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選自魯迅作品集《吶喊》。在他的筆下不僅孔乙己可以在其他作品中找到影子,就連咸亨酒店里的長衫和短衫飲酒者也都可以找到足跡。在封建禮教的桎梏下,魯迅筆下的人物不再是個體,孔乙己是阿Q,也是狂人“我”。作品中人物影子的重疊相通只為了喚醒麻木的民眾,乞求他們能救救孩子,救救沒有吃過人的孩子……
魯迅每部作品中都有兩群人,一群是束縛在封建禮教困厄之境中的代表者;另一群則是只管嬉笑怒罵的可悲看客,作品《孔乙己》也不是例外。
孔乙己有著阿Q式的命運??鬃诱f:“名不正,則言不順?!笨煽滓壹汉桶偏偏就是以一個不完整的姓名,一個人云亦云的綽號出場了,由此注定他們是卑微的。他們遭受著旁人的嘲諷,甲之酒店里的樂子,乙之未莊的小丑。咸亨酒店里的人瞧不起孔乙己,認為他只是個偽長衫,卻樂于滿口“之乎者也”來區(qū)分自己與短衫的不同??滓壹汉桶一樣珍視自己的自尊,自命不凡地向大家吹噓著自己的淺薄。他們都以“完人”自稱,孔乙己必須在偷書和竊書上與人爭辯,在被質(zhì)疑不是秀才時以“之乎者也”為自己駁回面子,驕傲地教“我”茴香豆的“茴”的四種寫法來證明自己不愧是個長衫。盡管大家最終都冷然一笑紛紛離場,他卻和阿Q一樣找到自己的精神勝利法。他是長衫,又不過是又臟又破長年不洗的長衫。
孔乙己和狂人“我”都處在“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吃人社會里。“我”從趙貴翁的眼色,街上那個女人的青面獠牙,甚至從“我”哥哥的鬼祟中發(fā)現(xiàn)他們都想吃我??滓壹何茨苄颐?,銷聲匿跡的他在中秋過后頹唐出現(xiàn)。他早已成為滿手泥土,以手代足的廢人。到了年關(guān),掌柜還念叨著他的十九個錢,到第二年的端午,念叨不止,再到年關(guān),終于沒有見。黑暗中,究竟是誰“吃”了孔乙己?
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可那群嬉笑怒罵的看客不過也是茍延殘喘?!芭瓌t獅吼,悲則猿啼,爭則蛙噪”,可看客們不動聲色,無血無肉。他們行尸走肉般游蕩在黑暗中,不渴望光明,物來順應(yīng)。長衫者以錢財才華橫走于黑暗,短衫者無所無求,聊以自慰。殊不知,他們才是黑暗中最受鄙夷的小人。
孔乙己、阿Q和狂人“我”面面相覷,其實他們同是一個靈魂。■
■
作 者:鄭惠楨,廣西大學(xué)行健文理學(xué)院2011級漢語言2班學(xué)生。
編 輯:錢 叢 E-mail:qiancong08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