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滿
誰偷了我的健康
——關(guān)注中學生體質(zhì)下降現(xiàn)象
黃書滿
調(diào)查:
近日,記者到沈陽市幾所中學采訪,對1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喜歡運動的學生占72%,不喜歡運動的占28%,其中,絕大多數(shù)男生渴望運動,比如打籃球、踢足球、跑步等,個別女生比較懶,下課后一直坐在教室里,有點“戀家”的感覺。可是,學校的體育課經(jīng)常被占用,這讓一些喜歡運動的學生感到無奈。“我們的生活本來就很枯燥,除了學習,幾乎沒有其他課余活動。課間十分鐘太短了,去趟廁所,再走一段路,也就過去了。好不容易盼來體育課,卻經(jīng)常被老師占用。上完英語上數(shù)學,幸好有一節(jié)可以自由活動,化學老師又拿著試卷來測驗,唉……我們真是無處可逃了?!闭{(diào)查中,83%的學生表示愿意上體育課,只是機會太少了。對于緊張的學習,54%的人表示能夠接受,5%的人表示輕松應付,10%的人表示應付不來,31%的人表示比較吃力。看來,學生們的任務(wù)可不輕呀!一位姓吳的班主任說:“我是支持學生運動的。到戶外走一走,跑一跑,不僅可以緩節(jié)緊張的情緒,還能使身心得到放松,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中來。個別學校取消體育課和音樂課,我不贊同這樣做。哪怕到了高三,這樣的課程也有開設(shè)的必要。學習不是灌輸知識,更不能死記書本,該緊張的時候緊張,該放松的時候放松,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p>
今年9月,《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在沈陽進行抽測。男生是1000米,立定跳遠,引體向上和實心球二選一,女生是800米、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和實心球二選一。一位體育老師告訴記者,在自選項目中,男生很少選擇引體向上,因為都做不到,即使選了及格率也低。“引體向上不是教學項目,沒有學生練習,而且現(xiàn)在孩子體重大、上肢力量差,能做兩三個就不錯了?!?/p>
那么,學生體質(zhì)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呢?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由于運動內(nèi)容和環(huán)境受到影響的占28%,由于認識上有問題的占12%,認為學業(yè)負擔重及老師不支持的占60%。一位姓孫的高二學生說:“眼看就要高三了,還哪有時間鍛煉身體呀?連吃飯都計時,更別說出去運動了。不管怎么樣,我都要熬過高三這一關(guān),給自己的未來鋪好路?!边@個學生說得很實在,也很客觀,外在的壓力讓他們“久坐書桌前,一心讀課本”。
原因:
1.學習壓力過大,無時間鍛煉。
身體健康固然重要,可是分數(shù)更重要,在這個“以分定終身”的社會里,很多學生都把目光集中到成績單上。誰不想考上理想的大學?誰不想找一份體面的工作?誰不想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如果身體不行了,那談什么都沒用。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身體健康,才能保證一切順利進行。
不過,大多數(shù)學校仍把“升學率”作為首要任務(wù),甚至采取獎勵措施,按照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數(shù)量來給老師發(fā)獎金。這樣,就使老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學習上”,自習課、體育課被占用也就時有發(fā)生了。學生們也夜以繼日地學習,生怕自己稍有疏忽,就被別人趕上。尤其是初三和高三,這兩個年級的學生更是忙得“腳打后腦勺”,體育老師也采取“放生”的辦法,愿意出去活動的,可以打籃球、打排球,不愿意活動的,就在教室里學習。于是,體育課就成了語數(shù)外的操練場,自習課就成了老師們的“自留地”。即使放學了,老師也要爭分奪秒,把沒有講完的問題留給學生,讓他們帶到家里解決。升學率決定了學校的命運,而學生的身體健康又決定著什么呢?這將決定一代人的健康狀況,決定一個民族的前程。所以,學校不能只顧著升學,還要回歸教育的本真,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為己任,全方位地培養(yǎng)。
2.家長過分溺愛,養(yǎng)成不良習慣。
對于學生來說,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F(xiàn)在的條件變好了,而且絕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樣,嬌慣也成了很平常的事。如今,很多學生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這種“優(yōu)越”的生活,勢必會使他們忽略對意志品質(zhì)的訓練,并表現(xiàn)出弱不禁風的樣子。即使是男生,身體素質(zhì)也明顯下降。一位姓王的女士說:“初冬,家里買了300斤的白菜,我讓兒子幫我往樓上搬。我家住在四樓,樓層并不高,兒子每次搬4棵,重量大約20斤,可他往返了三次,就氣喘吁吁了。我也搬了三次,數(shù)量和兒子一樣,一點事都沒有。他可是個大男生?。 绷硪晃恍諒埖募议L也有同感,他的女兒在家里什么活都不干,跟父母逛街還說累。有一次,一家三口在公園里跑步,父母一口氣跑了三圈兒,女兒跑一圈兒就說跟不上?;氐郊?,媽媽到廚房做飯,爸爸出去打零工,而女兒躺在床上,癱成一團兒?!捌鋵?,孩子也并不是不喜歡鍛煉,而是缺少這種意識和機會。從小到大,出門就坐車,回家就寫作業(yè),戶外活動少之又少。在學校,體育課也是有數(shù)的,運動量也不夠?!?/p>
一位體育老師說:“有一次上課,我讓學生做‘蛙跳’,也就20個,一些人就挺不住了,出現(xiàn)了腿酸背痛的情況。第二天,一位家長打電話,說運動量太大,孩子回家直喊腿疼,并給孩子請假。作為家長,不支持孩子運動,還處處庇護,這種做法不妥吧?!庇行┖⒆硬幌矚g運動,這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從小給他們注入了懶惰的思想。一些不良習慣也都是父母“寵”出來的。其實,孩子的毅力在艱苦的體育訓練中很容易形成,家長不要干涉孩子的運動方式,否則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
3.外界環(huán)境受限,缺少自由空間。
我們生活在一個發(fā)達的社會里,出門就坐車,看書不用去圖書館,只要手指輕輕一點,就能博覽群書。交通的便利和科技的現(xiàn)代化,吞噬了孩子自由奔跑的空間。一位家長說:“我小的時候,哪能坐上車呀,上學下學都是跑著的。一群孩子,有說有笑的,一路上不知發(fā)生了多少趣事兒。那時候,我們吃的并不好,身體卻很健康,很少有人生病。再看現(xiàn)在,公交車、地鐵、私家車……孩子一出門,就‘車接車送’的,哪還有跑跳的時間呀!”的確如此,現(xiàn)在的孩子很少徒步上下學了,即使家離學校很近,也騎個電動車。
這只是外界因素之一,學校的硬件設(shè)施也有待完善。不久前,記者在沈陽市鐵西區(qū)的一所中學采訪,發(fā)現(xiàn)1000多人的學校,操場卻小得可憐,課間操時,學生們就像螞蟻一樣,黑壓壓地“擠”在一起。唯一讓人高興的是,教學樓的后身有一排乒乓球案子,臺面很干凈,也很少有人去打球。看來,這只是學校的一個擺設(shè)了。在一所中學的老校區(qū),記者看到操場上的地面裂痕累累,體育器材年久失修,個別地方存在“險情”。一位老師說:“這里的學生只有幾百人,都是初三學生,他們的學習任務(wù)很重,哪有時間打籃球、玩雙杠??!所以,學校也沒投錢更換器材……”這位老師說的好像在理兒,初三了,學習忙,哪有時間鍛煉呀!可是,沒有好的體育器材又怎能安心鍛煉?學生們是想出去多玩一會兒的,可鈴聲還沒有響,老師就提前分發(fā)試卷了……唉,可真苦了這群學生。
討論:
周冬陽(初二學生):其實,我們是渴望運動的,到外面跑一跑,跳一跳,心情也舒暢啊!可是,我們的活動空間太小了。校園里光禿禿的,除了幾棵枯黃的柳樹,什么也沒有。我喜歡打籃球,可老師把球鎖在辦公室里,課間是不允許拿出來的。好不容易盼來體育課,也在老師的“指令動作”下匆匆結(jié)束。由于運動量有限,我最近胖了許多,視力也下降了。唉……等上了高中,這種現(xiàn)象不得更嚴重?。?/p>
黃莎(初三學生):學生體質(zhì)下降這是事實,加強體育鍛煉也是應該的,但是要有一個適當?shù)膹姸龋∥覀儸F(xiàn)在初三了,學習任務(wù)很重,每天有寫不完的作業(yè),可老師偏偏在這個時候讓我們長跑,真讓人受不了。以前上體育課,老師讓女生跑800米,很多人都惡心、頭暈,如果再增大運動量,我們肯定挺不住的。
李喜平(高一學生):長跑有什么不好???長跑是提高耐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倒希望學校能組織這類活動。它不需要任何器材,只要有跑道就行了。長跑不僅需要足夠的體力,還要有堅韌的意志力。學??梢詮摹奥堋遍_始,逐漸增加跑步的時間和距離,這樣我們就會慢慢適應了。
丁智慧(班主任):學生體質(zhì)下降,這與缺乏鍛煉有關(guān)。大部分學校只抓升學率,而忽略了學生的體質(zhì),甚至把體育課改成了數(shù)學課,這種做法很不好。冬季到了,各種病毒會侵襲人們的身體,也正是需要運動的時候。學??梢蚤_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跳繩比賽、籃球比賽、排球比賽等,只要學生愿意參與的,就可以搞。運動的形式是多樣的,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身體素質(zhì)。我們不能把增強學生體質(zhì)停留在口頭上,而要變成一種行動。
李連志(體育老師):近年來,中學生身體健康存在突出的問題,體質(zhì)呈現(xiàn)下降趨勢,特別是學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持續(xù)下降,而肥胖率、近視率、發(fā)病率等快速增長。導致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來自于學習壓力的影響。教學課時多,學習時間長,活動時間少,睡眠時間不足,身體怎能承受得了?
后記:
中學生體質(zhì)下降,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如何擺脫這個事實呢?就學生而言,提高鍛煉意識,加強戶外運動,是一個前提條件。突破外界的限制,從主觀上去運動,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多進行有氧運動,讓自己的身體強壯起來……
編輯/黃書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