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藝
癌癥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越來越不陌生,癌癥奪去人生命的報道也屢見不鮮。
我們在心痛之余也在思考:癌“魔”離現(xiàn)代人的生活越來越近,人是容易懶惰和妥協(xié)的動物,尤其是涉及自身的時候,越是容易打折扣,堅持鍛煉和保持良好生活規(guī)律的人只占少數(shù),大部分人在肆意揮霍著自己的健康。于是,越來越多看似健康正常的人瞬間被打倒,甚至被癌癥奪走生命。
不良飲食習慣致癌癥高發(fā)
任何疾病的產生都和自身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日常的一些不良飲食習慣,就是誘發(fā)癌癥的重要因素。
△ 過食溫熱性食物
所謂的溫熱性食物,一是指直接感受到的溫度過高、過燙的食品,過燙飲食是導致食道癌等消化道腫瘤發(fā)生的重要原因,飲食過熱,會損傷、刺激食道黏膜上皮,長期刺激下將誘導組織惡變。二是指過熱加工的食物,如經過煎炸、熏烤的食物,這類食物因經過高溫的油炸和烤制,細胞產生了變性,長期食用此類食品,易于導致胃癌、腸癌、肝癌等。
△ 五味失調
中醫(yī)認為飲食應五味調和,甘、苦、酸、辛、咸的食物要均勻食用,任何一味偏食,都可以導致疾病的發(fā)生。在引起腫瘤的因素中,肥甘厚膩太過與咸味太過是常見因素。肥甘厚膩之品,是指甜味、油膩性食物。從臨床研究來看,甘味食物即淀粉類、糖類食物,攝入過量易導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能促發(fā)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和胰腺癌。
咸味太過最容易導致胃癌,其實鹽本身并不致癌,引起癌變的原因是高濃度的鹽溶液容易破壞胃黏膜保護層,引起黏膜糜爛或潰瘍。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遭到致癌物質的入侵,就會促使胃黏膜細胞局部癌變。
△ 食用變性食物、霉爛食物
黃曲霉毒素是已被世界公認的最強烈的致癌物,而黃曲霉菌富含于霉爛的谷物、玉米、花生中,該菌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下易于生長繁殖,研究發(fā)現(xiàn)其可誘發(fā)多種腫瘤。這種因素是導致亞洲、非洲某些地區(qū)癌癥高發(fā)的重要原因。
△ 經常食用腌制食品
亞硝酸鹽也是公認的致癌物,蔬菜、鮮肉等腌制后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鹽腌的干魚中,發(fā)酵的腌菜、泡菜、酸菜中,隔夜的煮熟白菜、香腸、肉類中都含有亞硝基化合物,如果經常食用這些食物就有致癌的危險。而且據(jù)相關研究顯示,常食腌制食品者食管癌發(fā)病的危險性是不常食用者的2.79倍。
多吃堿性食物遠離癌癥
既然這些飲食習慣會使癌癥的發(fā)病率增高,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管住自己的嘴巴,改掉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遠離癌癥。有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癌細胞易于在酸性體液中生存,而且酸化的體液環(huán)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一個人的體液如果偏酸性,就比較容易罹患癌癥,如果是偏堿性的,患癌癥的幾率就會很低。由此可見,預防癌癥的秘訣十分簡單,就是常吃堿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從而調整體液酸堿平衡,是預防癌癥的有效途徑。
日常生活中紅豆、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屬于弱堿性食物;葡萄干、大豆、胡蘿卜、番茄、香蕉、橘子、香瓜、草莓、蛋白、梅乾、檸檬、菠菜等屬于中堿性食物;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天然綠藻類屬于強堿性食物,其中海帶可以說是堿性食物之王,多吃能有效調整酸性體質,茶葉中含有的茶堿能“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以上這幾類食物都屬于堿性食物不妨多攝取一些。而蛋黃、乳酪、白糖、西點、柿子、烏魚子、柴魚等屬于強酸性食物,火腿、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面包、小麥、奶油、馬肉等屬于中酸性食物,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泥鰍等屬于弱酸性食物,這幾類食物,尤其是強酸性食物,日常生活中應盡量減少,不宜多食。
中藥抗癌良效獲國際證實
醫(yī)學的迅猛發(fā)展也不斷為癌癥患者帶來新的希望。近年來,癌癥的治療理念已經發(fā)生了改變,不再是“腫瘤不除化療不止”、“除惡務盡”,而是追求讓患者不僅能活得更長久,而且能活得更好。中醫(yī)藥對于癌癥的治療更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荷瘤生存”的觀念,注重對患者機體的整體調節(jié),多途徑、多靶點治療癌癥,讓患者與腫瘤和平共處,是目前醫(yī)學界研究的熱點。
中藥養(yǎng)正消積膠囊多途徑、多靶點整體治療腫瘤的特點得到了醫(yī)學界的認可,它不僅能夠抑制惡性腫瘤,增強患者免疫機能,同時還能夠配合放化療增效減毒。養(yǎng)正消積膠囊的突出特點就是能夠顯著提高癌癥患者的食欲,增強患者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康復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期,讓患者荷瘤生存,與癌共舞,譜出生命的奇跡。
英國卡迪夫大學醫(yī)學院癌癥與遺傳研究所首席終身教授姜文國通過研究還發(fā)現(xiàn),養(yǎng)正消積膠囊可有效抑制腫瘤細胞轉移。該藥可通過區(qū)分細胞生長速度來識別癌癥細胞,并對癌細胞進行抑制,而對正常細胞則沒有毒性危害;其次在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過程中,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號通路的過度激活起到了關鍵作用,養(yǎng)正消積膠囊可以顯著干預PI3K/AKT通路,從而對乳腺癌、腸癌、前列腺癌、肺癌、胃癌和骨肉瘤等腫瘤細胞的黏附和遷移起到明顯抑制作用,有效控制腫瘤的病變發(fā)展;養(yǎng)正消積的抗血管生成與抗腫瘤機制主要是通過抑制Akt通路實現(xiàn)的,姜文國教授強調,目前雖然發(fā)現(xiàn)腫瘤患者存在Akt通路異常,但尚未發(fā)現(xiàn)任何一種藥物可以直接作用于Akt通路,由此顯示養(yǎng)正消積具有獨特的抗腫瘤作用的通路抑制優(yōu)勢。
姜文國教授的研究論文刊登在國際權威學術雜志《抗癌研究》上,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這一研究結果對惡性腫瘤的治療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對于尚未出現(xiàn)轉移病灶的早中期腫瘤患者,使用養(yǎng)正消積膠囊可以控制腫瘤轉移擴散,從而增加手術、介入等治療手段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