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芬
曲靖市陸良縣中醫(yī)院,云南曲靖 655600
異位妊娠是早期妊娠的一種并發(fā)癥,具有高度危險性,是導致孕婦臨床死亡的重要原因。傳統(tǒng)治療一般采用切除患者的側輸卵管方式,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1]。隨著妊娠診治水平的不斷提高,藥物保守治療方式在臨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甲氨蝶呤是臨床常用藥物,但副反應較為明顯,該院近年嘗試使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的治療方式,效果更為顯著?,F將結果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2006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60例異位妊娠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使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方式治療,對照組單獨使用甲氨蝶呤治療。觀察組年齡23~35歲,平均27.4歲;初產婦21例,經產婦9例。對照組年齡22~36歲,平均37.8歲;初產婦20例,經產婦1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條件:①生命體征穩(wěn)定,未出現活動性內出血現象。②B超顯示輸卵管妊娠包塊的直徑不超過4 cm,B超提示無腹盆腔積液,或僅有少量積液。③血細胞計數以及肝腎功能檢測正常。④患者同意藥物治療,且可正常使用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
觀察組:按照50 mg/m2的劑量肌注射甲氨蝶呤,于24 h后服用50 mg米非司酮,2次/d,連續(xù)使用3 d,并在使用6 d后,檢查患者血β-HCG,如果下降比率<15%,則需繼續(xù)服用米非司酮,連用3 d。對照組:按照50 mg/m2的劑量肌注射甲氨蝶呤,治療6 d后,檢查血β-HCG,若下降比率<15%,則按相同劑量再次進行注射。
有效:血β-HCG出現一定程度下降,但未達到正常,妊娠包塊直徑縮小量<30%。治愈:血β-hCG下降至正常狀態(tài),無急性出血,妊娠包塊逐漸縮小,縮小量≥30%。無效:血β-hCG不降低或者出現升高,妊娠包塊未縮小或出現增大,腹部疼痛不斷加劇,最終借助手術進行治療。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兩組療效整體比較,觀察組明顯具有優(yōu)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整體治療情況對比[例(%)]
用藥后對兩組患者進行密切觀察及檢測,所有患者肝腎功能均未出現異常;多數患者在用藥后出現惡心癥狀,但癥狀輕微,可耐受,不予處理。另外,對照組出現2例皮疹患者。
據統(tǒng)計,近些年異味妊娠發(fā)生率呈現上升趨勢,給諸多患者造成了生命威脅。甲氨蝶呤在臨床治療異位妊娠中效果顯著,可以直接作用于絨毛,抑制滋養(yǎng)細胞的生成,使胚胎組織最終壞死脫落。通常有三種給藥方式:單次肌注、分次肌注以及單次靜脈注射,本資料患者均采用單次肌注的給藥方式,操作簡便且副反應相對較少[2]。米非司酮是孕激素的一種有效的拮抗劑,可與孕激素受體進行結合,使孕酮的活性受到抑制,導致胚胎無法受到孕激素的滋養(yǎng),壞死脫落。同時,米非司酮還具有軟化和擴張子宮頸的作用,能幫助子宮內的異常組織順利排除。與甲氨蝶呤聯合使用,可以協(xié)同增強治療效果,并降低甲氨蝶呤的副反應[3]。本資料也顯示,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聯合用藥較之甲氨蝶呤單獨使用,整體效果更優(yōu)。整體比較兩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 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可知,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療異位妊娠臨床效果明顯,且副反應小,值得推廣。
[1] 沈瓊,馮麗婭,宋哲,等.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療異位妊娠效果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2012(5):213-215.
[2] 顧欣欣.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33):324-326.
[3] 張愛勤.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200例療效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0(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