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學年期間,我參加了本校關于“如何增強歷史教學趣味性”的課題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高中學生普遍用“枯燥、沒意思”或“不重要、應付”之類的字眼來形容對高中歷史學習的感受。高中歷史也是文科高考的一個科目,為什么學生會這么不喜歡呢?經過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之后,我意識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高中歷史教學缺乏趣味性,從而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只有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趣味性,讓高中歷史課堂生動起來,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增強高中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呢?下面就談談我從這次課題研究中體會到的幾點感受。
一、要巧設導語,重視新課的導入
首先,可以通過巧妙的設問導入新課。比如在講到鴉片戰(zhàn)爭時可以這樣設問:“我們都知道中國香港在1997年7月1日才正式回歸祖國,之前一直被英國割占。請問現在的香港等同于香港島嗎?香港是英國在鴉片戰(zhàn)爭后通過一個不平等條約割占的,還是通過幾個不平等條約被一步一步割占的呢?”因為之前學生普遍認為香港是在《南京條約》中被割占,并不清楚香港和香港島的區(qū)別,通過這樣的設問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從而使學生對本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其次,也可以利用一些圖片或歷史視頻片斷來導入新課。比如在講到法國大革命時,可以播放《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的視頻片斷和展示《拿破侖肖像畫》,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的激烈程度,并思考“為什么拿破侖能對法國大革命的進程造成那么大的影響”。這樣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讓學生對本課有個生動、直觀的初步印象,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使課堂生動起來。
二、要恰當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1.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講到《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 這一課中的美國聯邦憲法時,可以展示“分權與制衡”的示意圖,然后設問:“同學們聽說過美國總統(tǒng)有一個口袋否決權嗎?這個否決權體現了美國總統(tǒng)擁有怎樣的權力?美國總統(tǒng)的否決權是不是沒有人或者機構可以對美國總統(tǒng)進行約束?如果有約束則體現了美國憲法什么樣的原則呢?”通過這樣的設問,很快就可以引發(fā)學生思考、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也從中了解了美國憲法中三權分立的重要原則。
2.要善于挖掘歷史教材中的內容,引導學生自編自演歷史劇或講述歷史故事
在教學中歷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挖掘歷史教材中的各種有趣的知識,并把它編成歷史劇或者是歷史故事,讓學生再通過表演展示出來。比如在講到《商鞅變法》時,可以將教材中的商鞅入秦自薦、商鞅舌戰(zhàn)群臣和南門徙木等內容編成歷史劇來表演或者以講歷史故事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自編自演的方式,既了解了商鞅變法的艱難以及商鞅如何變法等相關知識,又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整節(jié)歷史課的趣味性增強,同時可以從中挖掘部分學生的表演天賦,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
3.要善于合理利用現代娛樂資訊
我們高中歷史教師面對的是充滿活力的新一代高中生,他們對現代娛樂資訊尤為關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恰當利用這些娛樂資訊。當然有些娛樂資訊由于藝術加工、滿足商業(yè)需求等原因,存在著明顯的歪曲歷史的現象,比如現在流行的穿越劇等都有嚴重的歪曲歷史的問題。因此,我們在利用這些娛樂資訊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去偽存真,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使學生學到真正的歷史知識,形成正確的歷史觀。
4.要善于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
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過:“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的不同,效果可能相差二十倍?!币虼耍鳛闅v史教師,不斷加強自身語言的訓練,在課堂上通過生動、幽默的語言描繪歷史人物或者講述歷史事件,讓學生喜歡你的教學,進而對歷史學習產生興趣,并使課堂氣氛活躍生動起來,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無論是從導入新課開始,還是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我們只有不斷轉變自己的教學模式,通過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增強高中歷史教學的趣味性,讓高中歷史課堂真正生動起來,才能讓學生始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不再感覺到歷史課是“枯燥、沒意思”,并進而喜歡、重視歷史學科的學習。
(責任編輯 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