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璋團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農村初中的實際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少有老師把作文教學當作一個專門的課題來研究探討,作文課大多都是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文命題或是一命題范圍,或是參照相關單元課程要求,提出一些寫作上的要求,然后就放手讓學生去"自由創(chuàng)作"了。這樣的作文教學,顯然難以達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的要求的。那么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去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1.教師首先要提高自己對作文教學的認識,自覺獎作文教學貫穿于整個語文課程教學中
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又分為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就是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叫做作文能力。
寫作能力是指作文能力,是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親身經歷的有意義的人、事、物、思想等,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作文是學生思想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促使學生去看、去聽、去想,從生活中獲得寫作材料,逐步養(yǎng)成觀察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和習慣,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 一般來講,學生的作文能力包括三個方面: 1、構思能力-就是對頭腦中儲存的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提煉主題,選擇題材,布局謀篇; 2、書面表達能力-指學生按文體及表達要求進行選詞、煉句、行文的能力; 3、修改能力-即學生對文章立意、謀篇、遣詞、造句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修改、潤色的能力。
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建立在語文基礎和閱讀能力的基礎上的,顯然,單單靠作文課是無法完成培養(yǎng)和形成學生的寫作能力的任務的。教師必須充分認識語文基礎知識、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三者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關系,自覺將作文教學貫穿于整個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
2.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1 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獲得知識、開闊眼界最重要的動力??鬃釉鴱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中學生來說,興趣是最重要的因素,有興趣才會引起注意,有興趣才能激起情感,有興趣才能發(fā)展能力。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學生對閱讀產生了興趣之后,他就會主動地去閱讀一些有價值的書籍,熱心地去參加各種語文競賽活動,他的寫作能力也就會在閱讀和活動中發(fā)展起來。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去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呢?一是課內閱讀,課內可以通過粗線條,大框架的講讀法,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并滿足學生的需求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二是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開始,就是要使學生具備見到讀物就能主動去讀的習慣;其次是提高學生對作品的欣賞能力。既有閱讀習慣又具欣賞水平,再加上讀物本身具有的吸引力,學生的閱讀興趣就容易產生了。
2.2 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培養(yǎng)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后,要進一步指導學生閱讀方法。指導學生根據需要學會選讀。在沒有充足時間讀書,或者無需仔細研究的時候要學會瀏覽;碰上重點的篇目要學會精讀;為了積累語言要學會摘讀,讀中還要注意隨時批注;讀完寫寫讀后感;讀中要查閱工具書;要邊讀邊想,重點精美的語段還可以邊讀邊背誦;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用心去讀;抓住精彩重點語段用情去讀;抓住意境描寫,發(fā)揮想象去讀。巧妙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全面動用各種感覺器官,在閱讀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積淀文化。
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他們很想傾吐自己的積淀和展示自己,因此,必須不失時機地讓學生開展閱讀的交流和評價,使學生在交流與評價中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交流時,內容要多樣化:可以對作品的主題、情節(jié)等談體會,說看法;其次,評價的主體要多元化:既可以師評,也可以學生互評,在此基礎上,教師以"平等的首席"加以引導、點評,并為學生修改自己的讀書心得提出好的建議,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加強對學生的寫作方法指導,讓學生掌握基本寫作技巧
加強作文寫作方法指導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決定性的作用。每次進行作文練習都要指導審題,讓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明白寫什么,怎么寫;要指導立意,讓學生明確文章的中心,明白為什么寫,是說明一個問題,表達一種感情,還是贊美一種精神等;要指導選材,讓學生明白選擇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為中心服務。寫作的基本過程包括審題-立意-選材-構思(布局)-表達-修改等,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方法指導就要圍繞這些步驟來展開。
3.1 審題指導
3.1.1 擴縮法
就是將字數較少的題目加上適當的限制性的語言,使之變得具體易寫;將字數較多的作文題目壓縮,抽出主干詞或中心詞。
3.1.2 尋"睛"法
就是尋找作文題的"題眼",題目中關鍵字眼。是偏正型結構的題目,題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難忘的一天","難忘"是題眼;是一個句子的題目,謂語多為題眼,如"我也給美麗做了道加法","做"就是題眼。是用獨詞作題目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這個詞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質特點上,抓住它的本質特點,或寫出它的象征意義,或寫它的比喻意義,或寫它的引申意義,這"特點"即為題眼;如"路"。
3.2 立意指導
立意力求"新"、"真"、"深",并借助下列方法:
3.2.1 大中取小
有一類作文題目十分寬泛,可寫的材料很多,比如"生活""變化"等,這類抽象的題目都屬于寬題、大題。寫這類題目要善于縮小,把眾多材料濃縮到一點,找準切人點,還要善于化抽象為具體,加上適當的限制或設置副標題,這些都是寫好大題目的好方法。如"關心"可變換成"我學會關心他人"、"媽媽關心我的成長"等等,并據此構思。
3.2.2 小中見大
"小中見大"是指題目小而具體要寫出有深刻意義的主題,比如《今日家事》就應從一件家庭瑣事反映社會變革的重大主題。
3.3 選材指導
(1)"中心"延伸法:就是圍繞作文的中心(主旨、主題),選擇那些最能凸現主題的材料。
(2)時空聯(lián)想法:就是根據文題暗示(或明示)的時間、地點去選擇材料,并將最能反映主題的材料梳理清楚、注重細節(jié)。
(3)性格聯(lián)想法:就是圍繞文中作者謳歌或貶抑的人物性格,去搜集與之相關的材料。
(4)事景聯(lián)想:就是圍繞作文所敘的事件,所寫的景物去搜集與之相關的材料。
3.4 構思方法指導
3.4.1 一點式伸展法
就是一篇文章內只將一個內容寫好、寫細、寫完整。如"我在家中的故事"可寫一個故事的始末,不要寫幾件事而都不具體。
3.4.2 多點式鋪陳法
就是在文章中多寫幾個內容,將它們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如"我眼中的同齡人"、"家鄉(xiāng)變了"可寫幾個同齡人的生活;可用多個畫面、事例的組合來表現"變"。
3.5 作文開頭方法指導
3.5.1 開門見山式
就是直接入題,不拐彎抹角,直接交代寫作的內容(寫什么事情,講一個什么道理等)。
3.5.2 點文題式
就是在開頭直接點出作文的題目。
3.5.3 點中心式
就是在開頭將所寫的人、事、景、物等中心交待出來。
3.5.4 懸念入題式
就是創(chuàng)設一種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引人人勝。
3.5.5 場面描寫式
就是描寫——個特定的場景導入作文。
3.6 作文結尾方法指導
(1)點明中心文題式;(2)懸念余味式;(3)引用警言式:(4)抒情總結式。
4.采用多種形式的作文訓練方法,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4.1 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
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日記是一種很好的習作形式,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基礎。它取材廣泛,同時又把課堂上學到的各種寫作方法,如材料的取舍,主題的提煉,語言的表達,結構的安排等運用于實踐,有意識地加以訓練,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
4.2 積累寫作材料
這一點要貫穿到整個快速作文訓練的始終,但在基礎訓練階段要重點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寫作材料,再好的寫作高手也難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學生分專題記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關愛國主義,黨的領導,尊重知識,改革開放,廉政建設,學雷鋒等等,每個方面都要記住一兩個典型材料。材料的積累,教師只能做指導,要讓學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統(tǒng)一,如果全班統(tǒng)一了,寫作的論據就會雷同。所積累的材料要注意三點:一要典型,二要準確,三要記牢。要強調用腦記,要背,不能光靠筆記本。材料越充足,寫作速度就越快。
4.3 豐富寫作語言
如果學生語言貧乏,寫作時搜索枯腸也找不到一句恰當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如果詞匯不豐富,寫到中途某個字不會寫或者沒有一個恰當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寫作就會"卡殼"。因此,寫作語言的訓練和詞匯的積累是十分重要的。豐富寫作語言的方法之一是,背書和加強課外閱讀,書讀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會越通順,語言就會有文采,不會老說口水話。再就是指導學生學習群眾生動活潑的語言,克服學生腔。另外,要指導學生積累詞匯,詞匯豐富,寫起作文來就能得心應手,速度也就快了。
4.4 復述訓練
復述,最基本的要求是復述者應熟悉文本,抓住事件的主要內容、人物、名稱以及具體的時間等。其實復述不單純是復述,還可以添加適當的聯(lián)想與想象,以使復述更豐富,如人物的心理活動、表情、行動等,它要求學生更多的創(chuàng)新思維、想象思維的參與。進行復述作文訓練,實際上就是大腦進行重新思維、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把聽到的或讀到的語言進行加工,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嚴密性、流暢性。它不僅僅是一種練習說話的方式,更是促進學生書面語言的途徑,是擴大學生語言內存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4.5 作文片斷訓練
所謂"作文片斷",指用一段一節(jié)的小篇幅,表現生活中的一個斷面,說明事物的一個方面,談論對某事某現象的一點看法,做這種片斷的寫作練習,就叫"作文片斷訓練"。其訓練類型共有三種:
(1)描述性訓練:就是選擇景物的一個方面,擷取生活海洋中的一個小浪花,截取生活的一個斷面進行敘述描繪。
(2)說明性訓練:就事物的一個方面作介紹。
(3)評議性訓練:就一件事、一篇文章、一本書、一部影視片簡單的談點個人看法,不求多、不求全,談清楚某方面的感受或體會即可。
片斷訓練的主導思想是,從局部著眼,培養(yǎng)學生的"眼力"和"手力",讓他們用自己的筆隨時寫下"眼所見""耳所聞",從一點著眼,從小處著手,逐步提高,過渡到構思作文。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使之做"生活的有心人",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關鍵。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引導學生增強對各種新變化的敏感性,能留心并發(fā)現它,能抓住生活中的各種細節(jié),將看到的生活內容的豐富多彩用片斷形式反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