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寶玉
(江西省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務所,撫州 344000)
肥胖是一種危害人們健康的慢性疾病,健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肥胖已呈逐年增長的趨勢。近年來,大學生肥胖的比例已經(jīng)高達4%。而且,肥胖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們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惱。為了解我校學生的體重健康狀況,特進行了相關的調(diào)查研究,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于2013年3月在學校職高一年級的學生共1475人,其中女生693人,男生782人。所有學生經(jīng)過健康檢查,結果顯示無現(xiàn)患疾病。
1.2 納入標準 采用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推薦的中國人體質(zhì)指數(shù)作為診斷標準,即:BMI=體重 (kg)/身高的平方 (m2)。體重過低的BMI范圍:<18.5kg/m2;正常體重范圍:18.5~24.0kg/m2;超重:24.0~28.0kg/m2;肥胖:>28.0kg/m2。排除由于內(nèi)分泌系統(tǒng)、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藥物性肥胖、正在進行肥胖干預活動者。
1.3 干預措施 采用“3個月控制飲食與有氧運動干預方案”,具體內(nèi)容包括:①健康教育。進行健康講座,宣傳健康飲食和體育運動的優(yōu)勢和靜態(tài)生活方式的危害,鼓勵學生規(guī)律飲食,增加體育運動,減少靜坐時間,預防和控制體重增加。②規(guī)律飲食。超重者采用節(jié)食療法,即每天攝入熱量1200~1800千卡;輕中度肥胖者采用低能量療法,即每天攝入600~1000千卡;肥胖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采用極低能量療法,即每日攝入熱量為200~600千卡。同時,對于飲食不規(guī)律的學生,建議改變飲食習慣:一日三餐,少肉多菜,少食多嚼,停止夜食,少糖多醋,少車多步行。③運動干預。研究顯示最適合減肥的練習就是四肢和軀干的大肌肉群的力量練習[2]。根據(jù)學生的體重情況,采取仰臥起坐、下蹲起立等運動方式,對下肢肌肉群進行練習。選擇適合自身的有氧運動,如散步、騎自行車、慢跑、健美操、游泳等。運動頻率要遵循3個三原則,即每周至少保持3小時以上的運動時間,每周至少運動3次,兩次運動間隔不高于3天。
1475名學生中,超重者243名,占15.1%,輕中度肥胖者共68名,占4.6%,重度肥胖20名,占1.4%。干預3個月后超重者193名,占13.1%,輕中度肥胖者6名,占0.8%,重度肥胖者10名,占0.8%。干預前后體重評價分布情況構成比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詳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體重評價分布情況 [n(%)]
本次研究可見,本校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比較高,甚至高于其它的文獻報道[3],考慮可能與不同地域有關。大學生肥胖的原因可能與飲食不規(guī)律、營養(yǎng)不協(xié)調(diào)、靜息與運動時間分配不合理有關。本次試驗期間,將輕中度肥胖者實行督導員和同學監(jiān)督,重度肥胖者試驗組重點監(jiān)督為原則,控制肥胖者的飲食,加大他們的運動訓練。起初,有幾名重度肥胖者無法適應甚至產(chǎn)生了逃避的念頭。但是在項目組的工作人員的鼓勵之下,他們毅然地堅持了下來。有3名學生在干預1個月后即出現(xiàn)體重減輕,看到效果后,這些學生的信心倍增。在后兩個月的時間中,他們積極配合甚至開始進行自我的健康管理。
通過3個月的“飲食控制和有氧運動干預”提高了全年級學生健康知識的知曉率,使他們明白飲食控制和有氧運動可以有效地控制體重,但是這個干預措施是要長期堅持甚至是終生堅持的。同時,這種干預措施能養(yǎng)成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還能大大降低由于肥胖引起的疾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為人類的健康做出貢獻。
[1]姚興家.兒童青少年肥胖判定及干預策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27),3:185.
[2]楊忠偉.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7.
[3]張淑芬,王艷麗,鄔玉芝.4178例中等技術學校學生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8(2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