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筆者在學習貴州省農(nóng)村信用聯(lián)社理事長黃秋斌《打造一支執(zhí)行有力的“送信者”隊伍》文時,再讀文中講到的《把信送給加西亞》這篇文章,使我受到了啟發(fā)。這篇文章講的是19世紀美西戰(zhàn)爭的事。
當美西戰(zhàn)爭爆發(fā)后,美國必須立即和西班牙的一支軍隊首領一一加西亞取得聯(lián)系。加西亞將軍在古巴的大山叢林里,沒有人知道他的確切地點,所以根本沒有辦法寫信給他,就是寫了信也很難找到他交到他手中。但是,美國高官又必須盡快地獲得和他的合作,怎么辦呢?
有人向美國高官推薦一個叫安德魯·羅文(后簡稱羅文)的人:“這個叫羅文的人能克服任何艱難險阻可以找到加西亞”,于是,他們就把羅文找來了,高官交給他一封信,說:“你把它交給加西亞”羅文微笑著接過信,什么話也不說,只是把信裝進一個油布袋子里封好,吊在自己的胸口前,快速地上了路。他要經(jīng)過的路程,是戰(zhàn)火紛飛的國家,還要飄洋過海和穿越上百里的原始森林。至于他是如何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把信交給加西亞將軍的,沒有任何人知道,他也沒有向任何人提起過這件事。
總之,這個事情的結(jié)果是:加西亞將軍收到了美國高官的信,使他的部隊很快從絕境中反敗為勝。
讀擺這篇短文后,我對羅文的工作態(tài)度十分敬佩。羅文從高官手里接過這封投遞非常困難且有生命危險的信后,他沒有一點兒討價還價、也沒有一點兒怨言,沒有提你要給我多大的報酬我才送這封信,也沒有提及送這封信可能要遇到多大的困難,甚至有生命危險的事,而是默默地接過信,小心翼翼地把它包扎好,吊在自己的胸前就上路了。他徒步日夜走了20多天,爬山涉水,沖破一道道艱險,終于圓滿地把信送到了收信人手里。而他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后,從來不向人們談起、炫耀自己吃了多少苦、歷盡多少千難萬險才完成任務的。因此,人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完成這個艱巨任務的。而我們有些員工,組織上給他安排工作任務,他要討價還價,做了一點點事,就到處宣揚自己。有的甚至還做不了,更做不好。所以說,我認為,我們應該向羅文學習,學習他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討價還價,沒有任何借口,默默想方設法,克服各種困難,去努力完成任務的工作態(tài)度;學習他敢挑重擔,能勝任工作,并能出色地完成任務的精神。如果我們每個員工都有羅文這種工作態(tài)度,工作決心,工作精神,那么,任何艱難險阻我們都能夠戰(zhàn)勝。我們的事業(yè)就會發(fā)展得更好、更快。
(文/段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