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閱讀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外語教學的重要目標。高中英語教學應根據學生的交際需求和認識發(fā)展水平著重培養(yǎng)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得體使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維能力。為了實現英語閱讀教學目標,教師有必要對閱讀理論進行學習和探討。
關鍵詞: 閱讀策略 理解能力 句式識別 英語新課改
如何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是英語新課改的重點,我們應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幫助學生改進閱讀策略、掌握閱讀技巧。
閱讀理解是學生提高成績空間最大的部分。我們對學生在閱讀訓練中的主要困惑、閱讀理解的總體命題結構和要求、問題類型及各種題型選項的陷阱、解題思路的關鍵都要研究透徹,才能合理安排訓練。一些學生平常雖然記憶了大量單詞,但是成績卻不盡如人意。我們必須讓學生學會捕捉分析信息,文章的首尾兩段常常是重要信息的藏身之處。作者通常會在文章的第一段告訴我們他的意圖,而在文章的結尾會對說明的問題和觀點進行總結。從句子成分來看,抓住了句子的主語和謂語就是把握住了主要信息。詞語中的實詞重要,虛詞中的連詞則表明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
一、閱讀理解得分不高的原因
1.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濃。
教師應選擇恰當的閱讀材料,并依據實際情況對材料進行篩選,加快學生的閱讀速度。在選擇材料時應注意以下四點:(1)長度適中。(2)難易適當。閱讀材料的生詞量不得超過3%,材料的難易度應遵循先易后難、逐步提高的原則。(3)題材、體裁新穎多樣。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使他們涉獵多方面的知識,提高閱讀速度。(4)閱讀材料的思想性。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那些內容健康、能夠啟發(fā)他們思維的好文章。
2.學生對文章整體把握力不強。
一些學生在做閱讀理解試題時,試圖理解所有內容,生怕錯過一個細節(jié)。實際上閱讀過程就如同欣賞風景一樣,欣賞者看到的應是全貌,而非局限于某個具體事物。有限的視幅限制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縱觀全文的習慣,從而提高他們把握全文的能力。
3.缺乏閱讀策略。
高考閱讀題更加注重對學生速度、知識的深度廣度及理解能力的考察,題目越來越靈活,形式復雜多變,內容更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些學生不會隨著閱讀的進展而調整閱讀方法,一味地從頭讀到尾。有的學生錯誤地覺得擁有大量的詞匯和熟練的語法結構就能在閱讀中輕松獲得高分,根本不需要什么技巧和方法。
二、提高高中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教學策略
1.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對于生詞多、難度偏大的材料,可以先看問題,再通過關鍵詞尋找答案。常用的方法有:略讀,即快速掃視完全文,尤其是首尾兩段,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跳讀法,為查找某個事實題而進行閱讀,找到答案即可。在閱讀教學中,要求學生第一遍應快速閱讀,抓住大意,指導學生理解文章的標題、開頭和結尾的中心句。在深入分析文章時,要求學生理解各段文章的思想,掌握文章結構。只要堅持泛讀與精讀相結合,學生的閱讀水平就一定會有所提高。
2.狠抓詞匯,打好基礎。
掌握足夠的詞匯是理解文章的關鍵。學生一提到記單詞就怕,我們應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記憶方法提高記憶效率。學生常用的記憶單詞的方法有同類記憶法、對比記憶法等。教師平時要促使學生養(yǎng)成歸納同義詞、反義詞的好習慣,要求學生多記有用詞組、搭配,這樣不但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有助于把握文脈。教師還應教會學生猜測生詞的方法,如定義解釋法、因果關系法和上下文暗示法等,盡量訓練,提高學生的猜詞能力,碰到生詞切勿驚慌。
3.加強句式識別能力的培養(yǎng)。
文章中的難句常讓學生無從下手。高考試題的發(fā)展趨勢就是難句增多、句型多變。高水平的閱讀者往往抓住話中的關鍵詞即可領悟句子大意,這就是句式識別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句式識別能力,教師可從五種基本句型抓起;注重教學以并列連詞and,but,for等連接的并列句;認真抓好主從復合句的教學;注意辨別一些修辭性句式。
4.理解整體語篇,把握作者意圖。
做推理猜想題時要求學生對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及文章細節(jié)的發(fā)展進行正確的推理判斷,作者總會設計一些隱藏在語篇深層的話中話,也就是作者的意圖、可能發(fā)生的事件等。
5.注重培養(yǎng)理解、推理、判斷能力。
英語課文是訓練閱讀理解的最佳材料,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材料,將閱讀理解訓練貫穿平時的教學中,將精讀與泛讀有機結合起來,強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一篇新的課文,我們可以先設置幾個問題并給學生時間快速閱讀,再對照問題,按精讀要求,讓學生針對指定段落,找出重要的語言點。通過提問和小組討論,再輔以教師的點撥,突破閱讀障礙,把握全文。這樣,學生的能力就在不斷的訓練中得以提高。
蒙田說:“聰明人看到他應該看到的那么多,而不是他能夠看到的那么多?!边@位文學大家勸導人們做事情、處理問題時要多開動腦筋,一個句子的含義不一定是所有單詞詞義的累積。很多話語中含有說話人的言外之意。我們要通過信息綜合歸納、理解。深層次的理解更要尊重作者的觀點,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
6.有效開展課外閱讀。
要使學生的閱讀轉為主動積極,方法有:(1)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擇閱讀材料。比如高一時適當降低起點,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興趣,逐漸同步閱讀內容和課本。(2)豐富學生的背景知識。背景知識是理解特定語篇所具備的外部世界知識,它影響閱讀理解的準確性。
7.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為了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異域文化,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要搞好課外閱讀教學,主要靠教師的鼓勵和指導??鬃釉疲骸爸?,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庇糜谡n外閱讀訓練的題材是學生感興趣的。可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一些原著或經過改編的原著,體會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感受異國的歷史文化氛圍。
課外閱讀最好采用限時閱讀的方式。如果說對學生的做題時間不加限制的話,則不能訓練學生適應新的考試要求,所以要在限時閱讀時讓學生體驗不同類型的題目。平時可以舉行班級小型競賽活動,及時表揚和鼓勵成績較好和進步較快的同學,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8.注重習慣,提高效率。
培養(yǎng)好的閱讀習慣是加快閱讀速度的先決條件。在閱讀中,讀者對所讀材料有直接的印象。他們在看的同時把需要的信息自然轉入大腦。同時,針對閱讀時發(fā)聲、嘴唇嚅動、心中默念和一些不必要的手勢或動作都應堅決克服。
總之,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涉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認真地加以訓練,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不斷總結方法和技巧,在吃透文章的基礎上,科學推理,杜絕憑空臆想和隨意揣測,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才能不斷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牛津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董慶珍.高中英語閱讀及閱讀能力的形成教育革新.
[3]何婧婧.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現代閱讀.
[4]陳俊梅.高中英語閱讀研究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