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的教師,經(jīng)常會遇到這種情況:走進課堂,滿滿一教室的學生,聽你講的沒幾個,木木地坐著的、側(cè)歪著的、睡覺的、偷著玩手機的卻很多。如果你對他們進行管教,聽話的會暫時收斂一下,不聽話的會跟你干起來,“理”都讓他們占了,簡直讓你下不了臺。面對這樣的學生,有些教師會有聽之任之的態(tài)度,只要不過分擾亂課堂秩序,就由著他去吧,何苦自找難堪呢?但也有很較真的教師,一定要拗過勁兒,結(jié)果情況會更糟糕,學生甚至會變本加厲,變著法兒地氣你,“我就是不學,不想學,聽不懂,不會”。教師生氣,學生更氣。仔細想一想,還真是“學習”惹的禍。對于厭學的學生,基礎(chǔ)一塌糊涂,你卻想盡一切辦法逼他學習,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單一的知識性傳授在中職課堂已行不通,怎么辦?教學模式需要改革,教學方法需要改變,教師的傳統(tǒng)觀念更需要更換。
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中職生吧!
他們大多數(shù)因為學習成績比較差,不得不步入職業(yè)學校的大門。 這扇門,門檻好像已低人一等,到這里讀書,意味著中考失利,意味著九年來學習成績不突出甚至落后,意味著不如別人,意味著失敗……
自卑是中職學生們的共性。
中職生昔日的同學,因為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步入了理想的學府,他們臉上刻著驕傲,甚至周末也穿著校服,帶著?;?,何等的風光!而中職生本身則非常討厭甚至厭惡這身刻著“丟人現(xiàn)眼”的校服,恨不得撕爛這“失敗”的見證,能不穿就不穿吧。有人問一名“青島華夏”的學生在哪兒上學,此中職生一語驚人,“青華!”語驚四座,頓時引來無數(shù)羨慕的目光。高等學府,天之驕子?。∈獠恢恕扒嗳A”非彼“清華”,那是“青島華夏”的簡稱?。】梢?,在人們的傳統(tǒng)意識里,上重點高中、考名牌大學是多么榮耀、風光。
自卑的不僅僅是中職生,甚至包括他們的家長﹑教師。中職學校開家長會,家長能不去則不去,一是不重視,二是嫌丟人。一位家長曾跟擔任中職班主任的筆者說:“你們開家長會真是難為人,鄰居問我干什么去,我說出去串個門,真不好意思說是給孩子開家長會。你看人家考上重點高中的,家長多神氣呀!人家那老師都是重點大學畢業(yè)的吧?”筆者一時無語,頓覺矮人一頭,中職的教師原來也是“二流”的呀!身處這種氛圍,中職生怎能健康、陽光、自信呢?
厭學是中職學生的最大特點。
九年了,中職生在學習上也許沒輝煌過,拖班級的后腿,被訓斥,受冷落。他們習慣了上課走神,習慣了跟教師斗心眼,習慣了生活在自我里……他們在課堂上找不到樂趣,可他們精力充沛呀,怎么能無所事事?于是他們便學會了上網(wǎng),學會了吸煙、喝酒、打架斗毆……于是他們又被劃歸為“問題學生”,被學校警告、處分。都是“成績”惹的禍呀!筆者曾問一位中職學生為什么不學習,該生卻振振有詞:“想學習我們會來這兒?早上高中了!”有道理?。《嗌倌炅?,不是沒有教師孜孜不倦地教導甚至為他們補習,但他們也許天生不是學習的料。他們厭倦了課堂,厭倦了聽講,如果教師還是一板一眼地在黑板上講,哪怕你再有耐心,再有親和力,你講得再精彩,能接受知識點的學生又會有多少呢?
職教改革,勢在必行!
可喜的是,這類特殊的群體,已經(jīng)得到了全社會的關(guān)注,職教改革已全面鋪開。
我校早已啟用了心理健康咨詢室,以期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障礙,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改革課程結(jié)構(gòu),打造精品課程,做到文化課為專業(yè)課服務(wù),專業(yè)課與實踐操作掛鉤。師生一起改進專業(yè)課課程設(shè)置,精編教材,使教材實用、趣味、有效。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推行“五變教學法”,即“變教師預(yù)設(shè)的課堂為學生生成的課堂;變教師獨占講臺為學生走上講臺;變單純教師提問學生為學生參與質(zhì)疑;變講得過細為給學生留下思考空間;變賞識學生的成功為尊重學生的失敗”。這種教學法有力地改善了課堂教學效果。學校不斷加大實訓投入,擴大實訓規(guī)模,“把課堂搬進車間,把名師請進校園”。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學生在“學中練,練中學” ,既能在訓練中掌握理論,又能用理論更好地指導訓練,徹底擺脫知識結(jié)構(gòu)薄弱的困擾。
走進車間(教室),聽著數(shù)控車床的隆隆聲,學生一個個生龍活虎,臉上洋溢著自信的微笑。在教師和工人師傅的指導下,一件件精美的部件被加工出來。學生不再無所事事,他們是那么心靈手巧,他們正在體驗著成功,快樂。財會班學生那點鈔的唰唰聲,簡直讓人眼花繚亂,簡直是在表演!這哪里是我們熟悉的中職生啊!還有那邊在搞建筑測量的學生,平時哪有這般用心啊!在枯燥的課堂上,他們就像是魚兒離開了水,而在他們各自愛好的對口專業(yè)上,他們卻能充分展示自己精湛的技藝,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中職生正在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著“技能成就未來”,實現(xiàn)著人生的價值,獲得社會的認可。
相信不久的將來,人們會徹底消除對中職生認識上的誤區(qū)。中職生的明天會更加燦爛輝煌!
(責任編輯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