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教學方式的變革,學生接受和理解信息的方式也在悄然變化。電子學習產品在中小學學習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給中小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便利,但是有很多學生已經嚴重依賴電子學習產品,他們的自主性閱讀能力正逐步弱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生自主性閱讀障礙的情況,并提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自主性閱讀障礙;現(xiàn)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自主閱讀能力是當代社會要求的個人素質,也是人們取得成功的基礎。在當下初中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嚴重依賴電子產品跟讀和教師指導閱讀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嚴重影響了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指出了初中生自主性閱讀障礙的現(xiàn)狀,并提出了相應對策。
一、自主性閱讀障礙
自主閱讀是指教師通過引導和幫助學生,使他們運用所學知識和已有的閱讀理解能力對文章進行獨立閱讀和鉆研、體會和感悟。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做過多指導,只是適當點撥。自主性閱讀障礙就是在自主閱讀時存在一些問題或困難,不能完成自主閱讀的任務。
二、初中生自主性閱讀障礙產生的原因
(一)閱讀習慣不合規(guī)范
閱讀是一個全面復雜的過程,它調動了人體部分器官,幾乎涉及了所有的心理功能,在閱讀過程中要動用腦、眼、口、手,視覺觸覺都要參與進來。但是在初中生平時的閱讀中,一些學生往往只是“眼看口讀”,不經過大腦思考,這樣就會造成讀而不懂,形成自主性閱讀障礙。有的學生在閱讀中小動作比較多,撓撓頭、動動手、吃點東西等,這些小動作會打斷學生的閱讀,或者即使閱讀在持續(xù),可是思考已經中斷,這都使得學生的閱讀難以持續(xù)進行或者讀完也就忘了前面的內容,使他們產生了自主性閱讀障礙。
(二)家長和教師不重視
在初中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和學校不太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那些存在閱讀障礙的孩子更是不屑一顧。一直以來,存在閱讀障礙的小孩會受到歧視,甚至父母都不重視他們,孩子會慢慢變得自卑甚至自暴自棄,自主閱讀障礙就難以克服,甚至成年以后仍然存在。一些膽小、內向的孩子不敢在課堂上朗讀,不經常進行練習,閱讀障礙會越來越嚴重。還有的孩子比較敏感,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害怕讀錯了會引起同學笑話,在朗讀的時候就會畏首畏尾,難以準確流暢的進行閱讀。而教師很少關注這些學生的閱讀障礙,導致他們的自主閱讀障礙越來越嚴重。
(三)教育方法不合理
教師通常按統(tǒng)一標準和要求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導致自主閱讀能力差的學生跟不上,閱讀能力強的學生覺得沒挑戰(zhàn),這往往都會挫傷他們自主閱讀的積極性,造成了一些學生的閱讀障礙遲遲難以克服。另外,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只是要求學生多讀多背,不重視閱讀技巧的傳授和文章賞析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閱讀訓練流于形式,自主閱讀能力難以提高。
三、初中生自主性閱讀障礙的現(xiàn)狀
(一)閱讀方式不規(guī)范
初中生自主性閱讀障礙的主要表現(xiàn)就是閱讀方式不規(guī)范,具體表現(xiàn)為:朗讀時隨意增字或減字;閱讀時口頭語比較多;閱讀時不按字閱讀,而是隨意閱讀;逐字閱讀或以手協(xié)助,閱讀速度慢。這些不規(guī)范的閱讀方式可能會改變原文的意思或打斷自己的思考,不利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朗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如果在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中加上自己的口頭語就會使文章的美感蕩然無存,比如“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樹,而(這個)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那個)荷塘重重圍?。恢辉谛÷返囊慌裕ǘ鳎?,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
(二)對文本含義理解不準確
有些初中生對文章的理解不深、不透,或者理解出現(xiàn)偏差,或望文生義,或不能理解其中的深層含義。容易出現(xiàn)理解偏差或忘文生義的主要是成語,比如“差強人意”,正確的意思是“大體上能使人滿意,勉強還行”,而一些初中生在剛接觸的時候可能會從字面意思理解為“不能讓人滿意”;“屢試不爽”正確的意思是“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而容易被誤解為“屢次嘗試都沒有成功,心里不爽”;“文不加點”的意思是“文章一氣呵成,不用修改”,用來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容易被誤解為“寫文章不加標點符號”;“開卷有益”正確的意思是“打開書本閱讀就會有益處”,而一部分學生會誤以為是“開卷考試對學生有好處”等。
四、初中生自主性閱讀障礙的應對策略
(一)指導學生進行規(guī)范化閱讀,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嚴格要求學生按文章字句進行閱讀,不能隨意增字或減字,更不能按自己的想法隨意閱讀。在閱讀時要改掉逐字閱讀和借助手指閱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生的閱讀速度要求為一般現(xiàn)代文不低于500字每分鐘,但是大部分學生難以達到要求,這就需要加強訓練。在改掉學生逐字閱讀和借助手指閱讀習慣的同時還要進行限時閱讀訓練,通過分階段的鞏固訓練,使學生的閱讀速度達到要求。
(二)在日常閱讀教學中要強化學生對文本多層含義的理解
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不同社會歷史背景和不同文化習俗對文本含義的影響,使學生能夠透過文章反映的時代和文化背景理解其中深層次的含義。另外,還要鼓勵學生通過思考推斷文章或詞句的內涵,提高他們自主閱讀的能力。
(三)結合教材內容,適度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初中的課堂閱讀量相對較少,教師除了通過在課堂上的閱讀教學克服學生的自主性閱讀障礙之外,還應該從初中教材出發(fā),進行相關閱讀內容的延伸和擴展,適度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使他們能夠掌握更多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熟練程度。
(四)進行閱讀方法指導
要克服初中生的自主性閱讀障礙,就必須對他們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針對不同學生閱讀障礙的不同表現(xiàn)給予他們不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見和指導,使他們通過努力不斷克服自主性閱讀的障礙。
五、結束語
自主閱讀障礙問題既是一個教育問題又是一個社會問題,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幫助少年兒童克服閱讀障礙。初中生自主性閱讀障礙的表現(xiàn)有很多,程度也存在著一定差異,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切實幫助學生克服閱讀障礙。
參考文獻
[1]周宇宏.初中數(shù)學自主閱讀實踐[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3(1).
[2]王榮欣.談自主閱讀教學[J].讀寫算(教師版),2013(1).
[3]呂方.小學語文自主閱讀的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J].中華少年
(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