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本文系2012年吉首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美術教師理論課堂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控與評價研究》(項目號:2012JSUJGB5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目前高校美術類專業(yè)透視學課程往往課時少、班級多、學生上課集中,再者,透視學知識抽象難懂、內(nèi)容信息量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業(yè)評價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透視學;課堂教學;大學學生;學業(yè)評價方法
透視學是高校本科專業(yè)美術類與藝術設計類二級學科專業(yè)基礎理論課程,一般開設在大學一年級上半學期,是學生進校就要面臨學習的一門專業(yè)基礎理論課。大學生透視學課程學業(yè)評價包括對學生“出勤”、“平時作業(yè)”及“考試過程及結果”等學業(yè)情況進行及時的評價和分析。[1]
1大學透視學課程學生出勤檢查
吉首大學美術學院透視學學生往往包含一個年級兩百人左右,因此,學生的出勤是學習的重要保證,是學業(yè)評價的重要方面,一般占課程成績的百分之十,任課老師檢查出勤所采取的方法至少有五種。第一種是“點名法”,這是普遍采用的一種方法,可通過教師親自點名、學生干部點名兩種形式開展,但這種方法,有它致命的缺點,即在教師點名時,在一百多人的大班里學生幫沒來的喊到是難以發(fā)現(xiàn)的,而班干部點名有時即使發(fā)現(xiàn)沒來的同學出于與其的相處關系也不一定指出,這樣就起不來點名的效果。所以一門課下來我通常最多只用二、三次這種方法,如第一堂課可用這種方法,一般學生都會到齊,此時,學生還不敢代喊;另外,在人數(shù)比較齊的時侯用這種方法,可起震懾作用,使學生不敢不來上課,因為他得顧及到老師會點名,但這種方法不能濫用,否則長時間點名會引起學生反感,代喊現(xiàn)象反倒增多(此時學生不一定沒來),這樣便起不到檢查學生出勤的目的,同時,習慣性的“替喊”還會觸及到教師上課的威信,所以,老師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而要以多種方法穿插運用來檢查出勤。第二種是“簽到法”,就是讓學生簽到,通常在講課結束后,教師把準備的空白紙發(fā)下去,讓學生一個一個輪流簽名,沒有名字的記缺勤,這種方法可節(jié)省教師點名的時間,保證查勤的相對準確性。但其缺點,如果老師不跟進,會有“代簽”現(xiàn)象,但遇到學生多時會造成時間的浪費。第三種是“座位法”,也就是一個大班分四個小班坐,每個班級按學號坐,這樣每次沒來的學生,他的位置就空在那里,學生出勤一目了然,這種方法既節(jié)省教師點名的時間,又能保證查勤的準確性,一般不會有“代坐”現(xiàn)象。但這種方法剛開始實施起來比較麻煩,需要任課教師組織班干部協(xié)助來進行完成,在遇到百來人的大班級用此種方法較有保證。第四種是“表格打√法”,即任課老師在上課前制好一張表格,每次上課讓學生在所在周列自己的姓名后打“√”,類似“簽名法”,但速度快些,沒來的用紅色劃上,以避免下次學生補打“√”,在學生打“√”的過程中,老師盡量跟上,以避免“代√”,這種方法較有保證,具有系統(tǒng)性,但還是挺耗時,人多時多少會占用教學時間,可在放相關教學視頻時進行打“√”檢查出勤。第五種是“作業(yè)檢查法”,在每堂課講授完后布置作業(yè),要求下課后交,跟學生說明沒交作業(yè)的記出勤,這樣既能督促學生的學習,又能檢查學生的出勤,同時不費時間,也不會出現(xiàn)遺漏,但需留意“代交作業(yè)”的現(xiàn)象。以上五種方法常混合來用,甚至不打招呼,形成有效的出勤監(jiān)控手段,以保證學生學業(yè)的開展,但最根本的是老師課上得好,學生自覺感興趣。
2大學透視學課程作業(yè)檢查及輔導
注重分析學生理論學習過程中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包括作業(yè)完成情況等,平時作業(yè)一般占課程成績的百分之三十,透視學課程包含大量的作業(yè)練習,任課老師檢查作業(yè)的方式有以下六種,第一種方式,“以優(yōu)帶面法”,每周上完課后,布置作業(yè),在下周上課前檢查,把作業(yè)收上來打完分后馬上還給學生,好的作業(yè)拍成照片,整理后加入課件在下一周上課時進行全班表揚,讓學生向他們學習,迎頭趕上。第二種方式,“以點帶面法”,每周在上課前,對每個班的學習委員或班長重點輔導作業(yè),并把班里每個學生的作業(yè)情況跟班干部說清,讓其轉(zhuǎn)達到班級的每個學生中,做不理想的修改一遍,再不明白的課后找時間進行個別輔導,2008級一年級七個班的學生就采取這種方法授課,學生普遍反映較好,但這種方法耗時大,工作量大,任課老師較為疲憊,因為幾乎七個班的學生都關注到,其優(yōu)點:通過教師的課外義務輔導彌補課堂課時的不足,這是一種時間的變通方式,但這種方式只重點輔導班干部,會給其他同學感覺不公平,所以在日后的教學中,側重課堂輔導,并結合簡潔明了的課件演示以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第三種方式,“以問題帶面”,課堂講課加練習輔導,這種方法在面對一百多人的大班級上課,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不一定每個學生顧及到,有時要靠學生主動提問來進行個別輔導,然后從中找出普遍所存在的理解問題,再到講臺重點闡述。第四種方式,“課外寫生法”,理論教學結合寫生實踐法,通過帶學生外出寫生,在寫生中解決透視問題,這種方式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教學設計與安排,作為任課老師也可結合設計速寫或速寫課程來完成,但實際上很少運用這類方法,主要是不好操作且忽略了基本理論的講述及基本作圖訓練,因為寫生與設計作圖畢竟有些不一樣,但針對美術學(師范)專業(yè)還是可行的。第五種方式,“室內(nèi)寫生法”,如透視學一般會與《素描》、《設計素描》課程一起上,在上專業(yè)基礎課程時,可結合透視理論知識進行繪畫實踐活動,如上《設計素描》時,擺設一張平行透視的書桌讓學生畫,從而在實踐中消化平行透視理論知識,在第二周靜物擺設中,讓學生表現(xiàn)成角透視的書桌,并以室內(nèi)一角為背景,從中在實際作畫過程中吃透成角透視的理論知識,當然在此寫生過程中,有的學生俯視角度大,有的學生帶仰視角度,這又涉及到傾斜透視的理論知識。所以,通過一堂室內(nèi)素描課同步解決透視學理論誤區(qū),克服阻礙透視學理解的關節(jié)點,使學生對透視知識從不理解到慢慢理解、從不熟練到熟練表現(xiàn)以致應用自如。這種方法效果明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就是上素描課的老師不一定上透視學,所以,這種自覺融入透視學理論意識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具備。第六種方式,“課堂作圖法”,就是在課堂上老師以示范作圖為主,學生跟著老師一步一步畫,這種方法實際可行,學生一目了然,不易掉隊,遇到不懂的,老師再把上一步再演示給學生看,每一堂課解決一個或一種透視圖形的作畫步驟,28個課時14周,除去第一周基本理論課,最后一周理論及作圖復習,還有五一放假一周,預留停課一周,一個學期可以保證十個以上透視圖形作圖學習,基本上涉及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內(nèi)容,每次教學結束收齊學生課堂作業(yè)進行檢查,這樣既能督促學生課堂認真聽課、認真學習,又能檢查學習效果及學生出勤情況。不理解的,老師還可把課堂作圖步驟拷給大家作課后參考復習之用。
3大學透視學課程考試
考試是檢查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一般占課程成績的百分之六十,在設計試卷時,其分值分布,理論部分與作圖部分比例六四分,內(nèi)容包括教材的各個章節(jié),不能太易或過難,太易學生馬上交卷起不到考查的作用,過難造成大部分學生不及格也會影響學業(yè)。[2]平時學習就注重作圖練習,所以考試則側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及其作圖應用上,又由于考試是采取閉卷形式,復習時不要太具體以免泄題,該背的背,該理解的慢慢琢磨體會,以彌補平時對理論知識有限的學習時間。最后提醒學生不要抱有作弊思想,端正學風,否則影響學業(yè)成績,起到震懾作用。以上從出勤、作業(yè)檢查、考試三個方面對大學透視學課程學生學業(yè)評價方法進行研究,但其經(jīng)驗關于可推廣整個美術類專業(yè)理論基礎課堂學生學業(yè)評價方法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光耀,肖紅,劉承棟.高校課堂教學質(zhì)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思考與設計[J].高等建筑教育,2009(1):5153.
[2] 王大根.美術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67181.
作者簡介:鄭泓灝(1973—),男,廣東廣州人,吉首大學美術學院講師,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