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忠
1.選好豬場場址
(1)建設豬場的場址地形要開闊平整、地勢要較高、干燥、能避風向陽、有充足的土地面積供豬場生產(chǎn)經(jīng)營消納糞污、周邊環(huán)境無污染、處在住房的下風向。
(2)交通方便,電源供應充足。
(3)遠離居民城區(qū)、鄉(xiāng)村、交通主干道、畜產(chǎn)品加工廠和其他養(yǎng)殖場,距離要達到2-3千米左右。
(4)水源干凈、水量充足,并易于取用便于消毒和衛(wèi)生處理。
2.做好病源的控制
(1)豬場要盡量做到自繁自養(yǎng),防止疾病的傳入,每年應對種公豬.種母豬進行抗體檢測,對于有帶病毒的種豬要及時淘汰,以免將病毒傳給下一代子豬。
(2)慎重引種、作好檢疫工作:對于引進的豬要進行隔離飼養(yǎng)觀察2~3個星期,觀察無疫病后作好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藍耳疫苗的免疫,對于種豬要做好豬細小疫苗的注射,一個星期后轉入打掃干凈消毒清楚的豬舍。
(3)對于病死的豬要進行無害化處理,不準宰殺、更不準食用、銷售轉運。要進行深埋消毒或進行高溫處理,對于處理后的工具要徹底清洗`消毒人員要更衣后才能進入豬場,在豬場內要嚴格控制人員和物品流動,外來人員進入豬場必須經(jīng)過嚴格消毒,不得進入生產(chǎn)區(qū),禁止員工到鬧市和其他養(yǎng)殖場。
3.做好豬場周圍環(huán)境和豬舍的衛(wèi)生消毒工作
3.1對于豬場周圍的道路、糞溝、排水溝等要定期清理打掃干凈后再用燒堿和生石灰等消毒藥進行徹底消毒,用具可用消毒液噴灑消毒
3.2對于豬舍
每天應沖洗二次,在早上和下午喂料前,將豬舍內糞便、尿液沖洗干凈,每周對豬舍應進行二次徹底消毒, 空舍消毒時,先將豬舍打掃干凈,然后再用水槍徹底沖洗后再用消毒劑消毒,消毒后再通風干燥一個星期左右。采取熏蒸消毒時要把握好豬舍的溫度和濕度,消毒完后要開窗通風一星期。方法:每立方米10~20克高錳酸鉀加入15~35毫升福爾馬林進行熏蒸消毒,在消毒時,豬舍溫度一般不低于18℃,濕度應保持在65%-75%,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錳酸鉀后再加入福爾馬林,密閉門窗6小時以上就可以達到消毒目的,然后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消除豬舍內的殘余氣味.對于進入豬場的車輛必須通過消毒池對輪胎的進行消毒后,然后再對車身進行噴灑消毒藥消毒。
4.做好豬場的免疫工作
(1)首先要根據(jù)本地區(qū)疫病流行的情況和本豬場歷來的發(fā)病情況選擇合理的免疫方案,對于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口蹄疫、細小病、偽狂犬病與流行性腹瀉做為必須的免疫項目。然后把副豬嗜血桿菌病、喘氣病,傳染性胸膜肺炎,水腫病,仔豬副傷寒等做為選擇性免疫項目。
(2)做好豬群的各種免疫后最好要監(jiān)測豬群免疫后的抗體水平,然后根據(jù)豬群抗體水平的高低,再加強免疫抗體水平不達標的相關疫苗。
(3)在給豬群做免疫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射疫苗的前后2~3天,在喂料時,添加電解多維和維生素C粉飲水,以減少豬群的應激反應。
2)在給豬群做免疫時應注意檢查每頭豬的健康狀態(tài),對于發(fā)病的豬和不正常的豬應暫緩免疫,等病愈正常后再免疫。
3)注射疫苗前后2-3天,豬群就要停喂抗細菌和抗病毒類藥物,6-8天內不注射其它疫苗,以免互相干擾,降低抗體水平。
4)疫苗開封稀釋后要在當天盡快用完,使用油劑疫苗注射時,先取出疫苗待恢復到常溫后再注射,以減少豬的應激反應。
5.加強飼養(yǎng)管理.增強豬的抵抗能力
(1)做好豬群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是預防各種疾病的基礎。提供調整好豬群在不同時期的生長發(fā)育階段的營養(yǎng)需要,以提高豬群的身體素質,保持免疫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豬場要盡量保持安靜,減少豬群的應激反應。
(2)在潮濕的季節(jié),就要在飼料中添加“霉消安”、“脫霉素”等質量好的霉菌毒素處理劑。因為 飼料的營養(yǎng)水平和霉菌毒素對豬體免疫功能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豬采食了含有霉菌毒素的飼料時,豬的免疫功能就會大大降低 。
(3)適當使用免疫增強劑,提高豬群抵抗力,豬群按免疫程序接種了各種疫苗后,因為每頭豬的生理狀況、健康狀況、飼料營養(yǎng)水平等方面是不一樣的,抗體水平也是不整齊的,所以每頭豬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是不同的。
(4)氣候變化大的季節(jié):如陰雨天、夏秋交界、冬春交界,日夜溫差較大的季節(jié)要注意做好飼養(yǎng)管理工作,冬季做好增溫防寒工作、夏天做好降溫防暑工作,轉欄時要調整好豬的飼料過渡,喂一些多種維生素等抗應激的藥物,以提高健康水平,增強豬群抵抗疫病的能力。
6.豬場發(fā)病的控制措施,如果豬場的豬一旦發(fā)病,應立即采取隔離、消毒、治療、控制繼發(fā)感染等綜合控制措施
措施如下:
6.1病豬隔離
發(fā)現(xiàn)一頭隔離一次,健康豬與隔離的病豬要用不同的飼養(yǎng)員飼養(yǎng)管理。
6.2注射給藥
對于發(fā)病的豬要仔細觀擦、認真診斷,確診病情后,食欲下降或無食欲的生豬要及時注射給藥,生豬如果能飲水或拌料給藥,則盡量不用注射方法,因為注射方法會給生豬造成刺激,對于疾病的康復會造成不利影響。
6.3消毒豬場
堅持每天消毒一次,每周應更換一種消毒藥,并調好消毒藥的濃度。
6.4飲水投藥
在給豬的飲用水中添加電解多維,維生素C粉等提高免疫力的藥物供豬群飲用,用量可適當增加到常用量的2倍左右。
6.5拌料喂藥
飼料內添加抗細菌性藥物和抗病毒類藥物給豬群自由吃食,如添加鹽酸土霉素、黃芪多糖、磺胺類藥等藥物,也可以根據(jù)豬群發(fā)病情況,添加阿司匹林,小蘇打等藥物,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抗細菌性藥物使用1-2個療程要予以更換。
(2)根據(jù)豬群的采食情況,調整好藥的濃度,以保證食欲不良的豬能采食到足夠的藥量。
(3)藥物拌料時要把藥物和飼料攪拌均勻,先將藥物拌入少量的飼料內攪拌均勻,再將這些飼料拌入足量的飼料中。
(4)給藥方法:首先使用常規(guī)劑量的2倍的藥量連用3-5天,然后減半再使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