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靜
探討加替沙星不良反應的特點及對策
黃 靜
目的總結加替沙星不良反應的臨床特點及產生原因,提出有效的預防治療對策。方法對睢寧縣人民醫(yī)院出現加替沙星不良反應的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老年人群加替沙星不良反應率較高;加替沙星不良反應與給藥方式和喹諾酮類藥物相關;其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損傷、腸胃反應、神經系統(tǒng)反應、過敏反應以及心血管系統(tǒng)反應等。結論醫(yī)護人員要加強對加替沙星用藥的管理和控制,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減少加替沙星不良反應現象,保證加替沙星使用的安全性。
加替沙星;不良反應;措施
本文就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出現加替沙星不良反應的60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出現加替沙星不良反應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1例,占51.7%,女29例,占48.3%?;颊吣挲g在19~60歲有46例,占76.7%;年齡在61~70歲有10例,占16.7%;年齡在70歲以上有4例,占6.7%。
1.2 治療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出現加替沙星不良反應患者的給藥方式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統(tǒng)計。60例加替沙星不良反應患者給藥方式以靜脈滴注為主,藥劑量為0.2~0.4g/d,其溶媒成分為0.9%氯化鈉或5%葡萄糖[1]。
60例加替沙星不良反應患者中,皮膚損傷有37例;腸胃反應有8例;心血管系統(tǒng)反應有7例;神經系統(tǒng)反應有5例;過敏性反應有3例。其不良反應臨床特征如表1所示。所有患者經過后期有效治療,病情得到好轉,均痊愈出院。
表1 60例加替沙星不良反應患者的臨床癥狀(n,%)
3.1 加替沙星不良反應原因
3.1.1 與患者年齡有關60例加替沙星不良反應患者中60歲以上患者共有14例,占23.3%,說明老年人極易出現加替沙星不良反應。老年人由于人體機能的減退以及免疫能力的下降,無法吸收、分化及代謝加替沙星,導致加替沙星藥敏性不斷提高、耐藥性不斷下降,從而引發(fā)不良反應[2]。
3.1.2 藥物自身因素由于加替沙星本身就具有氟原子和喹酮母核分子,導致人體神經長期處于興奮狀態(tài),引起神經系統(tǒng)、胃腸道等反應,并表現出頭痛、嘔吐、失眠、腸胃不適等臨床特征[3]。
3.2 加替沙星不良反應臨床特征通過對60例加替沙星不良反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和統(tǒng)計,其不良反應情況為:皮膚損傷有37例,占61.7%;腸胃反應有8例,占13.3%;心血管系統(tǒng)反應有7例,占11.7%;神經系統(tǒng)反應有5例,占8.3%;過敏性反應有3例,占5.0%。其不良反應臨床特征表現為皮疹、惡心、腹痛、低血壓、嚴重失眠、呼吸紊亂等。
3.3 加替沙星不良反應預防和治療
3.3.1 預防對策醫(yī)務人員要詢問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對具有藥物過敏體質的患者不宜使用加替沙星。再者叮囑患者不能空腹注射加替沙星,以防止加替沙星不良反應現象的出現。醫(yī)務人員要熟記加替沙星適應證、禁忌癥及其指征,保證藥物的合理使用。對使用加替沙星患者進行嚴密的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不良反應,給予適當治療。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及免疫力的降低,極易出現不良反應,所以對老年人群要慎用。對于肝腎功能存在異?;颊咭矘O易出現不良反應,所以也要慎用[5]。加替沙星藥物使用療程不能過長,以免不良反應的產生。
3.3.2 治療方法對于皮膚損傷的患者可采取葡萄糖酸鈣或維生素C等藥物進行治療;對于具有嘔吐且惡心患者可注射甲氧氯普胺進行治療;對于存在嚴重呼吸困難患者可采取補液擴容治療,或利用活血管藥來搶救治療[4]。
總之,加強對加替沙星用藥的管理和控制,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可減少加替沙星不良反應現象,保證加替沙星使用的安全性。
[1] 蔣亞萍,宋岳祥.17例加替沙星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0,6(06):89-90.
[2] 肖群.加替沙星不良反應的分析[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1, 23(12):67-68.
[3] 周金蘭,宋澄清.加替沙星不良反應及預防措施[J].中外醫(yī)療, 2011,9(05):123-124.
[4] 陳志英.加替沙星不良反應35例臨床分析[J].西南軍醫(yī),2010, 45(02):231-232.
[5] 唐軍,劉平羽,周鳴.加替沙星56例不良反應分析[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1,34(01):45-46.
R978.1
A
1673-5846(2013)01-0108-02
睢寧縣人民醫(yī)院,江蘇徐州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