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晶華
摘 要:如何才能提高中學術課堂教學水平,如何才能使中學美術教學走上素質教育的軌道呢?素質教育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求學生去主動探求知識。但是,要想學得“主動”,教師就得教得“生動”,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學”“想學”。早在20世紀4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大聲疾呼:“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敢想;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敢做;解放孩子的嘴巴,讓他敢說;解放孩子的空間,讓他走進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去創(chuàng)造?!?/p>
關鍵詞:美術教學;興趣培養(yǎng);教法科學
一堂好課,從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應是聽得專心、思考得認真、活動得積極。教師最難過的事情,莫過于自己講課時看見有學生懨懨欲睡或呼呼大睡了。
活動,顧名思義,“活”應該是鮮活、靈動、開放,充滿;“動”應該是動態(tài)、生成、發(fā)展,重在行動過程中的體驗和內化。在現(xiàn)代班集體的建設中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怎樣讓課堂“活”起來呢?下面就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1.平等、合作、交流
作為教師,我們經常盛氣凌人,卻總希望學生態(tài)度和藹,我們經常諷言惡語,卻總希望學生溫文爾雅。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師敢于蹲下來看學生,這是一種人文關懷,不僅是身體蹲下來,心靈也要蹲下來,全身心地融入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個性發(fā)展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有效地獲取新知識和能力。
2.傾聽、理解、賞識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師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辈还軐W生做出什么事,我們都要盡量避免先入為主,更不能讓一時的惱怒代替教師應有的寬容和理解,而應始終抱著善意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本著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自尊的原則,正確妥善地處理。
二、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
傳統(tǒng)的教育由于師道尊嚴,緊張的課堂氣氛讓學生不敢想、不敢說,這種現(xiàn)象顯然極不利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發(fā)揚。因此,在新課改的新形勢下要求教師喚起學生的自信。心理學告訴我們,自由能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fā)揮。所以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教學中,師生間建立起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營造寬松的氣氛,放手讓學生自由學、思、疑、問,這樣學生才會在課堂上敢想敢說,才會將“動中學,學中動”有機結合起來,盡最大可能地動腦、動口、動眼、動耳、動手以及動表情,以最佳心理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
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轉變師生關系,要變板著面孔上課為帶著微笑的面孔上課,要和學生講平等、民主,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藹可親的課堂氣氛。教師目光所到處,會讓學生感到自己備受關注。其次要學會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激活興趣,激發(fā)求知欲。教師若不運用多種形式激活課堂,那么課堂便會是一潭死水。學生沒有參與活動,學生的思維也不會活起來,學生所學的和所掌握的無非是教師“灌”進去的,而不是學生自己通過語言實踐習得的。所以教師要運用多種手段,如運用多媒體、圖片、水彩畫等讓學生的眼睛“活”起來,進而口動起來。
總之,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了自由輕松的學習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教師,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是一個相當重要而困難的任務。而且,隨著學生生活中高強度誘因影響的增加,課堂學習很容易被學生認為是單調、呆板、沒有生機的。所以,了解、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原理和策略,對于課堂教學的意義將越來越重要。只有當學生喜歡學、要求學,有迫切的學習愿望時,才能自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那么,學生的這種學習動機從何而來呢?這就要靠教師的教學藝術,要靠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學習活動去誘發(fā)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活躍學生思維,如設置懸念、創(chuàng)設情景等,將學生置于“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狀態(tài)。
1.巧設懸念誘興趣
懸念是對一個問題還沒有得到答案的焦慮心理,它是學生對新知識企盼的興趣來源。在教學中抓住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及認識規(guī)律,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巧設懸念,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另外,在每節(jié)課的導入時,也可以聯(lián)系實際設計一些與知識有關,并且學生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的問題,作為懸念,讓學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為什么”,使學生一上課就興趣盎然,沉浸在樂學的氣氛中。
2.誘導探究激興趣
誘導探究,培養(yǎng)學生科學態(tài)度,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是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最終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觀察、比較、討論等)尋找問題的答案,進一步探索新知識的興趣,整個環(huán)節(jié)應該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以思維為主線,視聽并舉,深思結合,讓學生動口、動腦、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感知活動,激發(fā)探究化學知識的興趣。
總之,在教學中要不斷地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優(yōu)化課堂練習,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積極開展化學活動課,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
(作者單位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