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既是一種復雜的、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勞動,又是一門規(guī)律性極強的應用科學。它的特點在于通過美好的聲音、清晰的語言來表達真實的情感。聲樂演唱中的姿勢、呼吸、發(fā)聲、語言,在歌唱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演唱者要完美的表現作品,展現聲樂帶來的藝術魅力,就必須做好以上條件才能獲得成功。大家都知道,學習聲樂必須要學習基礎課,例如氣息,放松保持包括一些基礎歌曲。這個過程既是必須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師范生的聲樂學習尤為重要,為什么這樣說呢?首先,對于師范生來講,基礎比較薄弱,放開條件不說,他們在考試的時候只是學習了一首到兩首歌兒而已,完全沒有時間消化基礎,甚至于聲樂是什么都還沒有搞清楚。大部分同學就這樣進了校園,帶著迷惑,帶著憧憬和對未來的期待走進了校園。眾所周知,我們在擴招,我們在制造學生。很多學生是文化成績差才考師范類的。呼吸是人體發(fā)聲的動力,也是歌唱藝術的基礎。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魯索曾指出“誰掌握了呼吸,誰就掌握了歌唱。”我國古代聲樂理論中也有“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氣沉于底,則聲貫于頂”的論述,說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面對這樣的群體,我們的聲樂基礎課顯得特別重要,尤其對于條件不好的同學,嗓子本來就沒有,如果再不學點基礎就更沒有辦法學習下去了。其次,師范生將來要面對的是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他們稚嫩的嗓音需要良好的發(fā)聲方法,沒有好的基礎就沒辦法指導學生學習唱歌,這個影響的就不是一兩個人,而是一大批人。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說,聲樂基礎課是多么的重要。再有,畢業(yè)了,工作了??傄錾弦恍┍硌莼顒樱约阂簿碗y免上臺演出,如果一首完整的歌曲都唱不了,丟自己的臉是小事,學校的聲譽恐怕都會受到影響。在實際當中有些同學不會唱歌就說自己是學鋼琴的,不會彈琴就說自己是學聲樂的。明顯的暴露了師范生的致命弱點,也說明了我們在教學上的失敗。所以說,聲樂基礎課是非常重要的。具體應該怎樣做呢?第一點,聲樂課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功是不是過硬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情緒。正確的方法和準確的示范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教師自己要刻苦練習業(yè)務,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和綜合素質,在學生面前樹立起威信,這對教和學都會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有些教師不注重自己的業(yè)務學習,很少做示范,致使學生的學習很迷茫,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應該著重訓練呼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這個環(huán)節(jié),以為考試之前就學過的,不用再重復。殊不知,很多同學的呼吸方法根本就沒有經過扎實的訓練。把氣吸到哪,在哪保持,哪塊肌肉該用力,應該打開什么地方等都處于模糊狀態(tài)。所以,任課教師應該從氣息開始訓練學生。
要著重幾點:1)注意放松的情況下再吸氣,好比遇到一個久別的老朋友,張大了嘴驚訝的樣子?!鞍。∈悄惆 边@樣就完成了一次呼吸過程。然后讓學生體會在整個吸氣過程中哪塊肌肉起了作用。再回過頭來重新吸氣來體會,反復的訓練以達到目的。接下來就是如何保持的問題。體會到了肌肉的作用,保持就成了簡單的問題,只是需要時間而已。這其中包括教師檢查,學生互相檢查等步驟。完成了這一項就可以練習發(fā)聲了。我在實際教學中是這樣做的。請同學們在吸好氣保持的情況下做一個自我介紹。由字多到字少,體會吸氣與保持的情況下發(fā)聲有什么不同。有沒有共鳴的產生,實際效果很好。2)訓練周期的問題。時間不能太短,我們都以為學生會在下面自己練習,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這就需要教師用一個月或兩個月的時間不厭其煩的訓練氣息才能達到效果。3)聲部的區(qū)分,按照聲部把學生進行分組。這樣在學習的時候——特別是練聲的時候不至于因為音高問題而出現問題。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不要把高音低音的同學放在一起。不要把男生和女生放在一起,這是最基本的。4)練聲曲的選擇。由簡單到復雜進行。學習初始氣息還很不穩(wěn)定,大的·長的練聲曲不適合學生練習。這個時間周期應該在半年左右。5)練聲的時間需要基本確定下來。高校一節(jié)課的時間在五十分鐘左右,只有合理的安排練聲時間才不會影響后面的演唱時間,一般為二十分鐘左右。第二點,學生的分配也很重要。通常的做法都是把學生平均分配了事,不管學生的基本情況如何,不管這個老師適不適合。這樣的做法很盲目。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所有的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詳細的了解,選出適合他的教師。這對于一個初學者是非常必要的。否則就毀了這些學生。具體做法:1)對所有學生進行摸底調查。每個學生演唱它們最拿手歌曲一首,充分展示聲音的特點以便分配合適的教師。2)對語言情況進行調查。我們的學生來自于全省各地,各地方言又有很大的區(qū)別。對方言特別重的同學應該著重進行語言訓練,畢竟歌唱是通過語言來完成的。需要提出的是,有些教師的語言就很成問題。第三點,歌曲的選擇要恰如其分。有些教師不管學生的條件如何,一味的布置高兼強的歌曲,學生根本就達不到演唱的要求,慢慢失去了學習興趣,產生了恐懼感,不敢唱歌兒了。當然,有些學生也要求唱難的歌曲,這一點就要求教師耐心解釋,不要敷衍了事。具體歌曲的選擇。女生的歌曲包括《賣布謠》《梅娘曲》《長城謠》《紡織姑娘》等。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自行選擇一些,但難度一定要把握好。男生的歌曲包括《月之故鄉(xiāng)》《伊犁河的月夜》《可愛的一朵玫瑰花》《夕陽紅》等。同樣,教師可以靈活掌握。還要注意的是:不要認為某個同學音高沒問題就布置難度大的歌曲。在基礎沒有訓練好之前對學生是不利的。實際情況中經常碰到。我認為中音區(qū)沒有解決就訓練高音區(qū)是錯誤的。有些教師固執(zhí)地認為必須要唱難度大的歌曲,以至于可以毀掉一個學生。應該端正教學態(tài)度,從實際出發(fā)訓練學生。我們不是在培養(yǎng)歌唱家而是在培養(yǎng)合格的初中音樂教師。學生的分組也很重要。目前的作法基本上是以小組課為主,但是并不考慮學生的基本情況,要知道,差別是客觀存在的。條件好的和條件差的放在一起是不利于學生學習的,會打擊學習的積極性,自尊心受到傷害,不愿意主動學習了。對于教師授課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應該靈活安排課程樣式,個別課,小組課,集體課相結合,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具體做法我覺得應該靈活安排授課。對于條件好的同學應該個別授課。這樣就會讓條件好的同學不受其他條件差的同學影響而出類拔萃,這是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是科學的。對于條件差的同學,我認為就應該上大課。因為他的條件決定就是再刻苦也是枉然。這樣也可以留出更多時間給條件好的同學。建議條件差的同學選修其他適合的專業(yè)。我們目前的作法是有欠考慮的,是不科學的,對于系室的發(fā)展已經長生了負面影響。一方面好的學生不夠吃,另一方面條件差的同學消化不了。再有,我們貴州的學生普通話很成問題,有些同學差到了極點。這對于演唱歌曲就是毀滅性的打擊。眾所周知,沒有前鼻韻沒有后鼻韻,還沒有兒化音。這樣的語言情況需要教師進行不間斷的訓練。目前,學校只開一年的普通話課,根本達不到糾正語言的結果。一個是建議增加普通話的開課時間和教師輔導的時間。另外,某些教師喜歡一開始就唱外國歌曲。外國歌曲沒啥不好就是普遍比較難。還有語言問題,我們的教師大多也沒經過專業(yè)的意大利語學習。學生大多中國話還沒學好,未免操之過急了。建議學校設置專門的意大利語課,讓我們的學生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師范生的聲樂基礎課需要各方面的配合,牽涉到了教與學的很多問題,課時的安排,上課方式的安排,系統(tǒng)化等等一系列問題。有些時候,我們已經發(fā)現了弊端,但卻不去解決,聽之任之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擴招帶來的本來就是違背教學規(guī)律的事情。如果不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課時,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科目學習,都將對學習產生比較嚴重的后果。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法,大膽改革教學模式,勇于面對自己的不足,為培養(yǎng)合格的師范音樂生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