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文學習進入高中階段,學生間成績的差距在不斷拉大。有些學生語文學習狀態(tài)越來越好,學得高效而輕松,但仍有部分學生對于學語文很苦惱,一直摸不著門路。文章分析了這些語文學困生的特點、成因,提出了相應的轉化對策。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 學困生 教學方法
學困生在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了明顯的落后現(xiàn)象。具體表現(xiàn)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語言表達能力差;思維能力低下;缺乏自控力;身上存在諸多心理缺陷與心理障礙,如自卑心理、畏難心理、惰性心理等。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對語文學習沒有興趣,對語文課程產(chǎn)生對抗或倦怠心理。這些語文學困生在理科班或藝術班出現(xiàn)得比較多,表現(xiàn)得較為明顯。
一、樹立自信,給予關愛
江蘇特級語文教師吳非說:“我們要有不跪著教書的勇氣?!闭Z文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認識。處在弱勢地位的學困生與優(yōu)秀生比較,他們的敏感度脆弱,更渴望老師能公正地尊重他們、愛護他們,更需要進行心理疏導與學法指導。對于學困生,我們理應傾注更多的關愛與關注。首先要徹底改變單一的以考分衡量學生的評價觀,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奥牎⒄f、讀、寫”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改進教法是轉化學困生的良策。語文教師要徹底改變學理科化教學中“題海戰(zhàn)術”的錯誤做法,針對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關注人文教育,重視語感的培養(yǎng),通過強化積累提升語文素養(yǎng)。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轉化學生的基礎工作是讓后進生建立“智力背景”。我們要引導學困生獲取廣博的課外知識。在教學進度的安排上,要確保課堂教學的量與度、作業(yè)與試題的檔次,靠近學困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很多教師認為,“內容少一點、難度降一點、活動多一點”就是轉化高中語文教學中學困生的良策。
二、開放閱讀,培養(yǎng)興趣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應重視語文學科的熏陶與感染作用。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學生、教師、作者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對閱讀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要重視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獨特感受。應該讓學生在閱讀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從中有所感悟,使情感得到熏陶,思想獲得啟迪。要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困生良好的語感與整體把握文字的能力,提高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閱讀教學重在情感熏陶、個性發(fā)展。每個人都有獲取信息的欲望??梢杂幸庾R地把他們編入特殊組中,在其他同學的啟發(fā)與幫助下,大膽地表達。這樣能給予他們學習的自尊。其次,多看一些課外作品,讓他們挑選自己有興趣的作品閱讀,再對他們提出一些適當?shù)囊?,從而增強他們學好語文的信心。如教學《阿Q正傳》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上網(wǎng)查找圖片資料,觀看電影;《像山那樣思考》一課,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感悟自然中的平衡規(guī)律;學習應用文體時可以帶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三、提升素養(yǎng),獲得進步
在新課程標準與新的教學理念下,教師應該緊貼語文學困生的特點實際,不斷探索實踐新的教法,努力讓每一名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益。因人而異實施層次教學,在教學目標制訂上,把難度系數(shù)適當下調,讓語文學困生“跳一跳就能摘桃子”;在教學活動組織中,準備一些難度較低的問題定向提問學困生,讓他們有參與的機會;在練習或考試中,降低試題的難度,考試檢測專門設計基礎內容試卷,讓他們通過努力獲得較為滿意的成績。創(chuàng)新形式抓好課堂教學,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結合起來,在講清、講透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盡量讓學困生通過自己的閱讀、探究、思考、觀察、想象、質疑與創(chuàng)新等豐富多彩的認識過程,獲取進步,提高素質。發(fā)動學生結對互助教學,自己主動帶頭,發(fā)動語文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與學困生同桌的同學,共同幫助一名學困生。重難點問題課由老師講解,作業(yè)練習讓優(yōu)秀生輔導,課堂專心聽講由同桌監(jiān)督。這樣,不僅提高了學困生的成績,還進一步融洽了師生關系。
四、因材施教,各個擊破
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各不相同,在很多方面存在差異。每個學生學習問題不同,應該有針對性地讓這些學困生加強相關方面的練習。在某些存在通病的方面,這些學生往往觀察能力不強,導致語文學習能力較差??臻e時可以開展一些邏輯推理方面的游戲,如“狼人游戲”,這些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這些游戲可以極大地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課余時增加一些閱讀任務,加大語文的閱讀量是提高學習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名人傳記等是閱讀內容的首選。學生在閱讀的同時,也應該做到多思多記,把觸動心靈的、語言唯美的句子和段落都記錄下來。每隔一段時間還舉辦一次札記展覽,評選出最佳的札記,借以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通過閱讀,學生會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在閱讀過程中積累詞匯。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自然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總之,加強高中語文學困生的教育是進一步提高素質教育的增長點。學困生的轉化是一個艱苦而又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采用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用愛開啟學困生的自閉心門。只有這樣才會使每一位學困生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知識的海洋。
參考文獻:
[1]李爽.學困生成因分析與轉化措施[J].考試周刊,2011(29).
[2]胡勝利.中學生不同課堂情境的成就歸因及再歸因[J].心理學報,2011(3).
[3]文海山.如何培養(yǎng)語文學困生的語文能力[J].當代教育理論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