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聞特稿作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承載著及時準確地向廣大讀者傳遞國內外最新信息的任務。本文從新聞特稿的定義,分類入手,分析了新聞特稿敘述與描寫結合的語言特點、以小見大的結構特點。
【關鍵詞】新聞特稿 語言特色 寫作結構
獲得首屆普利策特稿寫作獎的記者喬恩·富蘭克林曾經提出這樣的觀點:新聞特稿是一種非虛構的短故事形式①。新聞特稿主要采用講故事的形式報道新聞,突出表現為報紙雜志化,新聞故事化。在廣播和電視媒體方面,以新聞特稿的敘述方式報道新聞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其目的也是為了強調新聞的故事性、人情味。由于新聞特稿在新聞報道中體現出簡潔性、新穎性、客觀性、故事性等特點,它已經成為新聞報道中的主流寫作形式。所以,掌握新聞特稿的寫作特點就成為每個新聞記者必備的新聞寫作能力之一。本文通過分析新聞特稿的語言結構、選材和表達方式等方面的特點,探討新聞特稿的作用,并推測其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一、新聞特稿的定義
新聞特稿以其特有的深度和廣度,細膩的描繪,曲折動人的情節(jié),生動詳盡的敘述,贏得了讀者的青睞。它是通過文字深入揭示事物本質,把問題說透徹的報道,是具有可讀性、主題鮮明、較有深度、擁有高度的文學價值特點的新聞報道。新聞特稿在新聞寫作中是最不講求時效性的。同時在新聞價值元素中,新聞特稿更強調人情味,講求對新聞深層內涵的發(fā)掘,像其他新聞題材一樣,新聞特稿必須真實,但在趣味性和吸引力的要求上它又有小說的屬性②。
二、新聞特稿的分類
新聞特稿按照題材不同,寫作角度不同,立意不同,反映社會現象不同,通常被分為社會特稿,事件特稿和人物特稿三大類③。這些特稿在寫作上都突出趣味性,在寫作結構上都采用“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體”的思路。以一個很有趣的小鏡頭或軼事做導語,引出特稿的主題,然后從不同的角度對主題進行闡述,最后通常用一個總結性或趣味性較強的引語或故事結尾。
三、社會特稿的寫作特點
1、社會特稿的定義
社會特稿是用形象化手法向讀者描述某種社會現象的新聞報道形式,是從一個具體的事件或人物展開,來表現某一社會現象。
2、社會特稿的語言特點
社會特稿從一個小故事展開,揭示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社會特稿的語言很樸實,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煽情的話語,但是它能真正打動讀者的心。文章采用講故事的形式,貼近生活,是在真實故事的基礎上的一種新聞表達方式。社會特稿的語言必須是真實可信的,能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社會特稿講求可讀性,通常采用敘述與描寫交疊使用的手法,既交代事件又有描寫,用簡潔通俗的話語使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畫面感,傳遞給讀者一種真實感,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
四、事件特稿的寫作特點
1、事件特稿的定義
從嚴格意義上講,事件特稿是社會特稿的一種,因為事件特稿往往要通過一個事件透視這個事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所以在有些情況下二者很難區(qū)別。在一般情況下,事件特稿更多地是圍繞一個事件展開的。
2、事件特稿的語言特點
主要使用敘述方式,對人物、事件等實際情況做出概括性的說明和交代。所以事件特稿的語言特點是概括性強,描寫很簡潔,內容真實可靠,用最準確的話語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整個文章交代事件很清楚,不累贅,作者在最后點明主題。反映出事件特稿的語言有兩大特色:一是真實,二是可讀。
3、事件特稿的結構特點
寫作結構是先描寫一個新聞事件的局部或介入該事件的人群中的個體,然后從不同角度對事件進行闡述。
事件特稿切忌不能太過平談,要具有可讀性和故事性,要能吸引讀者的眼球。事件特稿恰到好處的使用懸念法,不僅能使作品情節(jié)曲折,富有魅力,還能引起讀者的閱讀和思考。事件特稿的寫作結構如下:
導語—引語或者圍繞一個新聞事件發(fā)生的最有趣的情節(jié);
主體—從不同方面多角度地描述事件本身或事件的某個側面;
結尾—通常用引語或一個小故事呼應導語,使故事達到一個小高潮。
五、人物特稿的寫作特點
1、人物特稿的定義
從采訪和寫作的角度劃分,人物特稿一般分為作者描述型,被訪者親朋敘述型,被訪者自述型和多種形式混合型。寫人物特稿不再從一個人或一件事著手來推而廣之地說明一個社會現象,而是要寫具有特殊代表性或特殊才能的人的故事。
2、人物特稿的語言特點
人物特稿可以用更多的筆墨,更詳盡、更生動地描繪新聞人物,可以用敘述、筆錄、描寫、議論與抒情多種方法并舉的方式描寫人物,這是人物特稿的總的語言特性。然而,一篇好的人物特稿更需要用簡潔的話語突出新聞人物的特點,再從細節(jié)入手,進行細致的人物描寫。
3、人物特稿的結構特點
人物特稿的寫作習慣仍然遵循這個既定思路,即“以小見大”,但這種“小”通常是指能反映人物特長的某個小情節(jié)或軼事,突出表現一個人物的與眾不同之處。人物特稿的寫作結構如下:
導語—軼事,小插曲,引語或對人物某一狀態(tài)的描寫;
主體—通過第三人稱講述和自述的形式,圍繞人物特稿側重的主題講述故事的細節(jié);
結尾—對導語主題的呼應,通常是通過引語或軼事使故事達到一個小高潮。
六、新聞特稿的發(fā)展
1、新聞特稿的題材選擇與表達方式
特稿打動人心的地方首先表現在題材選擇方面:以小見大。從小處著手,反映社會大背景,并且注重新聞的題材與時代背景的結合。特稿在題材上著重選擇被普遍關注、具有普遍閱讀興趣的題材,通常人物和事件很小,但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很大。
特稿寫作重要的一個特點是重視細節(jié)寫作,精彩傳達事實。細節(jié)是特稿的主要事實,逼真描寫細節(jié),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傳達事實的真相。在特稿寫作中,親歷性現場的描繪和細節(jié)運用,至關重要。通過細節(jié)描寫,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一種審美情趣,引起讀者的感情的波動,產生閱讀上的快感和情感上的共鳴。
對于特稿而言,必須在準確真實的基礎上通過重視細節(jié)的寫作,懸念的設置,以小說的形態(tài)講好一個故事,這是一種表達方式,也是特稿打動人心的地方。比如,文字的生動練達、對話的鮮明、現場的栩栩如生、思辨的力透紙背、細節(jié)的精當靈動、類比的真實貼切、比喻的明暗得當等等⑤。特稿要寫好故事,少不了構思,這種構思是多方面的,諸如情節(jié)、人物、對話、細節(jié)、鋪墊、懸念等等。
2、新聞特稿的價值追求
信息的價值就是新聞的價值,主要是一種認知價值。特稿是深度報道,不能只有一個信息源,它必須是多源的,實現事態(tài)信息、情態(tài)信息、意態(tài)信息的多層次實現。新聞特稿也具有提供真實的信息服務功能,不同的是新聞特稿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務。新聞特稿還具有告事的功能,讀者可以獲得新聞特稿傳遞的信息。人們在閱讀特稿時,不僅僅是為了解事實,還有一種心理上的需求,希望從特稿中獲得情感上的共鳴與滿足。特稿具有高度的文學性,它能動之以情,這個情便是情感共鳴,情也是讀者獲得的情態(tài)信息。情態(tài)信息的表達與傳播,感受與體驗,使特稿這一新聞文體成為記者和讀者進行情感交流的橋梁。
3、新聞特稿對新聞報道的作用
特稿一般報道的都是最能引起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不同時期,人們對社會焦點問題的關注興奮點是不同的。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往往就是新聞特稿的大賣點,它是能折射時代特征的觀念碰撞,啟發(fā)人的良知的事情,讓作者感動的情節(jié),貼近平民生活的選題。作為記者,應該把社會大多數的平民作為主要的服務對象,用平民的視角看問題,從平凡小事中提煉具有社會指導意義的大視點。
結語
綜上所述,新聞特稿的內容是貼近生活、反映時代的主題,其通過豐富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采用講故事的形式,運用立體化的報道手法,告之以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表現其高度的文學性和創(chuàng)造性,引起讀者的共鳴。新聞特稿的語言特色是精練簡潔,準確具體,生動有趣,新穎活潑。其結構特點是開頭設置懸念,以小見大,由局部見整體,從一個小故事,小人物反映社會。熟悉并掌握這些寫作特色和結構特點不僅有助于提高我們對新聞特稿的鑒賞能力,而且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獲得各種信息。
參考文獻
①③黃煒:《新聞采訪寫作》,上海大學出版社,2005:17、62
②馬建國、馬桂花:《新聞英語寫作·從實例到實踐》,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40
④劉明華 等:《新聞寫作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46
⑤胡文龍 等:《新聞評論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51
⑥鄭超然 等:《外國新聞傳播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37
(作者: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
實習編輯:孟丹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