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茂,李 雯,趙景輝,周雙飛
(1.中國石化東北油氣分公司,吉林長春 130000;2.中海油能源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鉆采工程研究院,天津塘沽 300452;3.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川中油氣礦,四川遂寧 629000)
中溫油藏經(jīng)過長期注水開發(fā),注入水沿裂縫突進嚴重,水驅波及效率小,對應油井見水快、油井含水高,提高采收率難度大和產(chǎn)量遞減快成為生產(chǎn)面臨的難題。針對這種現(xiàn)狀,且由于環(huán)保需要,亟待開發(fā)出一種新型環(huán)保堵水劑。PEI 凝膠是近年來廣泛應用于國外海上油田堵水的環(huán)保凝膠[1-3]。與常用的鉻、酚醛等凝膠相比,PEI 凝膠環(huán)境友好,PEI 配方屬于無毒配方,PEI凝膠處理地層深度大,強度高,穩(wěn)定性好[4-5]。
主劑:自制PHPAM(相對分子質(zhì)量:400 萬、800萬、1 200 萬,水解度<5 %);交聯(lián)劑:PEI(相對分子質(zhì)量2 萬,江蘇夢德化學品公司);實驗用水:自來水,加NaCl 配制不同礦化度模擬水;儀器:數(shù)顯烘箱,旋轉粘度計,燒杯,玻璃棒,量筒等。
根據(jù)以下配方要求將主劑和交聯(lián)劑溶液攪拌均勻后密封放入75 ℃恒溫箱內(nèi),定時觀察堵劑的成膠情況。配方:PHPAM 相對分子質(zhì)量400 萬、800 萬、1 200 萬,濃度范圍0.5 %~2%;交聯(lián)劑濃度范圍為:0.2%~0.8%。
將密封好的耐溫瓶放在實驗室烘箱內(nèi),調(diào)至設定溫度(75 ℃),定期將耐溫瓶取出,觀察成膠情況。
1.3.1 成膠強度 通過觀測凝膠成膠狀態(tài)確定成膠強度[2](見表1)。
1.3.2 成膠時間 是以一定的時間間隔連續(xù)取樣測定體系粘度,并做出凝膠粘度與時間的關系曲線,其曲線的拐點所對應的時間即為成膠時間(見圖1)。該方法測量精度較高,被很多研究人員所采用[5-6]。
圖1 成膠時間確定示意圖
選取800 萬相對分子質(zhì)量濃度為1.5 %的PHPAM,PEI 濃度為0.2 %~0.8 %,自來水配制,在75 ℃下測定其在成膠過程中粘度的變化情況,實驗結果(見圖2)。由圖2 可知,4 個樣品中,反應前期在12 h 內(nèi)調(diào)剖劑的粘度變化不大。隨后4 個樣品粘度依次升高。加入交聯(lián)劑量多的樣品粘度升高較快,PEI 為0.8 %的樣品在1 天后粘度急劇上升,形成凝膠。PHPAM 分子中的酰胺基團與PEI 分子中的亞氨基發(fā)生親核取代反應過程中,轉氨基作用需要一定時間,在這段時間里體系的粘度逐漸增加,當交聯(lián)密度達到一定程度,能夠形成網(wǎng)狀結構,導致反應體系粘度急劇增加,最終形成凝膠。由于PEI 濃度的不同,導致一定空間內(nèi)分子碰撞的個數(shù)和幾率不同,使得4 個樣品在粘度變化上存在差異。反應初期較長時間內(nèi)堵劑的粘度較低,可確保堵劑有良好的注入性,使堵劑能夠進入到地層深部,實現(xiàn)深部封堵的目的。
表1 凝膠強度代碼
圖2 時間與粘度關系圖
堵劑成膠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討論聚合物濃度、聚合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交聯(lián)劑濃度、礦化度等影響因素對堵劑成膠時間和堵劑強度的影響。
2.2.1 聚合物的影響 實驗中交聯(lián)劑加量固定為0.6%,自來水配制樣品,在75 ℃下,成膠時間和強度變化(見表2)(堵劑強度均為5 天測得值)。
從表2 看出,堵劑成膠時間和強度均受到聚合物濃度的影響。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條件下,隨著聚合物濃度的增加,堵劑成膠時間在逐漸縮短。初始成膠階段,相同時間里隨聚合物濃度增加,成膠強度不斷增強,如表2 中,400 萬PHPAM 濃度從0.5 %增大到2 % 時,成膠時間由3 天縮短到1 天,堵劑強度由D 級升至F級。這是因為隨著聚合物濃度增加,聚合物分子間相互碰撞的幾率增加,分子間發(fā)生交聯(lián)反應的可能性變大,一個交聯(lián)劑分子有可能與更多的聚合物分子發(fā)生交聯(lián)而形成一個以交聯(lián)劑分子為中心的呈發(fā)散狀的聚合物分子聚合體。當體系中的聚合物濃度較低時,PEI 分子與PHPAM 分子間碰撞的幾率減小,成膠強度變?nèi)?。從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對比中,更進一步地發(fā)現(xiàn),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大小也對堵劑成膠時間和強度產(chǎn)生影響。
2.2.2 交聯(lián)劑的影響 實驗中聚合物加量固定為1.5 %,自來水配制樣品,在75 ℃下,成膠時間和強度變化(見表3)(堵劑強度均為5 天測得值)。
從表3 中可以看出,當PEI 濃度為0.2 %時,堵劑成膠時間較長,且堵劑強度偏弱。隨著PEI 濃度的增大,成膠時間逐漸縮短,但強度不斷增加。當PEI 濃度為0.8 %時,堵劑強度可達I 級。但實驗表明,PEI 濃度過大或過小,堵劑成膠效果均不好。PEI 濃度過大,可能導致分子間過度交聯(lián),致使凝膠過早脫水。PEI 濃度過小,聚合物分子與之碰撞的幾率減小,發(fā)生交聯(lián)反應的可能性也變小。
2.2.3 礦化度的影響 實驗中PHPAM 相對分子質(zhì)量800 萬,加量為1.5 %;PEI 加量0.6 %。在75 ℃下,礦化度對粘度的影響(見圖3)。
圖3 礦化度對粘度的影響圖
從圖3 中可知,隨著礦化度的增加,堵劑成膠時間在逐漸增加,相同時間內(nèi),堵劑強度在減弱(但根據(jù)實驗,堵劑最終強度相差不大)。這種現(xiàn)象與鉻交聯(lián)劑體系和酚醛交聯(lián)劑體系隨礦化度增加而成膠時間逐漸縮短的現(xiàn)象恰恰相反。這種現(xiàn)象,可以利用礦化度來調(diào)節(jié)堵劑成膠時間,以滿足不同施工需要。
表2 PHPAM 對成膠性能的影響
表3 PEI 濃度對成膠性能的影響
表4 堵劑熱穩(wěn)定性情況
把不同配方的三個堵劑凝膠樣品放入75 ℃烘箱,長期觀察堵劑的熱穩(wěn)定性,堵劑強度變化情況(見表4)。
從表4 中可以看出,3 個堵劑樣品在75 ℃烘箱中放置4 個月后強度仍為I 級,強度很高。表明PEI 封堵劑體系具有很好熱穩(wěn)定性,有利于目的層的長期封堵。
(1)交聯(lián)劑PEI 屬低毒性物質(zhì),能夠滿足環(huán)保需求。
(2)通過調(diào)整不同組分的加量和實驗用水的礦化度來控制堵劑的成膠時間,以滿足施工要求。
(3)該堵劑的成膠強度高,熱穩(wěn)定性好,可對目標油藏進行長期封堵。
(4)有必要就礦化度對凝膠成膠的影響機理做進一步研究。
[1] periodical: Reddy, B.R.; Eoff, L.; Dalrymple, E.D.Black,K.; Br own, D.; Rietjens, M.A Natural Polymer -Based Cross-Linker System for Conformance Gel Systems.SPE.J.2003,8,99-106.
[2] periodical: Hardy, M.; Botemans, W.; Hamouda, A.; et al.The first carbonate field application of a new organically crosslinked water shutoff polym system [Z].SPE 50738,1999.
[3] periodical: Vasquez, J.; Civan, F.; Shaw, T.M.; et al.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high-tem perature conform ance polymer systems[Z].SPE 80904,2003.
[4] periodical: Eoff, L.S.; Dalrymple, E.D.; Everett, D.M.; et al.Worldwide field applications of a polymeric gel system for conform ance applications[Z].SPE 98119,2006.
[5] 劉明軼,宋岱峰,等.PEI 凍膠成凍影響因素研究[J].油田化學,2010,25(3):73-76.
[6] 唐孝芬,劉玉章,等.交聯(lián)聚合物凝膠調(diào)堵劑性能評價指標及方法[J].石油鉆采工藝,2004,16(2):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