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卡夫卡的長篇小說《城堡》并非只揭示了現(xiàn)代人在荒誕世界中的境遇,還隱含著作者對人類出路何在的深入思考。K千方百計為進入城堡的努力是徒勞的,但這個堅持不懈的過程卻代表著人類不屈精神的勝利,和海明威筆下的桑提亞哥有相似之處。這其實是一種西緒福斯精神。
關(guān)鍵詞:《城堡》 K 桑提亞哥 西緒福斯
《城堡》的情節(jié)很簡單:土地測量員K在一個夜晚到達(dá)城堡管轄下的一個村子,城堡就在附近的一個小山岡上。K經(jīng)過千方百計,歷經(jīng)各種艱難,為進入城堡而努力。但是所有的嘗試與努力都是徒勞。小說沒有寫完,但是卡夫卡曾告訴過好友馬克斯·勃羅德:“那個名義上的土地測量員至少將得到部分的滿足,他不放松斗爭,但卻終因心力衰竭而死去。在他彌留之際,村民們聚集在他的周圍,這時總算下達(dá)了城堡的決定,這決定雖然沒有給予K在村中居住的合法權(quán)利——但是考慮到某些其他情況,準(zhǔn)許他在村里居住和工作?!雹?/p>
卡夫卡作為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xué)的開山鼻祖,寫出了人在荒誕世界中的境遇。19世紀(jì)末20世紀(jì)初的西方社會面臨著信仰失落的精神危機。尼采狂人般地宣稱:“上帝死了,永遠(yuǎn)死了!我們把他殺死了!”② 這聲振聾發(fā)聵的吶喊讓西方人跌入一個精神困境中,失去了傳統(tǒng)基督教的信仰支持,精神上成為荒原,沒有依靠和信賴,并且由此產(chǎn)生對過去一切道德、傳統(tǒng)的懷疑心理,“我們愈是深入地觀察,便愈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價值判斷已經(jīng)失靈,一切意義都是虛偽的”③。人們失去了上帝的庇佑,失去了美好的天上樂園,成為一群靈魂漂泊、無家(精神家園)可歸的人。當(dāng)時的西方人被一種普遍的悲觀絕望情緒所主宰,他們看不到未來的出路。對作為社會良知的知識分子來說,卡夫卡一方面感到同樣的悲觀絕望,另一方面也開始對人的處境以及前途與命運進行深入地思考,為迷惘的人類、為在精神荒原上漂泊的現(xiàn)代人尋找一個出路。他的《城堡》一方面真實地寫出了20世紀(jì)西方人的荒誕境遇與命運,寫出了神秘而強大的城堡,以及作為人類代表的K的無力感、徒勞感與漂泊感;另一方面,這篇小說的背后還隱藏著卡夫卡對生活于困境中的人類出路的探索。
K為了得到城堡的認(rèn)可,去接近城堡當(dāng)局的一個官員克拉姆,但克拉姆是來去不定的。所以K又去接近克拉姆的情人弗麗達(dá)。但弗麗達(dá)后來也離開他而投入到城堡派來的助手的懷抱中。K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表明,人生注定是一場徒勞的旅程,人所有的抗?fàn)幎际呛翢o意義的,不論怎么走,都無法達(dá)到目標(biāo),怎么努力都無法成功。接下來的問題是,既然人活在世界上是那么孤獨與絕望,那么人繼續(xù)這樣生活在這個荒唐的世界上還有意義嗎?人究竟應(yīng)該怎樣去面對這樣一個世界?應(yīng)該怎樣去活?是放棄還是堅持?出路何在?
卡夫卡的答案是:即使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抗?fàn)幎际峭絼诘模惨煌5嘏εc抗?fàn)幭氯?。即使人生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漂泊旅程,永遠(yuǎn)沒有所謂的愛與溫暖的歸宿,也要在這個旅程中不斷地走下去。在《城堡》中,K作為一名土地測量員,卻不被城堡下屬的村子所認(rèn)可,只好與愛人在學(xué)生上課的教室里過夜,被教師責(zé)罵,替教師打掃衛(wèi)生,成為一個仆人似的勤雜工??梢哉f,他受盡屈辱。但窮其一生,K都沒有放棄,沒有掉過頭去尋找另一個地方生活,也沒有選擇退縮、逃避。他堅持直面慘淡的人生,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biāo)而進行各種各樣的努力??ǚ蚩ㄔ谝黄S筆《斗爭》中這樣寫道:“我不希望勝利,我在斗爭中感到快樂,并非因為它是斗爭,使我快樂的唯一理由是有事可干。”④ 盡管K的努力是徒勞的,并沒有取得勝利。但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體現(xiàn)了人的價值,體會到一種“有事可干”的奔忙的充實感。所以也可以說,K有理由感到快樂。馬克斯·勃羅德在談到這部小說的時候是這樣說的:“這部作品與歌德的‘誰不停地努力奮斗,我們便可以解救他’的格言是相似的?!雹?K為了進入城堡而與其斡旋,即使不知道前面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也不停地走下去,并為之用盡心計。雖然他最后也沒有得到城堡的承認(rèn),沒有取得合法的居住權(quán),但畢竟城堡容許他在村子里居住和工作。假如K在一開始遇到困難時就放棄了,那么他便不會取得這樣的結(jié)果,而是很可能被城堡趕出村子,最重要的是,他在不斷的爭取與斗爭中獲得了一種精神上的勝利。
世人給卡夫卡封了一個“弱的天才”的稱號。從很多方面來看,他確實是個弱者,比如內(nèi)向、優(yōu)柔寡斷、自卑。但有時候,最弱的人一旦強大起來,也會變得讓人吃驚??ǚ蚩ǖ淖髌穾缀醵际蔷褡詡?,寫了一群孤獨無望的小人物在這個非理性的荒誕世界上的生存困境,他們一方面在社會中找不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在精神上失去對終極目標(biāo)的渴求與關(guān)注;另一方面,他們不甘于被這種荒誕的困境毀滅、吞噬,生存的本能使他們在“淪陷”的狀態(tài)中掙扎、堅持,面對強大的異己力量,執(zhí)拗地不肯放棄。正如卡夫卡在《代言人》一文所說的:“如果你開始已經(jīng)走上一條路,那就不論如何也要走下去,你只會成功,沒有任何危險,也許最后你會倒下,但如果你邁出幾步就已轉(zhuǎn)回來,跑下樓下,那你一開始就會倒下,而且不是也許,而是確定無疑的……只要你不停地攀登,樓梯就不會終止,在你攀登的雙腳下,它們會向上長?!雹?/p>
從對待外在的異己力量所表現(xiàn)出的斗爭與堅持精神來看,卡夫卡筆下的K和大家所公認(rèn)的硬漢子桑提亞哥有相似之處。桑提亞哥是海明威《老人與?!分械娜宋?,他是一位老邁倔強的漁民,出海84天打魚都空手而歸,但他并沒有放棄。在第85天,他捕到一條比船還長的大馬林魚,并且與魚展開了一場生死搏斗,經(jīng)過一夜的苦戰(zhàn),他終于把大馬林魚殺死。但大馬林魚卻引來一群鯊魚。當(dāng)桑提亞哥靠岸時,馬林魚已經(jīng)被鯊魚吃光,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魚骨架。作為一個漁民,桑迪亞哥沒有打到魚,是個失敗者。但他在與自然界,在與大馬林魚、鯊魚的搏斗中體現(xiàn)了人的堅持與不屈精神。他是個精神上的勝利者。在打了84天魚卻一無所獲時,他可以選擇放棄,選擇收網(wǎng),但他沒有,而是選擇了堅持下去。在無邊無際的海洋上,桑提亞哥,一個老人,是那么渺小,那么孤單,可他還是堅持與風(fēng)暴、與大魚作斗爭。正如他在與大海斗爭失敗后所說的,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桑提亞哥堅持與魚、與大自然的斗爭精神和K堅持為進入城堡而努力的精神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在強大的自然與命運面前,他們雖然都是渺小的,并且最終也以失敗結(jié)尾,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自己所堅持的東西。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都是精神上的勝利者,象征了人類的堅持不息精神,也給困境中的現(xiàn)代人指明了一條出路。即不論外在世界是多么荒誕無情,我們都要保持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獨立性,保持行動的自由。這體現(xiàn)了存在主義哲學(xué)的內(nèi)涵:世界是荒誕的,人生是痛苦的,但人有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在神秘、不可知的城堡面前,K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的,但他選擇了一直走下去,努力下去。在強大而無情的自然面前,桑提亞哥也沒有得到魚,但他選擇了與之斗爭到底。這其實就是一種西緒福斯精神。
法國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xué)家加繆在《西緒福斯的神話》中講述了西緒福斯的故事:西緒福斯由于觸犯天神被罰每天不停地推石頭上山,但石頭剛剛推到山頂就又滾落下來,于是又要重新開始。西緒福斯不斷地推巨石上山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痛苦是因為它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無用的勞動,用盡全部心力而一無所成。西緒福斯推巨石上山的勞動,其實也是現(xiàn)代人的寫照。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人成為勞動的奴隸,每天像個機器人一樣地運行,做重復(fù)的機械勞動。人類變得越來越強大,作為個體的人卻變得越來越渺小,沒有自己的位置與聲音。但是人可以選擇盲從于這荒誕的世界,也可以進行思考與覺醒,保持獨立的自我意識,堅持精神世界的完整性。西緒福斯選擇了后者,所以他是幸福的,因為他有自我意識,是自己行為的主人,明知道一切都是徒勞的,也沒有放棄推著巨石向上攀登。正如加繆所說的“登上頂峰的斗爭本身足以充實人的心靈”⑦。西緒福斯堅持中獲得了一種精神上的強大力量。這也是現(xiàn)代人在困境中的選擇與出路。
不論外在的世界多么荒誕,不論命運多么強大,不論斗爭的路程是多么漫長,人是多么渺小,也要堅持不放棄。徒勞的努力,或者失敗,或者重復(fù)勞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心中有個目標(biāo),或者進入城堡,或者與大海、大魚斗爭,或者推石頭上山,總之要有個目標(biāo),并為之而進行永不放棄的努力與奮爭。這個堅持的過程就是人類精神的張揚,就是有意義的。不論什么時候都要保有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強大與力量,用以抗衡外在世界。應(yīng)該可以設(shè)想,西緒福斯是幸福的,桑提亞哥是幸福的,K也是幸福的?!?/p>
■
①⑤ 馬克斯·勃羅德:《城堡簡論》,見卡夫卡:《城堡·變形記》,韓耀成、李文俊譯,浙江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第339頁。
②③ 讓-弗·利奧塔等:《后現(xiàn)代主義》,趙一凡等譯,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頁。
④ 卡夫卡:《卡夫卡文集》(第三卷),林驤華主編,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第324頁。
⑥ 卡夫卡:《卡夫卡文集》,謝瑩瑩、張榮昌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頁。
⑦ 阿爾貝·加繆:《加繆文集》,譯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
709頁。
■
作 者:王 霞,中國人民大學(xué)文學(xué)博士,云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文學(xué)與文藝?yán)碚摗?/p>
編 輯: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