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智力因素對聲樂學習的影響,并提出了如何加強學生和教師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以進一步提高聲樂學習、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智力因素;聲樂學習;培養(yǎng)
人的心理活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智力因素”,是人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活動,它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直接參與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操作。另一類是“非智力因素”,是人對客觀世界的對待活動,它包括興趣、動機、性格、意識、情感等,不直接參與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操作,但具有動力和調節(jié)等機能。在聲樂學習和教學中,這兩類因素都影響著高校聲樂的學習和教學。本文只針對智力因素談談它對高校聲樂教學的影響。
1 觀察力對聲樂學習的影響及培養(yǎng)
“觀察力”是指發(fā)現事物典型特征的能力。觀察力對聲樂的教與學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觀察力洞察學生的問題,學生需要觀察力來學習聲樂的技能技巧。只有具有良好觀察力的教師,才能敏銳的覺察出學生的問題,從而制定出良好的教學方法,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同樣只有具有良好觀察力的學生,才能快速有效的掌握聲樂技巧,提高自身演唱水平。
1.1 教師觀察力的培養(yǎng)
教師觀察力不僅包括對學生演唱時演唱姿勢、面部表情、體態(tài)動作等外部形態(tài)的觀察,還包括敏銳的耳朵對學生演唱出來的聲音在聽覺上的辨別、及對學生演唱心理變化的觀察等。教師可以通過寫教學筆記和教學心得的方式,將自己在教學中的心得體會記下來,培養(yǎng)自己在教學中觀察的習慣。還可通過大量觀摩有經驗教師的聲樂教學活動和藝術實踐活動,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力。教師還可以通過培養(yǎng)平時多留意觀察身邊細小事物的習慣,來培養(yǎng)和提高自己的觀察力。
1.2 學生觀察力的培養(yǎng)
學生的觀察力可以通過對聲樂演唱技能技巧的觀察力和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力兩個方面培養(yǎng)。聲樂技能技巧的觀察就是對演唱時呼吸、共鳴、咬字吐字、喉頭位置、表情等內容典型特征的觀察。聲樂學習十分抽象,學習者的學習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觀察模仿教師的演唱來學習,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認真規(guī)范的講解、示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他才會認真的觀察教師的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寫課堂筆記的方法,促使學生提高觀察力,因為只有通過觀察,才能將教師在課堂中的要求和講解記錄下來。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觀摩其他組學生的聲樂課,通過觀察發(fā)現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和不足,取長補短,既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又培養(yǎng)了觀察力。還可以鼓勵學生多觀摩各種聲樂演出,通過對表演者的演唱、臺風、表情、動作的觀察,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力,并分析他們的成功和不足,完善自己的聲樂演唱和表演。聲樂演唱是一門藝術,藝術是來源于生活,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力。大學生正處于智力發(fā)展的高峰期,教師應抓住這一時期有計劃有目的的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習慣??勺寣W生多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將自己對觀察到的人和事的體會寫下來。鼓勵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提高他們的觀察力,豐富他們的生活閱歷。
2 注意力對聲樂學習的影響及培養(yǎng)
“注意力”是指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正是有了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我們才能專心的做事。注意力的集中對聲樂學習和教學都起著重要作用。如在聲樂課堂中學生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認真聆聽教師的講解,仔細觀察教師的示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聲樂演唱中,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也只有專注注意力才能認真觀察學生的演唱,仔細聆聽學生的聲音,從而發(fā)現學生在聲音技巧、演唱情緒情感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在高校聲樂教育中,對學生和教師的注意力培養(yǎng)都起著重要意義。注意力的培養(yǎng)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擴大注意的范圍。注意的范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注意能清楚的把握對象的數量。被注意的對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規(guī)律,越能形成有聯(lián)系的整體,注意的范圍就越大。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將所要講解的內容按一定的邏輯性合理安排,語言清晰,使整個課堂的內容聯(lián)系成為整體,擴大學生上課時注意力的范圍。(2)加強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注意的穩(wěn)定性是指注意長時間保持或穩(wěn)定在一定對象或活動上的特性。注意的穩(wěn)定性并不是意味著注意總是指向同一對象,而是在總方向不變的情況下,活動的具體對象可以改變。學生在學習聲樂時,應明確自己在聲樂技能技巧方面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保持自己在聲樂學習中注意力的穩(wěn)定。教師應提高自己的聲樂教學手段、豐富自己的教學語言、用精彩的示范等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聲樂學習注意力的穩(wěn)定。教師也應該激發(fā)自己的教學熱情,保持自己在教學中對教學對象注意的穩(wěn)定性。(3)培養(yǎng)注意力的分配能力。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對象和活動上。影響注意分配的主要因素就是對活動的熟悉程度。當人們在進行幾項活動時,可以對熟悉度活動稍加忽略,將注意力轉移到不熟悉的活動上。在聲樂學習中,學生應勤奮刻苦練習聲樂演唱的技能技巧,才能保證在聲樂課中將注意力分配到自己不太熟練地技巧上,不然就會顧此失彼。如在聲樂課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讓學生演唱時要保持聲音“高位置”,學生就只顧及高位置,忘記了氣息“深”的支持,聲音唱的淺而高。而當你提醒他氣息支持要“深”時,他又容易將聲音唱的十分笨重。這些現象的產生都是因為學生對演唱的技能技巧掌握不都熟練,所以學生應勤練聲樂技巧,使學習時注意力能得到恰當地分配。教師也應勤練鋼琴伴奏和歌唱技能,以便在教學中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聽辨學生的聲音和觀察學生的問題中。(4)培養(yǎng)注意力的轉移能力。根據新的任務,將注意從一個事物轉移到另一個事物就叫注意力的轉移。在教學中我們常遇到學生對老師提出的某一方面的問題過于注意以致緊張,如要求學生打開喉,學生由于過度注意這一問題,以致喉開得過大,造成聲音撐、空、甚至漏氣等問題。這時就需要將學生的注意力恰當的轉移到歌唱的其他方面,及時調整歌唱狀態(tài)。教師也要用注意力轉移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
3 記憶力對聲樂學習的影響及培養(yǎng)
心理學認為記憶就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有了記憶的能力,人們才能在過去感知、思維獲得的知識的基礎上,積累經驗,發(fā)展智慧。記憶對聲樂學習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聲樂學習就是記憶正確演唱感覺的過程。在課堂中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啟發(fā)找到的歌唱感覺要通過記憶記住才能在課后練習時找到,才能不斷提高歌唱水平。在聲樂實踐中也離不開記憶力,如在舞臺演出中我們不僅要記住聲樂技能,還要記住歌曲的歌詞、旋律、動作、情緒情感的處理等等,如果沒有好的記憶力,我們是很難完成舞臺演出的。而且在聲樂實踐中獲得的經驗也要通過記憶來儲存。記憶對教師的教學也很重要。教師要用記憶記住每個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進度和優(yōu)缺點,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師的示范講解也需要良好的記憶能力。對學生記憶的培養(yǎng)可以從學習中記憶的過程來考慮,記憶的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三個環(huán)節(jié)。(1)加強記憶識記環(huán)節(jié)。在識記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應在老師的指導下,確立長期的聲音演唱識記目標。因為目標越長,越能引起人更強烈、更復雜的記憶活動。還應加強聲樂理論學習,實踐證明有理論支持的理解記憶比簡單的機械更有效長久。(2)加強記憶保持環(huán)節(jié)。記憶保持環(huán)節(jié),就是對在識記環(huán)節(jié)記住的知識、經驗在大腦中的保留。學生要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將課堂中識記的感覺鞏固下來,才能獲得良好的記憶保持效果。(3)加強再認環(huán)節(jié)。在再認環(huán)節(jié),通過回憶我們要對熟悉的歌唱技巧、歌曲等進行再認。對不熟悉的技能技巧、歌曲等我們應借助各種手段進行回憶,提高記憶的再認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寫教學筆記方法加強對每位學生優(yōu)缺點的記憶,以便因材施教,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4 想象力對聲樂學習的影響及培養(yǎng)
“想象是人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過程”。歌唱中的想象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它往往伴隨著感覺、知覺、聯(lián)想、思維、情感等復雜的心理活動。在聲樂學習中學生需要豐富的想象去感知、體會歌唱的內在規(guī)律和外在表現,想象越豐富就越能體會歌唱的感覺,就越能掌握聲樂的技能技巧。在聲樂教學中教師也需要豐富的想象力來啟發(fā)學生掌握演唱技巧,需要想象力來制定教學計劃、設計教學手段、預想教學效果。所以在高校聲樂學習中想象力對學生和教師都同樣重要。在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時教師應首先注重學生表象力的培養(yǎng)。“表象是感知過的事物不在面前時,人們在頭腦中再現出來的該事物的形象?!北硐笫窍胂蟮幕A。培養(yǎng)學生的表象力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多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積累豐富的表象。在演唱需要時,通過教師的啟發(fā)產生豐富而準確的表象。如學生在演唱《我愛你塞北的雪》時,教師可啟發(fā)學生的視覺表象,眼前出現白雪漫天飄揚、紛紛灑灑在場景??梢姳硐罅υ綇?,越能投入到歌唱的情緒情感中。教師還應注意學生想象力的差異,對想象力差的學生要多啟發(fā),多鼓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想象力。
5 思維力對聲樂學習的影響及培養(yǎng)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及規(guī)律的間接、概括反映。思維是人認知過程中的理性認識階段。在高校聲樂學習中,學生只有積極地思維才能領會老師的教學,而思維力又促進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的發(fā)展。思維力是人智力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教師也要用積極地思維才能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并做好教學和科研活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和教師的思維能力。
在學生思維力的培養(yǎng)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應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教師在課堂中多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交流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獨立發(fā)現問題、理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聲樂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深入思考,從各個方面多角度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再次,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在聲樂學習中教師可設計各種歌唱情景可能出現的狀況,讓學生迅速解決,培養(yǎng)他們快速反應力。還有,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教師可利用小組課的形式,讓學生互相觀摩演唱,并對他人的演唱進行評價,在評價表述時,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鍛煉。最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教師可鼓勵學生對聲樂演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甚至和老師不同的觀點。讓學生自己編排聲樂練聲曲、自己選取適合自己的演唱曲目、自己設計歌曲演唱時的動作等,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教師的思維力,教師的思維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維力。在教學中,教師對教學中的問題要勤于思考,多觀摩有經驗教師的教學,多開展教學討論會,拓展自己的思維。多寫教學筆記,多總結、多進行科研活動,培養(yǎng)思維的創(chuàng)新力。從而促進自己的聲樂教學能力??梢?,智力因素對聲樂的學習和教學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抓住智力因素對聲樂學習和教學影響的各個方面,加強這幾方面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 王次炤.音樂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