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輝,陳玉寶,顧俊峰
(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yī)院a.麻醉科;b.神經內科,湖北 十堰 442000)
我國是應試教育模式,初中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而緊張,面對升學競爭的壓力,以犧牲睡眠時間來學習已屬普遍現(xiàn)象。一項調查發(fā)現(xiàn)9~16歲的青少年中有60.8%的青少年存在睡眠問題,37%的青少年每晚只有4~6 h的睡眠,比正常要求的8~9 h要少很多[1]。本文通過對十堰市某所普通中學初中學生的問卷調查,探討初中學生睡眠現(xiàn)狀及其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以期為保障初中生睡眠質量提供參考。
2012年8月以本市某中學初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從初一至初三,以整群抽樣方法每個年級抽一個班,共抽取21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資料記錄完整納入統(tǒng)計分析者202名,占實查人數的96.19%,202名學生中男生96名,女生106名,年齡分布為12~14歲,平均年齡(13.27±1.62)歲。
分別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和癥狀自評量表(SCL-90)作為評價睡眠質量和心理狀況的工具,并將學生分成睡眠質量好(PSQI<8分)和睡眠質量差(PSQI≥8分)2組,比較2組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1)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該量表由19個自評條目構成,劃分為7個成份,分別是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睡眠藥物運用、日間功能障礙。該量表采用4級評分法,即每個因子按0~3等級記分,總因子分由各因子分累積所得,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
2)癥狀自評量表(SCL-90):共包括90個項目,分為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其他(飲食和睡眠)等10個因子。
3)判定方法:①PSQI:7項成份每個成份按0~3分計算,累計各成份評分為PSQI總分,其范圍為0~21分。每個成份PSQI≥2分表示在該成份上的質量較差或很差,PSQI總分≥8分代表存在睡眠紊亂,得分愈高表示睡眠質量愈差。②SCL-90:SCL-90包括90個項目,按嚴重程度從1(沒有癥狀)~5(極嚴重)分5級,分別計分1~5分??偡譃?0個項目的得分總和,超過160分說明測試人可能存在著某種心理障礙。且任一因子得分超過2分為陽性,說明可能存在著該因子所代表的心理障礙。
所有收回的有效問卷的數據輸入上?;菡\心理測驗系統(tǒng)進行整理分析。
202名學生中,睡眠質量差81名、占40.1%,睡眠質量好121名、占59.9%。睡眠時間、主觀睡眠質量2個成份上得分≥2分的人數較多,分別占總人數的57.9%(117/202)、46.5%(94/202)。
總體狀況SCL-90總分呈陽性(>160分)的學生高達36.6%(74/202),各項因子的陽性比例均超過22.7%。
睡眠質量差組與睡眠質量好組相比:SCL-90總分有明顯升高;各因子中抑郁、焦慮、敵對、人際關系、軀體化、偏執(zhí)因子分值均有明顯升高。見表1。
表1 睡眠好組和睡眠差組SCL-90評分比較
研究發(fā)現(xiàn),初中學生總體存在睡眠質量問題[2]。本研究結果顯示,睡眠質量差的學生占40.1%,其中睡眠時間、主觀睡眠質量2個成分得分≥2分的人數較多,分別占總人數的57.9%、46.5%。通過訪談得知導致睡眠質量差的原因主要為學業(yè)任務繁重及家庭作業(yè)太多,所以不得不犧牲更多的睡眠時間來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睡眠狀況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早已受到人們的關注。良好的睡眠不僅能使大腦皮層細胞的能量得到補充,使興奮和抑制過程達到新的平衡,而且能消除疲勞,從而為接受新的信息作生理上的準備。睡眠是機體的正常生理需要,睡眠不足可導致情緒逐漸惡化,隨著睡眠時間減少,疲憊、惰性、焦慮、困惑、迷茫等消極情緒呈線性增加,而有活力、樂觀等積極情緒則呈線性減少[3]。長期睡眠質量差,會使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的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褪黑素、前列腺素等睡眠物質相互調節(jié)和拮抗功能失調[4],不僅能使上行網狀激動系統(tǒng)功能紊亂[5],而且也會影響心理活動。已有研究證明睡眠障礙直接影響身心健康,失眠者常伴有情緒障礙、記憶力降低,嚴重者可損害認知功能甚至出現(xiàn)行為紊亂[6]。動物試驗證實剝奪異相睡眠可能通過影響海馬結構突觸的增長使大鼠的空間辨別性學習記憶能力下降[7]。大鼠72 h睡眠剝奪后邊緣系統(tǒng)的多巴胺(DA)D1受體數量增高,72~96 h睡眠剝奪后表現(xiàn)為興奮性提高,大鼠探究行為和攻擊性增強,對環(huán)境刺激的警覺性、反應性及進攻行為也增強[8]。如果不能保證良好的睡眠,勢必會帶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9]。
本研究結果顯示睡眠質量差組SCL-90總分、抑郁、焦慮、敵對、軀體化、人際關系、偏執(zhí)等因子分均顯著升高,提示睡眠質量差的學生比睡眠質量好的學生有更多的心理問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給學校教育帶來了許多困難,也給家庭造成負擔。而且如敵對、抑郁等心理問題往往可能伴發(fā)厭學、犯罪、自殺等問題。為了改善初中生的睡眠質量,有關部門應建立有約束力的制度,如每晚的作業(yè)不準超過1 h或取消早自習;教育主管部門應采取專題講座和宣傳的方式向老師和學生介紹睡眠及心理衛(wèi)生的有關知識,并通過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對已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干預。作為初中生的家長也應了解孩子的睡眠及心理狀況,為孩子的良好睡眠創(chuàng)造必備的環(huán)境,并與老師配合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工作。
[1]吳錫改,宋海龍.論青少年睡眠障礙與心理健康[J].教育導刊,2011,8(15):56-58.
[2]林榮茂,嚴由偉,唐向東.近15年中國青少年學生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調查結果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24(11):839-843.
[3]Masaki N,Jori P,Randy L,et al.REM sleep,prefrontal theta,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human emotional memory[J].Cereb Cortex,2009,19:1158-1166.
[4]李雁鵬,趙忠新.睡眠剝奪對內分泌功能及能量代謝的影響[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29(6):703-705.
[5]Senthilvel E,Auckley D,Dasarathy J,et al.Evaluation of sleep disorder is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history taking compared to questionnaires[J].Clin Sleep Med,2011,7(1):41-48.
[6]彭華,賀斌,趙忠新,等.睡眠剝奪對健康人注意力的影響[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9,22(2):133-135.
[7]王德貴,宋焱峰,張維勝,等.剝奪異相睡眠對大鼠海馬結構突觸囊泡膜蛋白表達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25(2):111-113.
[8]Fadda P,Tortorella A,F(xiàn)ralta W.Sleep deprivation decreases mu and delta opioid receptor binding in the rat limbic system[J].Neurosei Lett,1991,129:315-317.
[9]郭克鋒,郭珊,關菊香.初高中畢業(yè)班學生睡眠狀況與心理健康水平及學習效果的關系[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