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DOAJ收錄的經濟學類OA期刊資源建設進行調查,包括經濟學類期刊的出版國家和地區(qū)、使用的語種、OA時間、出版機構、影響因子等不同角度,并對其成就和問題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對國內科研機構利用經濟學類OA期刊資源有所幫助,從而能促進經濟學類OA資源的利用。
〔關鍵詞〕DOAJ;經濟學類;OA期刊;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3)08-0127-05
2.5出版頻率
由表6可以看出,196種經濟學類OA期刊的出版頻率很廣,最主要的出版周期為半年刊,占到總期刊數的39.8%,其次為季刊和一年出版3期的,分別占到17.35%和11.73%,一年出版5期及5期以上的合起來只有9種,加上年刊的9種,加起來也才占總期刊數的9.18%,但是出版不固定和不清楚的卻有一定的數量,分別為24種和19種,二者共占到總期刊數的21.93%。及時出版應該是OA期刊的一大特點,所以經濟學類OA期刊的出版能力還是比較薄弱,有待進一步提高。
2.6學術水平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指期刊前兩年發(fā)表論文在統(tǒng)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與該刊前兩年發(fā)表論文數的比值。JCR是用來評價期刊學術質量和影響力的指標,包括有:影響因子、被引頻次及即年指標,其中影響因子被認為是評價期刊影響力的最重要指標,反映了期刊近期在科學發(fā)展和文獻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是國際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影響因子越大,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和作用就越大,該刊的學術質量也越高[4]。對2011年JCR的321種經濟學類期刊仔細統(tǒng)計,發(fā)現196種經濟學類OA期刊只有7種被收錄,也就是說只有7種有影響因子,見表7。
3討論
3.1關于經濟學類OA期刊資源建設發(fā)展差異
本文對DOAJ經濟類OA期刊的數量、國別、語種出版、學術水平等方面做了調查統(tǒng)計及分析,明顯看出,參與OA的經濟類期刊形成了全球的發(fā)展趨勢,但是發(fā)展嚴重不平衡,發(fā)達國家無論在數量、語種、學術影響力等方面均占優(yōu)勢,這與發(fā)達國家紛紛制定政策支持開放存取運動密切相關,如:2007年初歐盟理事會第七框架計劃共同決議中的開放獲取的強制性命令,英國各大學支持歐盟的開放獲取強制性命令[5],而美國在2007年末,國會和總統(tǒng)就敦促美國衛(wèi)生研究院(NIH)(NIH是全世界最大的綜合類科研資助機構,早在2005年就一直倡導并采取措施促進開放存取的發(fā)展)為NIH資助的研究采用的OA強制性規(guī)定等等[6]。不過在發(fā)展中國家,巴西、智利的經濟類OA期刊發(fā)展位居前列,甚至大大超過了很多發(fā)達國家,這與巴西、智利開展OA運動較早分不開,早在1997年,科技在線圖書館(the Scientific Electronic Library Online,SciELO)就在巴西成立,其中收錄的OAJ主要來自于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SciELO是一種合作性網上電子出版模式,被認為是發(fā)展中國家開放存取期刊運動的典型例子,各個SciELO成員國的開放存取期刊數量不等,差別較大,位居前兩位的就是巴西和智利,2006年時候,最多的巴西有148種,其次是智利,有56種[7]。
3.2關于經濟學類OA期刊的出版語言、出版能力和學術影響力在出版語言方面,英語使用的最多。在當今國際交往中,英語使用廣泛,基本上算作世界性的語言,而經濟類OA期刊是一種全球共享的期刊,其出版機構不可能為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都提供專門用本國語言書寫的版本,一般只能提供一種或幾種語言,所以非英語國家采用英語出版期刊就成為目前國際期刊發(fā)展的潮流,也便于其他國家研究人員使用。經濟類OA期刊的出版能力和學術影響力都不高,特別相對于自然科學類OA期刊更是顯得較低,這些都需要進一步促進和發(fā)展經濟類OA期刊的發(fā)展。早在2008年,沈坤就在他的調查研究中發(fā)現從事經濟學的用戶選擇OA這樣的網絡出版方式相對比較低,在開放存取建議中呼吁要發(fā)展經濟類學科OA期刊[8]。所以我們要支持經濟類OA期刊,提高社會各界對經濟類OA期刊的認可度,擴大經濟類OA期刊整理,建立穩(wěn)定有效的經濟類OA期刊的出版機制,從而增強經濟類OA期刊對科研人員的吸引力,使經濟類OA期刊的發(fā)展能夠更上一個臺階。
3.3關于經濟類OA期刊在中國的發(fā)展
經濟類OA期刊作為一種全新的學術交流模式,在世界范圍內受到廣泛關注,但是作為金磚五國的我國卻發(fā)展遲緩,整體水平和世界先進水平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DOAJ上收錄的經濟類OA期刊只有一種,是中國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出版的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Review,回溯年代可以到1998年,出版頻率從最初的一年1期到目前的一年3期,發(fā)展更新還是比較快速的,但是出版語言卻只有英語1種,符合國際期刊發(fā)展趨勢,不過沒有再同時提供漢語語言出版,我覺得有點欠缺。我國在2006年10月發(fā)布了科學數據開放存取政策[9],但是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出臺關于開放存取的相關政策的規(guī)定,所以我國開放存取發(fā)展緩慢,而且社會各界關于開放存取的相關意識還比較薄弱,在王應寬對中國大陸各個學科領域的科研工作者的調查顯示,94.5%的被調查者對開放存取期刊不了解[10]。據Blackwell期刊價格指數顯示,1990-2000年,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期刊價格的漲幅高達185.9%[4],訂閱期刊價格大幅上漲,如果經濟類OA期刊推廣,必將節(jié)約經濟類學術期刊主要定購者—經濟類院系資料室和圖書館的開支,特別是經濟類外文期刊越來越昂貴,昂貴的訂購使用費已成為學術成果有效交流的一大障礙,推廣經濟類OA期刊的發(fā)展更是顯得尤為重要。同時,經濟類OA期刊作為一種在線免費取閱,發(fā)表付費,經同行評議的學術期刊,它的出現也是對傳統(tǒng)經濟類學術期刊的挑戰(zhàn)。因此,作為一個經濟信息情報工作人員,推廣傳播經濟類OA期刊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促進和發(fā)展經濟類OA資源建設,與世界接軌,讓我國經濟類學術期刊盡快走向國際化。
4結論
OA運動開展十多年,經濟類OA期刊的資源建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fā)展勢頭,但還存在很多不足,經濟類OA資源總體數量和質量均不高,這都需要每位經濟學類科研工作者對OA態(tài)度的轉變,支持OA,同時也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對于我國來說,如何提高國內開放存取經濟論文的認可度,建立有效評價機制和制定相關政策更是一項重要內容,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增強:第一,加大對經濟類OA資源的搜尋、整理、推廣等活動。第二,合理采取經濟類OA期刊的經濟機制,如廣告、出版費、訂購費、電子商務等。第三,建立一定的經濟類OA期刊的質量控制機制,如稿件提交、出版前期審稿、出版中期格式規(guī)范、出版后期的質量評價等。第四,根據我國的國情,盡快制定支持經濟類OA期刊資源建設的相關政策。
參考文獻
[1]沈鷗.DOAJ醫(yī)學OA期刊的統(tǒng)計與分析[J].圖書館界,2009,(4):62-65.
[2]朱連花,孫濟慶.開放存取期刊現狀研究——以DOAJ為例[J].現代情報,2012,(6):39-42.
[3]DOAJ[DB/OL].http:∥www.doaj.org/,2012-10-22.
[4]胡德華.開放存取期刊質量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6:3-4,19-20.
[5]李秀娟.國內外開放存取實踐現狀分析[J].情報探索,2010,(8):70-72.
[6]萬麗娟,劉丹丹.國外實現開放存取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舉措[J].圖書館學研究,2011,(8):90-94.
[7]劉海霞,等.SciELO對發(fā)展中國家開放存取期刊建設的啟示[J].圖書館建設,2006,(5):58-59.
[8]沈坤,黃永清.現階段國內用戶對OA資源認同度的調查與分析——以南京高校為例[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2):242-245.
[9]陳美家.中國大陸開放存取期刊時間現狀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2,(1):122-126.
[10]王應寬.中國科技界對開放存取期刊認知度與認可度調查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8,19(5):753-762.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