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弊怨乓詠?,一入宮門深似海,除了孝莊太后、慈禧太后這樣比較出挑的,大多數的后妃只是默默來去,做一做配角。雍正時,曾經允許自己的兄弟將其生母接到各自的府中奉養(yǎng),享受天倫之樂。沒有兒子的,就只能孤老宮中,連外人都不能隨便見。清朝規(guī)定,后妃不能給自己的孩子哺乳,以此疏離母子感情,避免母后干政。妃嬪在皇帝死后稱太妃、太嬪,而且只有皇帝和她們的年齡都超過50歲后,先皇的這些后妃們才能和皇帝見面,以避免宮亂。此外,后妃不能獻媚、不許亂穿市井衣服、所戴頭飾,要守等級規(guī)矩、伺候太后吃飯時只能站立、會見娘家人或省親時不能訴苦、不能招惹出宮女子等,這都將后妃們牢牢地困在了宮中?;实墼跁r,還能偶爾見到這個男人,當皇帝駕鶴西去后,后妃們就只能冷清度日了。
現在,就讓我們回到清朝,看看清帝身故后,他們的女人們真實的遭遇吧。
被逼上絕路的阿巴亥
天啟六年(1626年)8月12日,辰時,距離努爾哈赤去世不到24小時,大妃烏拉那拉·阿巴亥換上了禮服,佩戴上了珠寶首飾,珠淚盈盈,跪倒在皇太極等一干人面前,啜泣著說:“我從12歲開始侍奉先帝,豐衣美食,至今26年了。我不忍心離開先帝,因此要到地下去陪他。只是我兩個兒子多爾袞、多鐸還年幼,請大家好好照顧他們。”說完,阿巴亥再次深深地磕了一個頭。各位王爺木然地坐著,其中一位搭腔道:“如果我們不照顧兩位幼弟,就是忘記父親,我們豈有不好好照顧的道理?!甭牭竭@句話,阿巴亥似乎放心了,擦掉眼淚,慢慢地走到了努爾哈赤的棺材旁。就這樣,37歲的阿巴亥香消玉殞。
這段被史書上描繪得十分莊重的歷史,實際上只是一場“秀”—一個正處壯年,還有兩個兒子需要照顧的女人,怎會真的自愿去陪一個死人?
這要從阿巴亥的身世說起。
烏拉那拉·阿巴亥,烏拉國的公主,12歲時被其叔叔作為禮物嫁給比她年長31歲的努爾哈赤。14歲時皇太極的生母葉赫那拉·孟古哲哲去世,阿巴亥從諸福晉中脫穎而出,成為大福晉。
然而,就在她春風得意之時,災禍卻突然降臨—她的侍女因為和別人通奸而被努爾哈赤的小福晉德因澤舉報。幸運的是,阿巴亥并沒有因此受到處罰。
沒能扳倒阿巴亥,德因澤不甘心,她繼續(xù)揭發(fā),說阿巴亥曾經給大貝勒代善和四貝勒皇太極送好吃的。更嚴重的是,她說阿巴亥曾經在一天內派人到大貝勒家兩三次,甚至深夜也有好幾次親自到大貝勒那里去。努爾哈赤震怒,立刻派人去調查。調查者稟報,每次努爾哈赤宴請眾貝勒吃飯,阿巴亥就會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還頻頻和代善眉來眼去。然而,這種事聽上去非常嚴重,卻也只是捕風捉影,要定罪也難,況且這還是家丑。就在努爾哈赤為是否處置阿巴亥猶豫不決的時候,又一位福晉舉報阿巴亥私藏財物。借著這一點,努爾哈赤將阿巴亥驅逐出了汗王府,而小福晉德因澤則享有了與努爾哈赤同桌吃飯的權力。
不過,僅過了一年,努爾哈赤又想起阿巴亥的好處了,再次將她立為大妃。再次上位的阿巴亥表現得更加出色,天命六年(1621年)阿巴亥和眾福晉隨努爾哈赤出席未來國都東京城的慶賀大典;天命七年(1622年)阿巴亥率眾福晉到廣寧前線勞軍;天命八年(1623年)她又和眾福晉隨努爾哈赤踏勘行獵、接見蒙古貝勒。阿巴亥逐漸成長為強權女人,后金實力也在與日俱增。然而,天不假年,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攻打寧遠失敗,受傷感染,在回沈陽的途中死于渾河上的叆雞堡。臨終之前,他召喚阿巴亥來到身邊,要同她商量身后事—這卻成了她的催命符。
努爾哈赤生前將阿巴亥的3個孩子都列入了后金九大貴族之列,將自己親自統(tǒng)領的正黃、鑲黃兩旗的大部分都賜給了他們,而且還將自己統(tǒng)帥的親軍交給了多鐸,另賜一旗給多爾袞。一系列的封賜讓眾貝勒非常緊張。在努爾哈赤的最后時刻,只有阿巴亥服侍在側,如果她借遺命之名搞點什么名堂,誰都受不了。幸好她的3個孩子還小,雖然受封,但不實際主事。于是,剛被推為新汗的皇太極立刻將努爾哈赤的“遺命”擲到了阿巴亥的面前。就這樣,阿巴亥香消玉殞,那位曾經告發(fā)阿巴亥的德因澤也殉葬了。
阿魯特氏:同治帝皇后的悲劇人生
1945年8月,侵華日軍投降,全國一片歡騰。然而在清東陵,齷齪的一幕正在上演—一些土匪和不法分子盜掘了康熙、咸豐、同治和慈安太后的陵墓,其中最慘的是同治的惠陵,不僅財寶被盜掘一空,皇后的衣服也被扒得一件不剩,肚子還被剖開,腸子流了一地—因為盜墓人聽說她是吞金自殺的。這位身前不幸、身后也不得安寧的女人就是同治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
阿魯特氏能夠成為皇后,對其家族來說是幸運的,然而對她個人來說卻是悲哀的。她的直接競爭對手是后來被封為慧妃的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富察氏家族背景深厚,傅恒、??蛋哺缸邮乔r期的重臣,乾隆的后妃中有三位來自富察氏家族,道光咸豐兩帝及多位皇室成員都曾娶過富察氏。所以當慈安和慈禧兩位太后為同治選后妃的時候,慈禧看中的就是這位家族背景深厚、年紀幼小的富察氏,而慈安則對成熟穩(wěn)重、知書達理的阿魯特氏情有獨鐘。同治帝也喜歡阿魯特氏,并最終選了阿魯特氏。這讓慈禧非常不爽,更讓她不舒服的是,這個媳婦屬虎,而慈禧屬羊,民間有“羊入虎口”之說,兩相疊加,禍根就這樣悄悄種下了。
婚后,同治小夫妻倆感情融洽。同治往皇后的寢宮跑得很勤,而很少到慧妃那里去。慈禧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她一面力挺慧妃,剛進宮就讓她享受貴妃待遇,兩年之后更給她僅次于皇后的皇貴妃待遇;另一面則直接訓誡同治,說皇后年少,宮中規(guī)矩還不熟,不要老跑她那里去,會妨害政務,有空該多寵寵慧妃。
兒子不聽話,慈禧就把怨氣撒到兒媳婦身上。每次看到阿魯特氏對同治笑臉相迎,慈禧就說她是“狐媚惑主”;同治帝有病的時候,阿魯特氏懾于慈禧威嚴,不敢去伺候,結果被慈禧罵成沒有夫妻之情;當同治生命垂危,阿魯特氏偷偷去看望,為同治擦拭膿血的時候,慈禧又罵她是在耍狐媚之術,就怕丈夫死得不快。處處刁難、步步作踐讓阿魯特氏心中非常凄苦。有一次,阿魯特氏偷偷對同治帝傾訴遭受的這些苦楚,同治便對她說:“卿暫忍耐,終有出頭日也?!笔肓线@些話正好讓慈禧聽到,她覺得這無異于教唆同治背叛自己,于是推門而入,給了阿魯特氏兩巴掌。結果阿魯特氏忘記了“忍耐”,說道:“我是從大清門進來的皇后,請給媳婦留一點體面?!边@一下戳到了慈禧的痛處,貴人出身的她自然享受不到從大清門進宮的榮耀。慈禧怒火中燒,立刻傳令對阿魯特氏施行下等奴才才受的杖責之辱。病重的同治聽到后氣暈了過去,阿魯特氏這才免于受罰,但悲劇的命運已經無法阻止了。
阿魯特氏的悲慘結局其實也有自找的成分—她從不懂得向慈禧低頭。阿魯特氏身邊的人勸她要討好慈禧,才能保住位子,但她卻說:“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門迎入,非輕易能動搖也?!边@些都讓慈禧與阿魯特氏的矛盾逐漸尖銳。慈禧曾試圖廢掉阿魯特氏,便找來醇親王奕商量,結果奕說不是從大清門進來的人無權廢掉從大清門進來的皇后,這或許更加重了慈禧的報復之心。
同治十三年(1875年)十二月五日,同治帝駕崩,按理嗣皇帝應該延續(xù)同治的香火,結果慈禧搞了一個“兄終弟及”,讓同治的堂弟載湉繼承大統(tǒng),這將阿魯特氏推向了十分尷尬的境地。將來,阿魯特氏只能以皇嫂的身份居處后宮,既沒有了原來皇后的權力和地位,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和載湉的關系。更諷刺的是,在同治去世14天后,兩宮太后封她為嘉順皇后。這意味著她將一輩子頂著一個皇后的身份守寡。為此,她的父親崇綺曾向慈禧請示辦法,結果慈禧嘴里蹦出兩個字—殉葬。崇綺無奈,只好在女兒向他求救的時候在紙上寫了一個“死”字。就這樣,阿魯特氏自殺于儲秀宮,終年22歲,距同治帝去世僅75天。據說阿魯特氏吞金自殺未遂,后絕食而死,于是便有了文章開頭的骯臟一幕。
那些特別的后妃們
蘇麻喇姑雖非后妃,卻頗為傳奇,她是孝莊文皇后年輕時的貼身丫鬟,后來作為陪嫁跟隨進宮,是康熙的第一任滿文老師,也曾參與清朝衣冠飾樣的制定。她前后服侍孝莊60年,兩人情同姐妹,在宮中的地位也很高。孝莊稱她為格格,順治與她平輩相稱,康熙則稱她為額娘,康熙帝的眾皇子則尊稱她為祖母。孝莊去世后,她又幫助撫養(yǎng)了康熙的十二子允祹,在她的精心培養(yǎng)、指點下,允祹富有才干卻又未介入儲位之爭,最后得以壽終正寢。蘇麻喇姑也在90多歲的時候去世。
允祹的生母,康熙帝的定妃也非常長壽,雍正二年(1724年),她被允祹接到王府中奉養(yǎng),一直活到乾隆年間,死時97歲,為清朝諸妃長壽之冠。
但活得長并不見得都很幸福。壽康太妃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嫁給了54歲的努爾哈赤,第二年,她的姐姐嫁給了皇太極,就這樣,妹妹成了姐姐的婆婆。她沒有得到過努爾哈赤的愛,而且年紀輕輕就成了孀婦。更可悲的是她非常長壽,直到康熙四年(1665年)才去世,就這樣孤寂冷清地在宮里過了半個世紀。
除了這些人,清朝的后宮中還有兩位奇女子。一位是皇太極的懿靖大貴妃,她原本是察哈爾林丹汗的大福晉,史稱“囊囊福晉”。林丹汗死后,皇太極就娶了這位寡婦,清朝入關后,她長居深宮,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去世。她的兒子就是董鄂妃的丈夫博穆博果爾。另一位則是嘉慶的第二任皇后,嘉慶去世后,大臣們未能找到秘密立儲的小金盒,孝和?;屎笥芯d愷和綿忻兩個兒子,她若做點手腳并非不可能,但她深知綿寧是乾隆指示、嘉慶屬意的繼承人,也是宗法中的嫡長子,于是,她以皇后的名義直接降旨,指定綿寧繼位,這一大公無私之舉也讓道光帝敬佩。
當然,這些都只是清朝后宮中的冰山一角,偌大的宮廷,268年的統(tǒng)治,還有無數的女子曾經在這里有過喜怒哀樂,說不完、道不盡,那些皇帝身后的可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