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妙青 鐘玉紅
冠心病已經成為心腦血管疾病中的常見病,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近些年來發(fā)展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為冠心病的診療提供了較為先進的方式,然而該手術的并發(fā)癥也困擾著醫(yī)務工作者。本研究對我院不同年齡冠心病患者的介入術后并發(fā)癥及護理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患者98例,根據患者的年齡分成老年組(≥65 歲)48 例,非老年組(<65歲)50 例。老年組患者男36 例,女12 例,年齡65~82 歲,平均年齡(74±5)歲;非老年組患者男37 例,女13 例,年齡42~64 歲,平均年齡為(50±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診斷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的診斷標準及分類標準,包括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
1.3 護理方法
1.3.1 一般護理 由于冠心病患者往往有多年的病史,心理負擔較重,術前要對患者的心理進行評估,了解患者的心理,解除患者對手術風險的顧慮,減輕恐懼的心理,獲得患者的信任,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療。囑患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冠心病的相關藥物,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要盡量避免低血糖的發(fā)生。
1.3.2 血腫及滲血的護理 在手術的過程中,因為肝素的用藥量較多以及探導絲的時候操作粗暴等因素均可以導致凝血機制的異常而引發(fā)前臂血腫。手術中要對患者進行密切的觀察,注意患者的不適表情、前臂溫度以及有無腫脹等癥狀,以便及時發(fā)現血腫。確有血腫發(fā)生時要首先停用肝素等抗凝的藥物,腫脹處加壓包扎,注意抬高患臂。
1.3.3 急性血管閉塞護理 要對術后的患者進行嚴密的觀察,如果患者出現胸痛,要立即做心電圖檢查,同時給予止痛、鎮(zhèn)靜等對癥治療措施。術后血壓的監(jiān)測至關重要,出現血壓下降時要查明原因。發(fā)現血管栓塞時,要給予抗凝、改善微循環(huán)治療,直至患者臨床癥狀消失。
1.3.4 心律失常的護理 心律失常為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最高發(fā)的并發(fā)癥,其主要發(fā)病原因是造影劑以及導管對冠狀動脈的刺激,患者常出現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等。術中應對患者進行密切的監(jiān)護,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的同時對各種搶救藥品做好準備,一旦出現惡性的心律失常,要給予積極及時的心臟按壓、電復律等搶救措施。
1.3.5 拔管綜合征的觀察與護理 即拔管后患者產生迷走神經反射性心動過緩,回心血量明顯減少,血壓下降。拔管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輔導,消除其緊張情緒。同時,要將急救藥品準備齊全,以防出現拔管綜合征。拔管要注意的是:若壓迫止血時,雙側股動脈均有傷口,盡量分別拔除,先拔動脈鞘管再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果未出現低血壓等狀況,在拔除靜脈的鞘管。
1.3.6 尿潴留的預防及護理 !介入術后因身體的穿刺部位需要用砂袋壓迫,患者不能活動,部分患者對床上排尿不習慣,導致排尿困難進而尿潴留。為預防尿潴留,術前要做好相關知識的講解,指導患者床上排尿,術后予膀胱的按摩,促進排尿。如果患者膀胱充盈,但仍不能排出,可采用肥皂水灌腸的方法,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縮或留置導尿。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5.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老年組患者的尿潴留較非老年組多發(fā),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患者經過合理的護理措施,除3 例死亡(心源性休克)外,均得到的較好的恢復,好轉出院。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冠狀動脈造影術及經皮冠狀動脈腔內血管成形術在臨床上以及得到了廣泛的開展,成為目前冠心病的較為先進的診治方式。經皮冠狀動脈腔內血管成形術治療冠心病主要的優(yōu)勢是創(chuàng)傷小,療效好,康復快[2-3]。但該手術也常出現尿潴留、拔管綜合征等并發(fā)癥。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患者的尿潴留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非老年患者,同時也發(fā)現,合理的護理對并發(fā)癥的恢復非常重要。
對于冠心病患者介入術后的并發(fā)癥,護理人員給予合理的、精心的護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促進患者的恢復。
[1]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2009)[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9,37(1):4-25.
[2]徐靜,蔣愛敏.經橈動脈介入術中發(fā)生橈動脈痙攣的分析及處理[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0,10(3):249-250.
[3]吳培香,李倩,李偉.冠心病經皮介入診療150 例術后并發(fā)癥觀察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