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春 趙云英
(山東省單縣中心醫(yī)院,山東 菏澤 274300)
冠心病患者的危險因素及其用藥對策分析
孫敬春 趙云英
(山東省單縣中心醫(yī)院,山東 菏澤 274300)
目的 分析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及用藥對策。方法 將 2700 例患者(試驗組)與 2700 健康老年人(對照組)比較,查找冠心病危險因素。結果 試驗組中,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體重指數(shù)、載脂蛋白 B(apoB)、高半胱氨酸血癥、炎性因子等因素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0.05)?;诖?,采取綜合治療方案予以治療,效果顯著。結論 冠心病有多種危險因素,建議老年人定期去醫(yī)院體檢,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用藥對策
冠心病和其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脂等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心健康。通過對冠心病危險因素的及早控制,將對冠心病的防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現(xiàn)對冠心病患者的危險因素和用藥對策分析探討如下。
1.1 一般資料
整理我院心內(nèi)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間收治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共2700例,其中男1737例,女963例,年齡為37~91歲,平均年齡(71.7±5.6)歲。臨床表現(xiàn)為典型或不典型的心絞痛為1250例;急性心肌梗死為316例;急慢性心力衰竭為680例;心律失常為155例。
將此組270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試驗組。并選取同期入本院體檢的2700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730例,女970例,年齡為39~87歲,平均年齡(70.2±4.8)歲。
1.2 研究方法
1.2.1 危險因素研究
對所有患者一般資料進行詳細調(diào)查,包括患者性別,年齡,吸煙、體質(zhì)量指數(shù),冠心病家族史,apoB、高半胱氨酸血癥、炎性因子等以及是否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壓等。評判標準:①高血壓診斷標準:已經(jīng)確診為高血壓且正在服用相關降壓藥的患者,或通過采用汞柱式血壓計,經(jīng)測量,舒張壓≥90mmHg和/或收縮壓≥140mmHg均視為合并有高血壓。②吸煙史:戒煙超過10年以上的患者視為不吸煙,連續(xù)1年吸煙的患者視為有吸煙史。③糖尿病:有糖尿病史且正服用相關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或空腹血糖指標≥7.0mmol/L,或餐后2h血糖指標≥11.1mmol/L,均視為合并有糖尿病。④TG、TC、HDL-C、LDL-C濃度檢測采用酶法,高TG血癥為TG>1.70mmol/L、高TC血癥為TC>5.18mmol/L、低HDL-C血癥為HDL-C<1.04mmol/L,高LDL-C血癥為LDL-C>3.37mmol/L。apoB濃度采用免疫比濁法。⑤CRP測定:CRP濃度按照試劑盒程序進行嚴格操作。其濃度單位為μg/mL,批內(nèi)和批間誤差分別為5.1%和9.7%,<5μg/mL為正常。⑥體質(zhì)量指數(shù):體質(zhì)量指數(shù)=體質(zhì)量(kg)/身高(m2),體質(zhì)量指數(shù)在18.8~22.9為體質(zhì)量正常,指數(shù)<18.5為體質(zhì)量過輕,指數(shù)≥23為超重,≥25為肥胖。⑦高半胱氨酸血正常值為5~15mmol/L。
1.2.2 綜合給藥治療
針對患者的不同臨床癥狀用藥也不同:典型或不典型的心絞痛患者主要采用的是皮下使用低分子肝素、硝酸酯類、β-受體阻斷藥以及靜脈注射;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在沒有禁忌證的情況下,采用的是β-受體拮抗劑、鈣拮抗劑以及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并長期使用抗凝劑以及血小板抑制劑來預防血栓的形成和再次梗死的發(fā)生;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擴張血管、利尿、強心等治療;心律失?;颊咧械目焖傩头款澆捎醚蟮攸S,室性早搏采用的是胺碘酮靜脈注射,心率偏快服用異搏定。
危險因素不同,用藥也不同:高血壓予以聯(lián)合降血壓藥;高脂血癥患者,采用的是他汀類: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等以及貝特類如非諾貝特;2型糖尿病,采用的是阿卡波糖、二甲雙胍等藥物,對于飲食和口服降糖藥效果不佳的嚴重高血糖患者給予胰島素治療,另外還有戒煙以及控制體質(zhì)量等輔助治療。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來表示,技術資料自行進行χ2檢驗,差異比較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試驗組患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吸煙等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年齡、性別差異不顯著(P>0.05)。
2.2 兩組患者的生化指標調(diào)查顯示,LDL-C、TC、TG、HDL-C等均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參見表2所示。
表1 試驗組和對照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表2 試驗組和對照組的生化指標比較
所有患者在統(tǒng)一遵循綜合治療方法的基礎上,且住院時間均達到7~14d后,試驗組患者治愈35例(1.3%);有明顯好轉(zhuǎn)的為2606例(96.5%);未出院的為30例(1.1%);死亡為30例(1.1%),治療效果顯著。
目前公認冠心病與年齡、吸煙、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壓等因素密切相關。此次研究的2700例冠心病患者中以老年人,尤其是70~75歲患者居多。相關報道顯示,冠心病危險因素呈個體聚集性,本組患者中存在2種或以上的危險因素聚集的患者有1652例(61.2%),通?;颊呶kU因素越多其預后也就越差,這與相關文獻報道相類似。如高血壓、吸煙、糖尿病等危險因素均可損傷冠心病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這些危險因素并存時,很容易引起患者血管舒張和收縮功能異常,凝血纖溶系統(tǒng)平衡紊亂,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1,2]。通過對文獻因素的分析,并采取綜合治療方案,本組患者的明顯好轉(zhuǎn)率達到96.5%。
冠心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由多種因素綜合而成,其危險因素也錯綜復雜,一些新老危險因素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所以對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加以分析探討,有利于冠心病早期干預和危險評估,在冠心病的藥物使用基礎上,加以危險因素的藥物治療,有利于提高其治療效果。其中Framingham已經(jīng)被證實高LDL-C血癥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降低LDL-C不論是在一級預防還是二級預防中,都能夠明顯的降低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
[1]周魯,曹學升.中藥復方治療冠心病用藥概況[J].中醫(yī)雜志,2005, 46(11);866-869.
[2]郭東梅.冠心病新的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1,40 (24):2460-2465.
Analysis on Risk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ed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UN Jing-chun, ZHAO Yun-y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hanxian Central Hospital, Heze 2743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therapeutic strategy.Methods2700 patients ( test group) and 2700 healthy elderly subjects (control group), to find the risk fa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ResultsHypertension, diabet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family history, body weight index, apolipoprotein B (apoB), hyperhomocysteinemia,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other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rial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ased on this, take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lan was more effective.ConclusionThere are multiple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o that we suggest the aged people should be regularly go to the hospital for examination,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Treatment measure
R541.4
:B
:1671-8194(2013)02-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