肝功能異常,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86%。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藥物對生化指標的影響比較;治療結束時,研究組有8例患者(28.57%,3例具有臨床意義)血細胞比容降低,對照組有3例患者(10.71%,均無臨床意義)血細胞比容降低,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有5例患者(17.86%,2例具有臨床意義)紅細胞計數降低,對照組有2例患者3.57%,無臨床意義),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礎是胰島素分泌的絕對或相對不足,胰島素抵抗,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減少,從而引起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伴有胰島B細胞功能慢性進行性減退的臨床綜合征,臨床經歷糖耐量正常(NGT)、糖調節(jié)受損(IGR)直至糖尿病的過程。近年來,隨著糖尿病發(fā)病機制及病理生理研究基礎與臨床的不斷深入,使糖尿病的預防成為可能。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及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專家組的建議,糖尿病可分為1型、2型、其他特殊類型及妊娠糖尿病4種[3]。2型糖尿病起病時癥狀比較隱蔽,很難在初發(fā)時即獲確診,但其患病率較高。常用患病率對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特點進行研究。近年來,世界各國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均有增加的趨勢,2型糖尿病患者激增是造成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總數劇增的主要原因。
羅格列酮屬噻唑烷二酮類口服藥物,是一種高選擇性過氧化酶體增殖活化受體γ(PPARγ)激動劑。其作用機制是通過與PPARγ結合,激活脂肪、骨骼肌和肝臟等胰島素所作用組織的PPARγ,增加多種蛋白質的合成,調節(jié)胰島素應答基因的轉錄,控制血糖的生成、轉運和利用[4]。格列酮單獨治療和與磺脲類藥物或二甲雙胍聯合治療,能夠減輕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抑制,并能夠改善胰島p細胞的功能。而安慰劑組上述2項指標均進一步加重,磺脲類治療組則使胰島素抵抗程度增加,二甲雙胍單一治療不改善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或B細胞的功能。羅格列酮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另一個機制是通過增強葡萄糖轉動子GLUT-4對葡萄糖的攝取,使葡萄糖的攝取增加,從而降低高血糖。藥理實驗結果表明,早期應用本品能使血糖正常,并防止其發(fā)生反彈。此外,用本品治療后,血胰島素水平和血漿游離脂肪酸水平下降,對胰島B細胞可能具有保護作用[5]。胰島素增敏劑羅格列酮改善胰島素抵抗的作用已得到公認,其在血糖控制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最近研究表明,羅格列酮還能保護胰島B細胞功能,改善B細胞結構,通過抑制細胞凋亡而防止B細胞數量減少。研究結果表明,羅格列酮治療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且無嚴重的不良反應發(fā)生,安全性好,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卞華,高鑫,姚君厘,等.探討羅格列酮片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07,16(2):67-70.
[2]陳亞堃,錢鈞強.羅格列酮片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的影響[J].西北藥學雜志,2011,26(4):292-293.
[3]李賢坤.羅格列酮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8):45-46.
[4]孫天森,齊昆青.二甲雙胍和羅格列酮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與療效對比[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3):76-77.
[5]賀桂泉,岳剛,陳振瑾等.5種口服用藥方案治療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天津藥學,2007,19(3):50-52.
R587.1
:B
:1671-8194(2013)02-0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