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萍
摘 要:“最美”體被網民熱用,“最美媽媽”吳菊麗、“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等一批見義勇為的“最美平民”不斷涌現?!白蠲榔矫瘛钡拿馈晕覡奚瘢且环N人格力量的美,是一種道德力量的美,是一種內化在進步社會意識形態(tài)中的美,是一種不會因外在褒貶與否而改變的美,是一種不會因生命個體的毀滅而消失的美。
關鍵詞:“最美”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自我犧牲精神;集體主義;道德人格
從“最美媽媽”吳菊麗,到“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再到今天的“最美司機”吳斌,這三位在平凡生活角落中或平凡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凡之舉的人,正在用道德的力量美化著我們的社會,美化著我們的心靈。他們雖是平民,但他們卻是最美的,他們是具有高尚靈魂的“最美平民群體”的代表,而“最美平民”們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正在一點一滴地喚醒著整個社會的良心?!白蠲榔矫瘛钡拿馈晕覡奚?,是一種人格力量的美,是一種道德力量的美,是一種內化在進步社會意識形態(tài)中的美,是一種不會因外在褒貶與否而改變的美,是一種不會因生命個體的毀滅而消失的美。
一、自我犧牲精神是道德人格力量之美的體現
道德人格不是先天的,它是人們進入社會道德生活之后,不斷處理以他(她)為中心而發(fā)生的各種道德關系,不斷地進行各種各樣的道德實踐,而逐步發(fā)展形成的。任何一種道德,都要樹立理想的道德人格作為人們在道德生活和實踐上的旗幟。儒家以能“博施于民而能濟眾”,能將“仁義”完美內化的“圣人”作為儒家的理想道德人格;道家把那種無知無欲,“如嬰兒之未孩”、“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真人”視作道家的理想道德人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理想人格體現了一種為了信念而犧牲自我的崇高精神,它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忠于共產主義事業(yè)、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熱愛勞動、科學和真理等崇高品質要求為基本內容,強調向人民高度負責,一刻也不脫離群眾,大公無私,關心他人、關心集體,實事求是,遠見卓識,襟懷坦蕩,忠實積極等?!白蠲榔矫瘛眰儬奚晕遥麄円娏x勇為,他們舍生取義,他們集中體現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志,是歷代勞動人民尤其是無產階級優(yōu)秀品質的集中體現,具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因而最崇高、最具感染力。自我犧牲精神的實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實踐的崇高形式,是到達無產階級理想道德人格的步伐。
二、自我犧牲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壯美展現
自我犧牲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的內在要求。在集體主義原則中,個人犧牲并不是任性的、隨時隨地的,這種犧牲總有其嚴格的限定,那就是,它是一種必要的犧牲。歷史的每一個進步有時要伴隨著必要的流血犧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夢想和追求,而在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征途中,我們要迎接來自各方面的困難和挑戰(zhàn),我們要做好隨時為國家和民族犧牲的準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發(fā)展,就必須把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統一起來。這個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核心包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優(yōu)秀民族傳統,包括創(chuàng)業(yè)精神、抗洪精神、青藏鐵路精神、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等優(yōu)良民族傳統。不難看出,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中,時刻都激蕩著一種為國家民族而甘于自我犧牲的壯美旋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全面系統、準確通俗的表達。自我犧牲精神是一股崇高的精神力量,它是德性的體現,是道德崇高性的體現。
三、自我犧牲精神是“個體小我”到“集體大我”升華之美的實現
奧勒留說:“道德品格的完善在于,把每一天都作為最后一天度過,既不對刺激做出猛烈的反應,也不麻木不仁或者表現虛偽?!边@就是說要實現自己道德境界的升華,要實現理想人格要靠自己,不要靠別人,沒有自強主動的精神,就永遠不會實現道德境界的升華。同時,對于崇高道德人格理想的追求不可因外在褒貶與否而改變。還有,對于崇高道德人格理想的追求不會因生命個體的毀滅而消失?!安灰穹路鹉銓⒒钜磺昴菢有袆?。死亡窺伺著你。當你活著,當善是在你力量范圍之內,你行善吧?!薄白屇愕幕顒雍托袨橄薅ㄓ谟幸嫔鐣男袨?,因為這符合你的本性。”自我犧牲精神是共產主義道德境界,是無產階級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最高道德境界,具有這種道德境界的人,一切言行都以是否有利于集體為原則。他們總是把人民群眾的事業(yè)作為自己的事業(yè),把他人的幸福作為自己的幸福?!叭娜鉃槿嗣穹铡?、“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是他們信守不渝的座右銘。他們所能做到的一切都是自熱而然的、隨心所欲的,他們已經自覺地把自己融入集體、國家和人民之中去了。
隨著“最美”體的熱用,我們有理由相信社會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最美平民”涌現出來。而“最美平民”的道德理想人格將會成為一種外在的道德教育,進而對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產生積極的影響。一個人自我道德人格和品質的形成,要靠外在道德教育和內在的自我努力兩種因素。所以,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不是從環(huán)境外在開始,而是從自我內在開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是集體主義。全社會集體主義的形成與發(fā)展,是從每個個體自發(fā)擁有自我犧牲精神開始的。自我犧牲精神是集體主義的必然要求,全社會自我犧牲精神的形成將是邁向共產主義道德的一大步?!白蠲榔矫瘛眰兊淖晕覡奚袷且环N高尚的靈魂,而高尚的靈魂恰在一種自我犧牲精神之中,大公無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奧勒留.沉思錄[M].何懷宏,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07.
[4]羅國杰.倫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中國哲學史[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
育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