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胡曦
(1.武漢體育學院教務處,湖北武漢430079;2.武漢體育學院藝術(shù)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從Physical Education到Kinesiology:美國體育學科的變革與重塑*
王志強1,胡曦2
(1.武漢體育學院教務處,湖北武漢430079;2.武漢體育學院藝術(shù)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以美國最高體育學術(shù)團體美國人體運動學會的更名與發(fā)展的歷程為切入點,對美國體育學科的形成與發(fā)展、更名與認同、知識體系的結(jié)構(gòu)與內(nèi)涵等歷史與當代問題進行了梳理,初步解讀美國體育學科從Physical Education到Kinesiology的90余年嬗變歷程。
Physical Education;Kinesiology;美國;體育學科
隨著經(jīng)濟、社會與文化的發(fā)展,以及體育理論與實踐領域中各種體育形式、體育現(xiàn)象和體育問題的出現(xiàn),我國的體育學科不斷拓展、分化和成熟,并成為教育學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與我國的情況類似,美國的體育學科源于Physical Education(體育,PE)并在困境與爭論中不斷發(fā)展,如今,Kinesiology(人體運動學)已逐步成為北美地區(qū)體育學科的通用名稱。為此,本文以美國最高的體育學術(shù)團體美國人體運動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Kinesiology)發(fā)展的歷程為切入點,探析美國體育學科在形成、更名、認同等問題上的爭論與變遷,以期對我國體育學科與體育院系的建設與發(fā)展提供借鑒。
人類身體活動(human physical activity)已經(jīng)有幾千年的歷史,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它在生活中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沒有被認識到。盡管如此,基于一定目的的身體活動形式依然存在并發(fā)展著,古希臘和德國人稱之為體操運動(gymnastics),還有人稱之為健美體操(calisthenics)、身體訓練(physical training)、身體養(yǎng)成(physical culture)??紤]到上述名稱忽視了其在人類生活準備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作為智力—身體—精神(mind-body-spirit)三維教育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多的人開始把這種有一定目的的身體活動稱之為體育(Physical Education),并開始在大學中授予以此命名的學位。
20世紀早期,體育(Physical Education,PE)被認為有悖于“身心統(tǒng)一”的理念而受到質(zhì)疑,但它依然努力拓展了多個重要的分支:舞蹈(dance)、競技運動(ath?letic&sports)、娛樂(recreation)以及健康和安全教育(health&safety education)。二戰(zhàn)后,體育教育的上述4個重要的分支日益強大并逐漸被社會接受,體育則由于“科學性”不足依然被教育工作者認為是“二等公民”。美國體育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hysi?cal Education,AAPE)第1號會員、首任主席Clark Wil?son Hetherington也曾發(fā)現(xiàn)過這個問題,并在一次演講中提到,“沒有科學方法論的應用,體育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專業(yè)領域”。
1926~1929年,一些大學健康、體育、娛樂和舞蹈系的專家認為,如果沒有一個專業(yè)組織,作為人類文明重要推動力量的體育將無法拓展其專業(yè)領域并讓世人知道其所提供的專業(yè)服務。于是,在1930年秋天,美國體育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hysical Educa?tion,AAPE)正式成立。其宗旨是:通過選拔做出突出貢獻的男女會員,創(chuàng)立可供研究的信托基金,鼓勵有前途的學生進入該領域的學習,承擔高質(zhì)量并被認可的工作,傳播國內(nèi)外專業(yè)信息,協(xié)助制定有利于體育發(fā)展的立法條款等途徑,“在體育領域,拓展知識、提升標準、建立信譽”。
作為美國最高的體育學術(shù)團體,美國體育協(xié)會的成立標志著美國體育學科的建立,科學研究和體育教學開始被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正如學會第29號會員芝加哥喬治·威廉姆斯學院的杰出科學家Arthur H. Steinhaus所指出的那樣,“我們的體育教師和實踐工作者應該是一個把身心投入到體育教育中,但具有科學思維頭腦的人”。
二戰(zhàn)期間,美國體育學會(AAPE)積極推進有關全民健身的項目,并力圖把健康(health)和娛樂(recre?ation)融入體育(PE)的專業(yè)領域,在會員納新過程中逐漸增加健康與娛樂方面的專家數(shù)量。同時,美國體育學會以各種形式積極參與到國家的各種戰(zhàn)時計劃中,如組織專門的國家委員會以保持體育在軍事訓練中的強制地位。
20世紀50年代,美國體育學會努力通過改進學會的目標與結(jié)構(gòu)、提升國際化水平、加強科學研究、選拔優(yōu)秀的會員和完成公認的高質(zhì)量的社會服務工作等來提升其在專業(yè)及國際領域的影響力,并大力加強與其它相關組織的廣泛聯(lián)系,如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美國教育委員會(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和美國運動醫(y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等。
20世紀60年代,D.K.Brace發(fā)表《體育教育面臨的關鍵問題》一文指出,從小學到大學本科體育專業(yè)教育存在著14個方面的問題,并強調(diào)了如何根據(jù)社會需要的動態(tài)變化進行改革。為了明確體育(PE)的屬性和內(nèi)涵并以此強化其社會存在,美國體育學會啟動了“知識體系工程”并成立的兩個專門的委員會進行調(diào)研。Lucille H.Verhulst牽頭的委員會著眼于“體育的知識體系”,并認為體育的主題是人體運動的研究(human movement),而Alfred W.Hubbard牽頭的委員會則重點調(diào)查“體育教育中有關教學-組織經(jīng)驗的學科概念”,并提出“運動中的人體研究”(analyzed mankind in mo? tion)這樣一個學科概念。
在20世紀60年代的中后期,美國體育學會成立了多個委員會以評估協(xié)會工作是否符合其既定的目標。1969年,Ruth Wilson的報告提出,學會的總目標應該是“關注人體運動的科學與藝術(shù),特別是競技運動(sport)、舞蹈(dance)和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這反映了學會和學科的目標趨向廣泛。
20世紀70年代,體育史、運動哲學、運動心理學、體育社會學等二級學科或?qū)W科群的出現(xiàn)使學會對體育(PE)這樣一個名稱提出質(zhì)疑。1972年,Rosalind Cassi?dy撰文指出,由于人類個體身心一體的觀點已被廣泛認可,因而身體教育(PE)的提法從語義上講并不準確。此后,學會成立了一個專門的三人委員會進行相關的調(diào)研以尋求合適的替換名稱。隨后該委員會推薦了三個名稱包括Human Phyactology(physical activity的縮寫,身體活動學),Human Kinesiology(人體運動學),和Human Kinetics(人體動力學),但這三個名稱并未得到大家的認可。
為了更好地擔當起專業(yè)領域的領導角色,1973年的學會年會聲明指出,學會需要強化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闡明體育(sport、movement and fitness)的多學科理論基礎,建立學校體育和體育專業(yè)教育的國家模型。經(jīng)過多年的爭論與反思,學會對自身的目標形成一個共識:鼓勵和提升人體運動與身體活動(human movem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之科學與藝術(shù)的研究與教學應用,同時將為這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選拔為會員。此外,在20世紀70年代,學會還關注了男女平等和對女性參與體育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歧視問題。
20世紀80年代初,學會開始致力于整合與統(tǒng)一學科的探索。20世紀60年代的混亂使得體育教育工作者急于將其本科和研究生的課程體系轉(zhuǎn)向?qū)W科導向,并由此促進了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體育史、體育社會學和其它二級學科的出現(xiàn),為此,1981年的年會上學會提出了如何在體育(PE)的旗幟下重新統(tǒng)一學科的問題。此外,在20世紀80年代,學會還重新審視了其與美國健康體育休閑舞蹈協(xié)會(AAHPERD)的關系,并希望隨著時間和人員的的變遷AAPE與AAH?PERD能夠攜手共進。
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有人對于體育(PE)能否代表對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進行研究的這樣一個學科領域提出質(zhì)疑,并努力尋找一個更好的名字。有人做過統(tǒng)計(Karl M.Newell,1990),在大學中研究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的相關院系的名稱多達114個之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體育(PE)這個標簽已經(jīng)不能代表這個領域的所有研究,尤其是在一些研究型院系。促使這種名稱的變化發(fā)生的原因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體育(PE)一詞從邏輯上存在爭議:有人認為身體(Physical)一詞頗有身心二分的意味,并錯誤地強化了其中一部分,而教育(Education)一詞則只是更換身體活動施教者的一種教育活動而已;
(2)20世紀80年代后期,美國一些州的立法者對“教育(Education)”類專業(yè)與課程體系進行了批評,并認為它們是膚淺和缺乏科學性的;
(3)哈佛的一個校長曾尖銳地批評體育的專業(yè)培養(yǎng)。因而很多教授不愿意被稱為“體育”教授,而且這個名稱也影響著他們的的地位提升和獲得研究資助;
(4)由于與身體活動有關的新研究領域與職業(yè)方向的出現(xiàn),使很多傳統(tǒng)體育院系不再把教師培養(yǎng)作為唯一或主要的方向,而以體育教師培養(yǎng)作為模型的身體活動研究已被弱化或取消;
(5)笛卡爾“只有思想的東西才能成為學術(shù)的”這樣的身心二元論的觀點依然存在于美國學術(shù)界,因此體育(PE)被解讀為身體教育,并因此被認為無法成為學術(shù)的;
(6)體育(PE)被認為傾向于職業(yè)準備,被過窄地應用于運動技能的獲得與表現(xiàn),而缺乏科學之實質(zhì)。
1989年,Stanley Brassie和Jack Razor發(fā)表的關于體育院系更名研究報告指出,在過去10年中23%被調(diào)查院系已經(jīng)修改了他們體育(PE)的名稱,而在過去的12年中,33%完成了更名,而更名的主要原因是加強學科導向的教學與研究。Cottle等(1989)調(diào)查了高等學校中680個體育(PE)院系,約33%在過去12年更換掉了體育(PE)之名。新的名稱包括身體運動(physical activity),身體養(yǎng)成(physical culture),人體動力學(hu?man kinetics),movement science(運動科學),人體運動研究(human movement studies),人體運動學的研究(ki?nesiological studies),以及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等。在所有的新名稱中,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是使用頻率最高的。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體育系是最早進行更名嘗試的美國大學之一。早在1965年,他們便開始重新梳理與人類運動有關的多種學術(shù)領域,并提出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課程體系的核心內(nèi)容:解剖人體運動學(Anatomical kinesiology),成熟人體運動學(Maturational kinesiology),力學人體運動學(Me?chanical kinesiology),生理人體運動學(Physiological kinesiology),心理人體運動學(Psychological kinesiolo?gy)。幾年后,在課程體系完成調(diào)整之后,其體育(PE)系更名為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系。
1990年,面對這樣一種名稱混亂的局面,依利諾依大學香檳分校運動機能系著名學者Karl M.Newell在其論文《人體運動學:身體活動的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標簽》一文中指出:在更名的問題上,我們的核心問題是確定身體活動學科的知識邊界,厘清由相關知識形成的各子學科的關系,并需要一個統(tǒng)一的名稱來代表和提升有關身體活動的知識類型和學術(shù)培養(yǎng)計劃。
在他看來,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是我們研究領域的核心:從邏輯上講,體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運動科學(sport science),運動研究(sport stud?ies)和練習科學(exercise science)這些名稱或其組合,只能代表身體活動領域的一小部分而不能代表身體活動潛在含義的全部。進而,他提出的確定院系名稱的標準:
(1)代表研究的領域??紤]到身體活動范疇的廣泛性,名字最好中性一點——這個命名能夠包含有關身體活動的學科、職業(yè)方面的核心要素。另外,命名時還要考慮到應該涵蓋身體活動的科學與藝術(shù)。例如,如果更名為運動或練習科學(movement or exercise sci?ence)就意味著忽略了已經(jīng)存在的運動藝術(shù)(move?ment arts)領域的研究努力。
(2)直觀意義。名稱應該對于專業(yè)領域和社會大眾來說更具直觀意義。最理想的是,它在我們的研究領域中還應有一些歷史地位。
(3)學術(shù)意味。名字應該符合其它研究領域相關命名的一般傳統(tǒng)。
(4)簡潔。亞領域名稱的組合不宜——院系名字是不能把相關研究領域的所有研究重點全部涵蓋的。
(5)特有。名稱必須切中我們研究領域中特有的核心,去除從屬于其它學科的印象。
按此標準比較分析之后,Karl M.Newell推薦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作為身體活動研究的學科名稱,并指出,體育(PE)是人體運動學的下屬學科,就像藝術(shù)教育是藝術(shù)的下屬學科一樣。
1993年,美國體育學會(AAPE)更名為美國人體運動學與體育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AAKPE),這標志著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作為一門研究人類運動的多學科和跨學科的學科領域之重要和基礎的價值??紤]到體育(PE)已經(jīng)成為人體運動學的下屬分支學科,2010年美國人體運動學與體育學會(AAKPE)再次更名為美國美國人體運動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Kinesiolo?gy,AAK)。2006年,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把人體運動學列入學科目錄的中生命科學的子學科,并進行了相應的評估。2004年和2009年,美國人體運動學與體育學會對全美人體運動學科的博士點進行了兩次評估,并向社會公布了評價結(jié)果。2007年,美國人體運動科學協(xié)會(The American Kinesiology Association,AAK)成立,使得高等學校中的人體運動學院系能夠展開合作,拓展人體運動學這一共同的研究領域并強化它的應用。上述這些與人體運動學有關的重要的學術(shù)組織的重要事件,強化了人體運動學的社會存在并明確了其學科性質(zhì),翻開美國體育學科發(fā)展的新的一頁。
James R.Morrow(2010)的調(diào)查表明,在美國,865個大學院系提供人體運動學領域(包括其它有關的名稱,如體育、運動科學、人類運動、人類表現(xiàn)等)的學位;超過70個具有影響因子的期刊發(fā)表人體運動學領域的研究成果;至少有30種與人體運動學有關的職業(yè)選擇;當用“身體活動”作為檢索詞時在國家衛(wèi)生研究所(NIH)的資料庫進行搜索時,僅2009年就有1 400項相關資助項目。
人體運動學作為大學重要的教學與研究領域正在快速拓展。對46個美國人體運動學協(xié)會(AKA)會員院系的調(diào)查表明(James R.Morrow,2010):過去5年的該領域的本科生增加了50%;而超過40%的本科生對繼續(xù)在應用健康領域工作感興趣,這些領域包括物理療法、職業(yè)療法、醫(yī)師助理、健康/健身指導、運動訓練等,而傳統(tǒng)就業(yè)領域的體育教師比例比過去有所下降。此外,美國人體運動學學會調(diào)查的38個相關碩士項目過去五年人數(shù)增加了20%,22個博士項目中博士人數(shù)增加了29%。目前人體運動學領域有61個博士項目,每年畢業(yè)200個左右博士,這些博士很受歡迎,尤其是健康科學領域(物理治療和職業(yè)治療)和體育教學法領域。
盡管人體運動學這個名稱被日益接受和廣泛的采用,用以代表有關人體運動研究的學術(shù)與科學領域這樣一個大概念,但也有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美國相關領域院系名稱中,使用Kinesiology并不是最多的。Zrinko ?us?tonja(2009)在調(diào)查了美國高校中858個開設有關人體運動學研究的培養(yǎng)項目的院系名稱后發(fā)現(xiàn),相關院系名稱所涉關鍵詞依次為健康(Health,N=261)、體育教育(PE,N=172)、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N=145)、練習練習(Exercise,N=112)、運動(Sport,N=261)和運動科學(Movement science,N=8)等??梢?,即使人體運動學一詞得到廣泛認可,作為人體運動學的“前世”的體育教育依然有一定的影響力。另一方面,而美國的高等教育系統(tǒng)更為開放并與市場和經(jīng)濟聯(lián)系更為緊密,在健康、衛(wèi)生保健和疾病預防已經(jīng)成為北美最大的市場的今天,與健康(Health)有關的培養(yǎng)計劃可以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學生與研究資助,而健康領域?qū)⒈厝怀蔀轶w育學科未來重要的發(fā)展方向。
確定我們學科核心的嘗試不僅是我們學科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所有新興學科的成長的必由之路。重提這個問題也是學科的中心目標由職業(yè)導向轉(zhuǎn)向基于職業(yè)需要的學科導向的要求。因此,我們需要重新確定一個Kinesiology的核心,以建立一個指導教學、研究、服務的堅實的基礎,并以此引導相關院系提升在“運動改善生活質(zhì)量”方面的潛力(T.Gilmour Reeve,2007)。
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最早出現(xiàn)在瑞典體操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始人Per Henrik Ling1854年的自傳里(Renson,2006)。法國人Nicolas Dally在1857年界定人體運動學的概念時指出:它是運動的科學以及其與教育、衛(wèi)生和治療的關系(Dally,1857;Prot,1997;Renson,2000)。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這個詞起源于兩個希臘單詞:kinesis—運動的意思,以及l(fā)ogos意思是科學,從字面翻譯為英語的意思即為運動之研究。有意思的是,這個從希臘語引入的運動之研究的名字早已被命名為體育教育專業(yè)的一門課程近一個世紀了,即“運動學”,今天運動生物力學的前身。如今,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有使用,并涉及廣泛的研究領域,但在不同國家大家對這一詞語的內(nèi)容與重點的認識卻是不同的。
Karl M.Newell(2007)總結(jié)提煉了美國高等教育中人體運動學類培養(yǎng)項目的主要議題與論域,見表1。
表1 高等教育中人體運動學類培養(yǎng)項目最常見的議題與論域
進而,Karl M.Newell(2007)將人體運動學的知識體系歸結(jié)為四個維度:身體活動,跨學科知識,終身發(fā)展,身體活動有關的職業(yè)。
(1)身體活動。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當代的角度,身體活動都是人體運動學研究領域的中心問題。它是人體運動學在高等教育中區(qū)別于其它學科的最重要的部分,同時也是我們在建立教學、研究與服務社會的人才培養(yǎng)項目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人類身體活動的主要類別包括:舞蹈,練習,音樂,游戲,運動,工作,運動教育,日常生活活動,姿勢,運動,操作,無意識運動,條件反射等。
圖1 人體運動學知識體系的四個主要維度(Karl M.Newell,2007)
(2)職業(yè)方向。50年前美國高等教育中體育類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首要或唯一的培養(yǎng)目標是體育教師培養(yǎng)。如今在很多傳統(tǒng)體育院系的本科培養(yǎng)項目中這個目標已不再是重點。有關身體活動培養(yǎng)項目的職業(yè)方向已經(jīng)大大拓展,包括休閑娛樂、健康教育、康復與治療等。此外,如今很多人體運動學院系的本科項目更傾向于“職業(yè)導向”——根據(jù)職業(yè)資格證書需要和職業(yè)的實踐來組織教學,如體育教師或物理治療師。
(3)同類學科的方法。對身體活動研究所采用的同類學科方法的發(fā)展是人體運動學院系解釋有關身體活動的學科存在的主要理由(Henry,1964)。最早的方式是把身體活動的一個子內(nèi)容(如練習或競技運動)與現(xiàn)有同類學科(如生理學或心理學)結(jié)合,形成一個新興學科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或運動生物力學。這種結(jié)合方式對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研究與研究生教育影響很大,并引發(fā)有關人體運動學核心知識的“職業(yè)與學科”之爭。
(4)終身發(fā)展。人體運動學的對人類發(fā)展的研究大部分是橫斷的,而且更多地集中于生命歷程中的兩頭:少兒和老年人。隨著美國老齡化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人體運動學相關學科開始著眼于老年人的身體活動以及運動技能的發(fā)展問題。然而,人體的終生發(fā)展軌跡與身體活動情況的關系問題還沒有很好的被關注。未來的方向是,“我們需要在人的發(fā)展中了解身體活動,也需要通過身體活動的了解人的發(fā)展(Williams,1959)”。
而如今在美國高等教育中,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被用于描述與運動和身體活動相關的多層面的研究領域。身體活動包括促進健康的鍛煉活動、學習運動技能,日常生活活動,工作,競技,舞蹈和游戲等。運動的主體包括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如少兒與老年人,殘疾人,受傷或疾患者,以及運動員等。與人體運動學相關的職業(yè)包括教學與研究、教練與健身指導、有關運動醫(yī)學的服務、健康促進、高水平運動訓練、康復、運動相關企業(yè)的管理等。
美國最高體育學術(shù)團體人體運動學會(AAK)則將人體運動學定義為:使用傳統(tǒng)的藝術(shù)、人文與科學的理論、方法和原則,從不同角度探討身體活動的產(chǎn)生原因、過程與結(jié)果的研究領域。這些專門的領域包括并不限于生物力學,身體活動的心理學,運動生理學,身體活動的測量,身體活動的歷史和哲學,運動技能的學習、發(fā)展與控制,身體活動與公共健康,體育教學法,運動管理,運動醫(yī)學以及身體活動中的社會學問題等。
基于一定目的的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源于古希臘的體操運動(gymnastics),迄今已經(jīng)有幾千年的歷史,但以體育教師培養(yǎng)為主要目標的美國體育院系大多在20世紀初到二戰(zhàn)之后才成立。此間,體育(Physical Education)孕育了其多個重要分支:舞蹈(dance)、競技運動(athletic&sports)、娛樂(recreation)和健康和安全教育(health&safety education)等。1930年美國體育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hysical Education,AAPE)的成立則標志著美國體育學科的建立,并開始把科學研究和體育教學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體育學會努力通過改進學會的目標與結(jié)構(gòu)、提升國際化水平、加強科學研究、選拔優(yōu)秀的會員和積極的社會服務工作等來提升其在專業(yè)、社會及國際領域的影響力。
20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美國體育院系和體育學科發(fā)展的最重要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逐漸被更多的人接受作為體育學科的新的名稱,美國的體育院系初步完成了院系名稱及學術(shù)結(jié)構(gòu)的轉(zhuǎn)變,運動生理學、心理學、生物力學等的二級學科得到大力的發(fā)展,以體育教師培養(yǎng)作為模型的身體活動研究日漸式微,體育研究的對象與領域及體育相關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職業(yè)面向大大拓寬,本科和研究生的課程體系轉(zhuǎn)向?qū)W科導向。1993年,美國體育學會(AAPE)更名為美國人體運動學與體育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AAKPE),這標志著人體運動學作為一門研究人類運動的多學科和跨學科的學科領域已得到認可。
如今,盡管依然存在著爭議,肇始于九十年代的將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作為一個學科的趨勢越來越強。高等教育中人體運動學相關專業(yè)的的學術(shù)課程體系逐漸成熟,相關院系的發(fā)展勢頭良好,相關學術(shù)團體也日漸活躍(AAK、AKA、NAKHE),這是人體運動學的黃金20年??紤]到體育(Physical Education)已經(jīng)成為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的下屬分支學科,2010年美國人體運動學與體育學會(AAKPE)再次更名為美國美國人體運動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Kinesiolo?gy,AAK)。至此,美國體育學會和體育學科完成了從Physical Education到Kinesiology的90年嬗變。
而當今在美國高等教育中,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被認同為與運動和身體活動相關的多學科、多層面的研究領域和應用學科,并初步形成一個指導教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的知識體系。當代美國體育學科關注的議題和論域更為廣泛,涉及的知識體系更為龐雜,但與國內(nèi)及美國早期更多的關注競技運動(Sport)不同,當代美國體育學科的研究更多地轉(zhuǎn)向健康領域,并努力提升“運動改善生活質(zhì)量”方面的潛力,而美國大學體育院系相關專業(yè)的課程體系設置、職業(yè)面向與社會服務也因此更趨多元化。
[1]T Gilmour Reeve.Kinesiology:Defining the academic core of our discipline[J].Quest,2007(59):1-4.
[2]John A Lucas.The formative year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1930-1938[J].Quest,2006(58):2-5.
[3]Karl M Newell.Kinesiology:Challenges of multiple agendas[J].Quest,2007(59):5-24.
[4]Diane L.Gill.Integration:The Key to Sustaining Kinesi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J].Quest,2007(59):270-286.
[5]Karl M.Newell.Kinesiology:The Label for the Study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Higher Education[J].Quest,1990(42):269-278.
[6]Anders Ottosson.The First Historical Movements of Kinesiolo?gy:Scientification in the Borderline between Physical Culture and Medicine around 1850[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2010(27):1892-1919.
[7]Beverly D.Ulrich.Bridging Kinesioiogy and Society:Introduc? tion[J].Quest,2011(63):1-4.
[8]George H.Sage.Resurrecting Thirty Years of Historical Insight About Kinesiology:A Supplement to“What is Kinesiology?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Insights”[J].Quest,2013(65):133-138.
[9]J.Thomas Jable.The American Academy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1940-1984:Innovation,Introspection,Identity,and Involvement[J].Quest,2006(58):20-31.
[10]Zrinko ?ustonja,Dragan Milanovi? and Goran Spori?.Kinesi?ology in the nam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J].Kinesiology,2009(2):136-146.
[11]Catherine D.Ennis.New Directions in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Education in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J].Quest,2010(62):76-91.
[12]Zeigler,Earle F.,Kinesíology:The Academic Discipline[J]. Physical&Health Education Journal,2010(3):44-46.
[13]Beno?t G.Bardy.A European Perspective on Kinesi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J].Quest,2008(60):139-153.
[14]James R.Morrow,Jr.and Jerry R.Thomas.American Kinesi?ology Association:A National Effort to Promote Kinesiology[J].Quest,2010(62):106-110.
[15]Gary S.Krahenbuhl.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1stCentury:The Role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J].Quest,1998(50):108-115.
[16]Waneen Spirduso andT.Gilmour Reeve.The National Acade?my of Kinesiology 2010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Doctoral Programs in Kinesiology[J].Quest,2011(63):411-440.
[17]Jerry R.Thomas and T.Gilmour Reeve.A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Doctoral Programs 2000-2004 b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J].Quest,2006(58):176-196.
[18]http://www.nationalacademyofkinesiology.org(美國人體運動學學會官網(wǎng))
[19]http://www.americankinesiology.org(美國人體運動學聯(lián)合會官網(wǎng))
[20]http://www.nakhe.org(美國高校人體運動學協(xié)會官網(wǎng))
[21]朱為模.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北美體育專業(yè)及院系的新名稱[J].體育科學,2003(1):138.
[22]陶躍農(nóng).對21世紀高校體育教育發(fā)展的思考[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4(3):43-44.
[23]黃喆.科學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對高校體育教育的影響[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6(3):83-84.
Changes and Reforms of Sport Descipline in U.S.
WANG Zhi-qiang1,HU Xi2
(1.Teaching Affairs Dept.,Wuhan Sports Univ.,Wuhan 430079,China;2.Sports Art Dept.,Wuhan Sports Univ.,Wuhan 430079,China)
The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 of name of the American Kinesiology Committee,the most reputable sports academic committee in U.S.and introduces the formation,development,change of names,recognition and structur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the sport descipline in U.S..The paper also analyses 90 years of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 descipline in U.S.from Physical Education to Kinisiology.
Physical Education;Kinesiology;U.S.;sport descipline
G80-05
A
1672-268X(2013)05-0001-06
2013-07-09)
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2011481);湖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一般項目(2012B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